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台湾后将再登闽粤,“海葵”路径预报为何这么难?
最后更新: 2023-09-04 07:30:08当前,台风红色预警依然持续。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9月3日15时30分前后,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在台湾台东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0百帕。中央气象台预计,台风“海葵”将在9月4日凌晨移入台湾海峡,9月5日下午在广东福建交界附近登陆,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
尽管上个先登陆台湾再登陆福建的台风还要追溯到2019年的台风“白鹿”,但据统计,1949年以来,登陆台湾后二次登陆福建的台风总数达68个,其中就有“莫拉克”“杨希”“龙王”等让人印象深刻的台风。
二次登陆台风有何特点
2009年8月7日23时45分,台风“莫拉克”登陆台湾花莲,8月9日16时20分其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中心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
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周冠博介绍,当时正值台风“天鹅”“莫拉克”“艾涛”共舞,路径预报十分复杂。
登陆台湾后再登陆闽粤的台风,路径为什么较难预报?周冠博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当台风靠近台湾岛时,因受台湾中央山脉的影响,在台湾岛的西侧往往容易产生诱生低压,导致原来的气旋中心消亡并被新的气旋中心取代,从而使得路径发生突变,所以往往比较难以预报。
“不过,受到台湾岛中央山脉的影响,台风登陆台湾后往往强度削弱比较大,二次登陆闽粤沿海时强度不会太强。”周冠博说,加之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福建沿海大风一般出现在登陆台湾前,而当台风再次登陆福建时,风力相对较小。
此外,台风登陆台湾后,一般会受到干空气的影响,容易产生空心台风,强度明显减弱,台风中心的风力较小,而四周风力较大。
周冠博表示,目前,“海葵”正在多种力量“撕扯”下缓慢前行,不仅路径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大,需要保持警惕,持续关注,做好防范。
多个台风共存并不少见
不只“海葵”,据中央气象台预报,第9号台风“苏拉”于9月3日上午移入北部湾海面强度逐渐减弱,而在西北太平洋,第12号台风“鸿雁”也已生成。
台风为何喜欢扎堆,这种现象正常吗?
“在这个季节,多个台风共存并不少见。全球各海域均存在多台风共存的现象,其中西北太平洋为多个台风出现最多的海域。”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聂高臻说。
据统计,2000年至202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出现62次3个台风共存的情况,平均每年出现2.7次。其中,有59次出现在7月至10月,以8月份最多,9月份次之。
聂高臻指出,台风共存是指在某一时刻,共有多个编号热带气旋活动。多台风活动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发生,此时是台风的活跃季节,海洋热力状况和大气的动力热力条件都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容易出现多台风活动。
聂高臻解释,台风多发生于热带辐合带,当热带辐合带靠近赤道时,台风生成较少;而当其向北推进,台风活动趋于活跃,此时热带辐合带大致呈东西走向,来自赤道的西南风和北边来的东北风在此相遇、辐合。在这条东西走向的辐合带上,常常会先后或同时生成多个台风。
当副热带高压减退时,东侧台风受副热带高压引导迅速转向或北上,西侧台风失去副热带高压引导,则会出现停滞打转甚至向南偏转、互旋,此时台风路径预报的复杂程度会急剧增加,鞍形场、大陆高压、西南季风等都可能影响台风路径。当生成于热带辐合带的台风与生成于其他系统(东风波等)的台风共存时,由于生成纬度不同,则容易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
(本报记者 付丽丽)
- 责任编辑: 范维 
-
大熊猫“成功”死亡,成都大熊猫基地发布情况说明
2023-09-04 06:47 观察动物 -
事关高考!黑龙江发布新规
2023-09-03 21:32 高考 -
特校校长猥亵学生被判三年半,明日再开庭
2023-09-03 21:21 依法治国 -
“超5万微信号被提供给境外诈骗团伙”
2023-09-03 19:47 -
全市停课!“海葵”登陆
2023-09-03 17:27 极端天气 -
四川多地整治“挖矿”:一县191座小水电相关设备完成清理
2023-09-03 16:49 疯狂比特币 -
郭台铭要找林志玲当竞选副手?林志玲回应
2023-09-03 15:56 台湾 -
“海葵”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5日下午或在粤闽交界沿海登陆
2023-09-03 14:34 极端天气 -
新生开学典礼上,华科新闻学院院长回应张雪峰言论
2023-09-03 14:12 中西教育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座谈会举行
2023-09-03 14:12 -
香港特区政府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李家超出席
2023-09-03 11:47 香港 -
市民涌入干涸河道捡金粒?北京警方通报
2023-09-03 11:42 依法治国 -
-
秀才被大妈实名举报?警方回应
2023-09-03 09:14 -
网传重庆一小区母子3人在家中去世?警方通报
2023-09-03 08:34 -
解放军报:历史必须牢记,秩序不容挑衅
2023-09-03 08:34 中日关系 -
鸿海集团:郭台铭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
2023-09-03 08:23 台湾 -
全国道德模范、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2023-09-03 08:10 -
广州一家医院增设核与辐射健康门诊,含辐射类特色检测项目
2023-09-03 08:10 福岛核泄漏 -
抗战胜利78周年,历史不会忘记这场伟大胜利
2023-09-03 07:32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95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