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学习|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良渚遗韵
最后更新: 2023-07-23 12:43:29【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行。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系列稿件,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传承中华文明、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天天学习季夏时节,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千年盛景再现眼前——雄伟的莫角山宫殿区迎接八方来客,绮丽的风光中,远古时期的城池与河流静静地讲述着动人的良渚故事。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然而二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山石裸露,尘埃漫天,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长期的开山炸石严重破坏了良渚遗址群的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了良渚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转折出现在2003年。
这一年的7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赴良渚调研。在良渚文化博物馆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习近平观看了良渚文化保护纪录片,并听取情况汇报。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习近平的这番话,重锤般敲在每个与会者的心里。
“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有与会者如实汇报。
“明天,就去湖州。”习近平当机立断。
“习近平同志态度非常坚决。”良渚遗址发现者、考古学家施昕更的后人施时英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次日,习近平便赶到湖州调研。很快,这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这片“美丽的水中之洲”终于回归宁静。青山还绿,遗址重生。
“从那时起,我们对良渚遗址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时任杭州余杭区委书记何关新说,良渚遗址保护形成了立法、规划、建设、环境整治等全方位展开的工作格局。
次年,良渚遗址管委会专门向习近平汇报了工作情况,习近平看后批示道,良渚文化作为长江下游史前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在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好良渚文化遗址,对于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5年5月11日,习近平又给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我省在世界遗产申报方面尚属空白。‘申遗’是有许多条件的,也要下决心,花代价。不知是否做好了各种准备。”
根据此批示,浙江省文化厅、文物局特别报送了《关于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报告》,就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现状及已做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同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和设想。习近平看过报告后于7月4日再次批示:“请杭州市委、市政府继续推进保护和申遗工作。”
在习近平的关心和支持下,良渚遗址的考古和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2019年6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宫殿区。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
2008年9月29日,良渚博物院向社会开放。同年10月31日,习近平再次视察良渚遗址。在良渚博物院,他嘱咐时任院长蒋卫东:“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此后几年,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坝遗址陆续出土,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考古学家还发现,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向已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习近平专门致信,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3年后,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这样总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意义。
图为2021年7月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良渚古城遗址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研究的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
良渚文化照见古今。如今,良渚古城遗址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1︰1精准复原“宫殿巨型木构”。5G数智体验馆内,游客可以戴上VR眼镜,体验良渚先民捕鱼、狩猎的生活方式。在访客中心,游客可以通过“5G+AR魔镜”设备“穿戴”服饰玉饰,通过“5G+MR”设备“接触”立体化的珍贵文物……
一端连着中华五千多年的古老文明,另一端连着现代数字文化,良渚古城遗址历经数千年沧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人们在这里回望历史、触摸历史场景,感悟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智慧和文明之光。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李璇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刘禛 孙洁 李英卓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标签 文化- 原标题:天天学习|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良渚遗韵
- 责任编辑: 张仲杰 
-
“敬礼娃娃”郎铮被北大国关学院录取
2023-07-23 12:11 中西教育 -
国民党正式提名侯友宜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2023-07-23 11:46 台湾 -
纠集病残人员贩毒多年,瘫痪主犯被判无期
2023-07-23 11:37 禁毒战争 -
“单人次亏损5.38元”
2023-07-23 10:12 基层治理 -
黑龙江鹤岗发生一起农用作业飞机坠毁事故
2023-07-22 22:22 安全生产 -
全国将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为期1年
2023-07-22 20:41 -
好大学没围墙?高校围墙该不该拆?专家:关键是突破无形的墙
2023-07-22 20:30 中西教育 -
世界最大的冰级多用途纸浆船在苏州港首航
2023-07-22 19:57 -
加强中美气候能源合作发展, 2023中美气候金融二轨对话成功举办
2023-07-22 19:08 中美关系 -
第二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沪举行,李书磊视频讲话,陈吉宁致辞
2023-07-22 17:21 -
西安警方:再查处一造假“回流生”培训机构,抓获10人
2023-07-22 15:11 中西教育 -
公交停运、地铁线路被砍,公共交通如何驶向下一站?
2023-07-22 14:51 观察者头条 -
谷神星一号遥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3-07-22 13:50 航空航天 -
中国足协技术部部长谭海、战略规划部部长戚军被查
2023-07-22 09:27 廉政风暴 -
广东电网回应“电杆建在农田里”:成立联合调查组
2023-07-22 09:18 聚焦三农 -
航天员桂海潮发来邀请:一起到“天宫”做实验
2023-07-22 09:00 航空航天 -
西安将对3608名“回流生”逐一甄别
2023-07-22 07:39 中西教育 -
上海:用两届政府10年时间完成“两旧一村”改造
2023-07-21 22:47 -
教育部、中消协提醒:凡暑期开展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
2023-07-21 21:58 中西教育 -
国常会:加大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
2023-07-21 21:08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5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