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关注黄土高原治理项目:中国在水土保持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纵横我国七省(区),养育着约1亿人口。然而,到上世纪末,这片曾经肥沃富饶的土地被认为是地球上受侵蚀最严重的地方。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环保行动之一。”英国《卫报》当地时间3月14日刊发专题报道,介绍在面临环境危机时,中国是如何积极采取行动并在水土保持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的,自此扭转了数十年来放牧和农业活动给黄土高原造成的破坏。
“所有的鸟都飞回来了。”一名当地的林业工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环境好转时,森林自然地发展了其生态系统,而这就是黄土高原环境改善的最好证明。而尽管报道形容,一名澳大利亚学者在作评论时“略带挖苦”(wryly),但还是表示:“如果你想要重大变革,中国的制度非常适合做出重大变革。”
他还指出,鉴于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环境变化的快速进展,人们需要明确自己期望从生态系统中获得什么。他主张从多维度思考,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景观管理思维方式。“尽管最初并非如此,但黄土高原治理项目正是这种思维的一个良好范例。”
山西运城,黄土高原的梯田上覆盖着一层层绿色的小麦幼苗,点缀着金色的油菜花。 《卫报》
“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开垦耕种这片土地,久而久之破坏了土壤和植被。每年,平原上的尘土和泥沙堵塞了黄河,也将黄土(一种细小的风吹沉积物)吹过中国多个城市。”
《卫报》称,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国政府从1999年开始采取了紧急行动,启动了由世界银行资助的试点项目“退耕还林”,以重新绿化高原,扭转过度放牧和耕种对曾经森林覆盖的山坡造成的破坏。2004年,世界银行将该项目描述为“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水土保持项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物馆与遗产研究中心的荣誉教授彼得·布里奇沃特(Peter Bridgewater)表示,这一项目的主要重点是恢复高原的农业生产和收入,但沙尘暴已经污染了多个城市,导致人群受此影响咳嗽得更厉害,也成为推动该项目的因素之一。
世界银行的参与者花了三年多的时间设计该项目,与专家、社区、官员和农民合作,研究如何扭转长期但不可持续的牲畜放牧和饲养方式。随后,砍伐树木、在山坡上种植以及无节制的放牧被禁止,一些小型村庄展示的可持续做法得到了推广。
对于将农田转为草地、经济林或生态公益林的人们,政府提供了粮食和现金补贴。此外,还有税收补贴和优惠政策来弥补他们的农业损失,签订长期土地使用合同,并鼓励他们转向包括果园和坚果种植在内的更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同时实施了广泛的植树造林就业计划。
根据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到2016年,中国已将超过3万平方公里的雨养农田转变为森林或草地——十年内植被覆盖率增加了25%。其他研究也显示,侵蚀大幅减少,植物生产力发生了积极变化。
“当环境好转时,所有的鸟都飞回来了。森林自然地发展了它的生态系统。”在接受CGTN采访时,一名林业工人这样表示。
退耕还林草前(左图1999年)和后(右图2013年)黄土高原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 资料图
当然,在《卫报》的报道中,也有给项目“挑刺”的部分,报道认为该项目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既遇到过阻力,也未考虑到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当地有人曾对在农田上植树的要求提出质疑,因为这关乎到了粮食产量的下降,并称:“下一代怎么办?他们不能吃树吧?”直到后来粮食产量再度提高后,这种质疑才渐渐消失。
而大规模物种种植取代单一树种种植的做法,虽然有助于增加野生动植物,但也让水资源管理遇到了麻烦,因为不断增加的树木覆盖和农业规模,需要从黄河流域抽取更多的用水。
布里奇沃特作为专业人士指出,在治理黄土高原的过程中,植被恢复的成效看起来超出了预期,而这在另一方面也导致景观的水分平衡发生变化。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植物会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减少流入河流的水量,这可能会影响河流的水资源供应,进而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
换句话说,虽然植被恢复对生态环境有益,但也可能带来其他新的挑战,因而以该项目为例,需要在生态恢复和水资源管理之间找到平衡。他认为,这些问题在项目一开始时并未真正考虑到,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让人们知道,在着手进行这些项目之前,需要非常仔细地考虑所有相互关联的因素。
《卫报》指出,这一项目的出现以及取得成功,过去是因为气候变化,现在仍然是这一因素。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和半湿润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该地区多样的自然因素,加上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导致了高原的脆弱性。“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变暖和逐渐湿润的趋势,特别是在南部。”
布里奇沃特表示,黄土高原周边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几十年前存在甚至繁盛的生态系统,现在未必能够恢复。“但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将比我们已经破坏的系统提供更广泛、更高质量且更稳定的生态系统服务。”
“考虑到气候变化的速度,以及不仅仅是气候,还有水文学和所有其他相关的全球变化,我们需要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实际上想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是服务。”
他补充说:“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管理景观。整个黄土高原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这并不是最初的思维方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曾称“当干部不能太舒服”,刘星泰被公诉
2025-03-14 15:54 廉政风暴 -
不止补贴10万,呼和浩特三孩及以上孩子可自由择校
2025-03-14 15:43 -
高清大图!054B首舰漯河舰训练画面曝光
2025-03-14 14:59 中国海军 -
长期搞迷信活动,正部级齐同生被开除党籍
2025-03-14 10:29 廉政风暴 -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海关总署原副署长孙玉宁被“双开”
2025-03-14 10:22 廉政风暴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5-03-14 09:57 钓鱼岛持久战 -
亚洲首例!我国成功实施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肾移植
2025-03-14 08:52 -
痛悼!著名爆破专家张志呈逝世
2025-03-14 08:51 -
天津表态: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2025-03-14 08:34 廉政风暴 -
国台办正告:胆敢突破红线,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2025-03-13 22:34 台湾 -
多视角画面公开!大型反潜巡逻机南海搜攻潜训练
2025-03-13 17:23 -
国务院挂牌督办“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
2025-03-13 17:23 食品安全 -
打虎!天津市委常委周德睿被查
2025-03-13 15:06 廉政风暴 -
曹德旺:中国人在4个方面和外国人有差距
2025-03-13 14:49 -
台东突发5.0级地震!福建网友:震感明显
2025-03-13 13:50 地震 -
中疾控换帅,王健伟履新
2025-03-13 13:48 高层人事 -
中国印钞造币集团严正声明
2025-03-13 13:27 -
王大陆在争议中报到入伍
2025-03-13 11:47 台湾 -
塔里木油田超深层油气产量达1.5亿吨
2025-03-13 06:41 能源战略 -
珠三角又一“超级工程”要来了?
2025-03-12 18:29 超级工程
相关推荐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20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44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6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307最新闻 Hot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4死561伤
-
“希望能有成果”,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