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提供墓地和骨灰盒,这个县6年的殡葬改革怎么样了?
“党员干部带头,他们就服气”
“殡葬改革,我就不信沂水能改成”。2020年,沂水推出话剧《樱桃崮下》,里面有句台词这样说,这也是当时许多党员干部的真实想法。
最初,沂水县的有关干部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调研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是担心,薛峰回忆,“他们担心改革干不成,办砸了怎么办。改殡葬陋习,这活是出力不讨好,不光是广大党员干部这么想,班子成员也都担心这个。”
他们分析后认为,“党员干部与企业家是关键因素。”薛峰说,他们决定先抓好党员干部和企业家的思想工作,对民众则要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
薛峰回忆,在各类座谈会上,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多是比较赞同的,“至少明面上没有反对的”。至于普通民众,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年龄大的仍需多做思想工作。
为此,沂水县还制定了风险预案,尤其是舆情风险和政策风险。沂水县民政局时任副局长贾文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认为,如果舆情方面出问题,就立即进行沟通,不能为平息舆情而简单将涉事干部“拿下”,应找到舆情背后的原因,通过完善工作平息舆情。
至于政策,他说,他们梳理了近些年民政部出台的关于殡葬的措施和指导意见,确保殡葬改革有政策依据,“不能被人抓小辫子”。
2017年5月8日,沂水殡葬改革正式开始。从当年5月10日起,该县殡葬涉及的遗体运送费、火化费、骨灰盒等费用全部免费,同时倡导公墓安葬。薛峰明确要求,正面引导说理为主,不准强制、不准“一刀切”、不准搞平坟运动。
殡葬改革刚开始的时候,一位县级老干部去世了,薛峰问县委办公室人员,这位干部是否进公墓,如果进公墓,他就参加这位干部的追悼会,如果不进公墓,他就不参加。后来,这位干部进了公墓,薛峰以县委书记的身份参加了追悼会。
对企业家亦是如此。一次,薛峰和一位企业家开会,这位企业家说有急事要回家,原来是其父亲去世了。薛峰劝道,“你家老人要带头进公墓啊。”这位企业家表示,早就有此打算。之后,薛峰就以县委书记的名义,给企业家父亲送了花圈,并在多个场合表扬。
薛峰也碰到过有干部以实际行动反对的。殡葬改革之初,有群众举报,一名干部深夜把去世的母亲埋进事先建好的坟墓中。在薛峰看来,这事带了坏头,“搞改革,说白了民众就是看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带头,他们就服气”。
为此,他在全县大会不点名批评了这个干部不忠不孝,“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带头执行党委政府的号召,顶风而上,忠在哪里?一个人从懂事开始,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服从党委政府的安排,要遵章守纪,父母的话都不听,孝从何来?”
在说服民众时,也有不少难点。有的村庄说服村民死后进公墓花了半年时间。薛峰说,乡镇长、党委书记到村民家做工作是常事,“我在大会上说,如果个别户实在做不下来工作,可以把任务交给我”。
为推进改革,基层干部在村民家有丧事的时候,前去随礼并且磕头,给足“面子”的同时继续做思想工作。许多民众持观望态度,因此当地对前几名进公墓安葬的,都有数千元不等的物质奖励。
沂水县建立了移风易俗教育基地,殡改已成为当地的“名片”。
沂水县移风易俗教育基地内的展品显示,殡改后随礼金额大为减少。
对最难被说服的老一辈,则需要另辟蹊径。“在世的时候,大家住房都希望集中一点,大家热热闹闹的,百年之后进公墓,这相当于住小区,大家还是热热闹闹的。”“散埋也就三代之内能照顾到,进公墓定期有人管,后辈祭祀的时候,顺带也能管管老祖宗们”。还有基层干部对老人说,公墓环境好,或许会陵园变公园,以后子孙后代也会常来看看。
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有发生。有村民利用运输骨灰的环节,在运输车上偷换骨灰,捧着空骨灰盒去安葬,被人发现盒子重量很轻。这是改革前没有想到的。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当地采取了两个补救措施。一是封签,也就是将骨灰装入骨灰盒后封签,如果要拿出骨灰,必须扯断封签;二是对所有运送遗体的车和所有公墓都加装监控,避免有人偷取骨灰或为阻止殡葬改革而破坏公墓。
因是全链条改革,推崇免费,因此沂水的经营性公墓、殡葬用品市场都被“动了奶酪”。此前,沂水仅有一个经营性公墓,归民政局管,民政局取消了其经营资格。与此同时,当地强力整顿清理殡葬用品市场,棺材、纸扎等用品都在清理之列,被禁止销售。
触动了利益,威胁随之而来。薛峰说,那段时间接到了几百个电话,有询问的,有诅咒谩骂的,还有言语威胁的。不过,薛峰强调,反对的声音,最终都没有形成气候。
他说,他们坚持了原则性和灵活性。政策和目的是刚性的,即百分百进公墓,这是没有妥协空间的。但方法可以灵活,比如给予物质奖励等。殡葬改革六年以来,沂水53700多户逝者家庭享受到“殡葬全免费”政策,户均减负2.5万元,累计节约社会殡葬支出13亿余元,节省土地1200多亩、木材5万多立方米。
沂水殡葬改革可以复制吗?
中国已进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并且,仍在进一步加剧。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德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中国成立至今,有过几次人口出生高峰,从年龄看,未来三十年正是人口死亡高峰(75岁以上的人)。这个背景之下,殡葬改革尤其受关注。
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沂水从政府职责入手,率先在全国实行殡葬综合性改革,让殡仪馆回归公益,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由政府免费提供,由乡村干部为每位逝者举行追思会,推行“惠民礼葬”,这一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
不过,外界审视沂水殡葬改革时,一方面是其早已实现百分之百的火化率让其他地区难以立刻效仿;另一方面,财政也是焦点,全免费的全链条改革,其他地方财政负担得起吗?
王金华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其实账是大致固定的,年均死亡人数不到千分之七,各地区死亡人数比较稳定,火化费、遗体运送费、暂存费、骨灰盒费等费用都可以测算。
从全国来看,王金华认为,基本殡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各地是可以做到的,财政完全能够负担,即使财力较弱的省份也完全有能力承担。现在国内有九个省份已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全免费。他相信,财力不是主要问题,最重要的是决心问题、认识问题,是移风易俗的观念问题。
这事实上关涉到了殡葬改革至今仍然受争议的最核心议题。一位该领域的研究专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殡葬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改革,涉及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三者要实现良性互动,才能推动殡葬改革顺利发展。他说,在满足民众基本殡葬服务需要的同时,如何满足居民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也是值得考量的。
曾任中国殡葬业协会秘书长的孙树仁同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殡葬的重要属性是民生,本质属性是文化,现代殡葬礼仪形成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后,改革的杂音会小很多,民众的接受度也会更高。
他认为,殡葬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三性”,即生命的尊严性、死亡的平等性、服务的公共性。所谓尊严性,是指对生命要尊重,死亡要有尊严。平等性是指人的生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自然属性上,对遗体的处理应该是平等的,不再占用自然资源,为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提供发展空间。另外在服务的公共性上,政府买单让民众不会就此攀比。这“三性”是密切相关的,缺一不可。
孙树仁进一步补充说,殡葬改革不应强求某种模式,可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但不管创造什么模式,三个底线得守住,也就是节地、生态,以及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为子孙后代负责。
(作者:佟西中)
- 原标题:免费提供墓地和骨灰盒,这个县6年的殡葬改革怎么样了?
- 责任编辑: 范维 
-
河南新密一商铺因液化气爆炸坍塌:4人被埋,已救出
2023-06-23 19:57 安全生产 -
董事长开私家车进长城,被拒后强拆大门:管到我头上了?
2023-06-23 17:41 -
辽宁警方通报“男子杀害哥哥一家六口”
2023-06-23 17:17 依法治国 -
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首笔已到位
2023-06-23 17:01 安全生产 -
-
辽宁营口一钢铁厂发生烫伤事故,致4死5伤
2023-06-23 15:26 安全生产 -
昨日华北17站最高温突破历史极值,专家:四方面原因叠加
2023-06-23 15:03 极端天气 -
广东揭阳一龙舟训练时侧翻,致2死
2023-06-23 14:15 -
中国气象局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
2023-06-23 11:26 极端天气 -
银川市图书馆紧急闭馆:馆体建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023-06-23 10:01 -
60秒是语音信息的极限,但不是台词老师的…
2023-06-23 10:01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文旅部发布紧急通知:紧盯重点领域,深入隐患排查
2023-06-23 09:34 -
各地高考成绩23日起陆续公布
2023-06-23 09:18 高考 -
宁夏: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善后工作,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
2023-06-23 08:24 安全生产 -
多地端午假期首日旅游成绩单出炉,你贡献了多少?
2023-06-23 08:03 -
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2023-06-23 07:25 -
树为何要砍掉?多地回应退林还耕相关疑问
2023-06-22 22:58 -
新一届团中央领导机构产生 阿东当选第一书记
2023-06-22 21:27 高层人事 -
-
金融“旋转门”腐败:离职官员,被企业抢着要
2023-06-22 19:15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