-
龙永图:科学技术发展不停止,全球化就不可能停止
3月26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论坛。
谈及如何持续推动全球化的增长,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表示,在谈论普遍包容的全球化时,从全球化的定义出发,有以下三个重要因素。
第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动力,“只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停止,全球化就不可能停止”。
“我们今天对全球化抱有希望,就是希望我们新的科学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惠及每一个国家和人民,”他说道,“要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首先就要积极发挥新技术的力量,渗透到事关人民生活的领域,使得经济全球化能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
3月26日,龙永图在“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论坛发言。 博鳌亚洲论坛
龙永图表示,第二,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和贸易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
他提到,过去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扮演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角色,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有望走出去,成为新一代的跨国公司,成为新的全球化重要角色。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希望全球企业相互进行投资贸易,形成全球化的格局,”龙永图说,“除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新兴国家企业能够成为全球跨国企业,成为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和实现载体。”
龙永图谈到,第三,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是经济全球化实现的形式。
他指出,目前全球化实现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三年全球新冠疫情以及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保护主义后,全球产业链出现混乱局面,亟需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系统。
“我们希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同舟共济,使得全球产业链重组、重构,形成一种发挥各个国家的相对优势,互利共赢的局面,从而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蔺渊 
-
“汽车史上最短代言”,英菲尼迪起诉王力宏
2025-03-26 14:31 -
“AI治理进展有限,我感到挺遗憾的”
2025-03-26 14:11 博鳌论坛 -
国台办:台湾“八旗文化”总编辑李延贺被判3年
2025-03-26 13:16 台湾 -
台汉光演习以“2027年大陆攻台”为假想?国台办回应
2025-03-26 11:43 台湾 -
赖清德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国台办回应
2025-03-26 10:43 两岸关系 -
-
举报“台独”恶劣行径专栏上线!
2025-03-26 09:33 台湾 -
河北廊坊发生4.2级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
2025-03-26 06:49 地震 -
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3-25 21:23 -
菲欲借美防长访菲强化同盟关系,外交部:甘当棋子,只会沦为弃子
2025-03-25 16:06 -
浙大赢麻了?“大学的价值远不止培养几个创业者”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不要太悲观!技术每次创新都没让人类走向终结”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大家都跟着所谓的‘风头’走,这恐怕不行”
2025-03-25 15:47 中国经济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2025-03-25 15:44 中国经济 -
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未当庭宣判:男方两度哭诉冤枉
2025-03-25 15:36 人间百态 -
广东廉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谋逝世,终年53岁
2025-03-25 15:00 -
“同中国合作,同亚洲合作,是俄罗斯的重要前景”
2025-03-25 13:47 博鳌论坛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船体涂装揭晓
2025-03-25 13:42 -
上官正义曝17岁女孩代孕生下双胞胎续:三地回应称正调查
2025-03-25 13:35 -
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
2025-03-25 12:27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