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发射成功
据微信公众号“上海航天”消息,4月16日9时36分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99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86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1次发射。
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三号的第7颗卫星,也是风云气象卫星连续成功发射的第20颗卫星。卫星国际首次采用双频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搭载了降水测量雷达、微波成像仪、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等4台业务载荷,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强降水监测,可提供全球中低纬度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提升降水要素探测性能,为提高降水气象预报准确率提供支持。卫星发射后将填补国内降水三维立体层析探测数据空白,整体功能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风云三号G星发射重量约3.6吨,运行于高度407km、倾角50°的倾斜轨道,作为风云气象卫星的首颗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后将与C星、D星和E星进行在轨组网观测,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上午、下午、晨昏、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届时我国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卫星观测数据的更新时效将进一步提高,可将预报精度提高3%左右,预报时效延长24小时左右,卫星全球观测频次可达每4小时1次,可将气象灾害监测时效提高近1倍。
在轨运行后,风云三号G星将通过探测云、水汽、气溶胶、风场等相关要素,进一步研究降水形成过程,并且能精确感知到地球大气0.2毫米/小时的降水强度变化,探测到毛毛雨般的降水强度,精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卫星发射后将大幅提高空间降水探测能力,为全球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提供有力手段。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可实施一箭一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轨道高度700公里)。为适应任务要求,本发火箭采用Φ4000mm冯·卡门卫星整流罩,采用新研的1194C型大承载连接解锁分离装置,标志着八院型谱化连接解锁分离装置家族“再添新丁”,可以更好地满足卫星差异化需求。
本发任务发射正值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季节转换的月份,火箭一、二、三级箭体首次面临在风雪天气转场。岗位人员对防雨雪措施进行了再三检查确认,并将流程精确至分钟级,整个转场过程节奏紧凑、一气呵成。经过转场后加电测试考核,星、箭产品安全可靠,顺利转入发射阶段工作,在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也为型号积累了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宝贵经验。
风云三号G星为何是降水测量界的“王牌”?
据微信公众号“上海航天”介绍,风云三号G星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双频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综合探测,实现了降水测量从“被动看”到“主动探”的跨越,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气象综合观测能力。这颗卫星到底都有哪些“独门绝技”?带您一探究竟。
双频段、高精度,让降水无处遁形
降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过程,降水量多少和降水在时间与空间分布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生活。据统计,全球台风有三分之一左右产生于北太平洋西部,而我国正处于北太平洋西部台风活动带上,近年来,台风暴雨内涝成为我国部分城市面临的重要灾害之一,给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降水资料的获取,传统上主要通过雨量计、地基雷达等手段,但由于地面设备配置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难以获取大范围高空间分辨率的地面降水信息。风云三号G星搭载了我国首套“空中雨量计”——星载Ku、Ka双频降水测量雷达,将雷达观测分辨率高和卫星观测范围广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向大气发射无线电磁波信号,接收大气中不同高度层的降水粒子反射信号,获取垂直方向不同高度层的降水结构信息,实现垂直方向降水的探测。同时,利用雷达跨轨方向的扫描能力,实现对水平方向的降水探测,最终使风云三号G星具备自上而下获取三维结构信息的能力,就如同对大气降水进行“CT”扫描,获得降水精细的立体结构信息。
除此之外,风云三号G星Ku频段和Ka频段雷达同步工作,可以利用大气中不同高度层的降水粒子对两个频段雷达辐射的微波信号的反射率不同的特性,区分雨和雪,并对降水进行精确估计。Ku频段有利于探测强降水,Ka频段则有利于探测弱降水,两者结合形成的双频探测,可以扩大降水探测能力,提高降水反演精度,精准感知407公里轨道高度内地球大气0.2毫米/小时如毛毛雨般的降水强度变化,比国外同类仪器在相同灵敏度下的距离分辨率提高了1倍,可获取更精细的降水三维结构信息。
多体制、主被动,将测量做到极致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降水的高精度观测,风云三号G星瞄准了“高探测灵敏度、高探测精度、多体制联合探测”的发展方向。除了主动降水测量外,卫星还搭载了一台全新升级换代的被动微波仪器——微波成像仪。
作为国内首次配置的降水型多通道、高灵敏、高精度的辐射计,微波成像仪将在国内首次实现9频点26通道一体化探测。它可以接收地球大气10~183GHz微波辐射能量,进行全天时、全天候、多极化协同探测。就像一只高灵敏、高精度的千里眼,获取台风内部温湿结构、台风强度、台风影响区雨强等相关关键信息,预测台风未来发展情况,对台风暴雨“精确把脉”。
此外,卫星搭载的光学遥感载荷——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将实现可见光/红外云图、云顶温度、云顶高度、有效粒子半径和云形态学方面的要素探测,进而辅助判断降水云的存在,完善微波测量的反演结果。
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光学遥感相辅相成,实现降水要素的多体制联合协同探测,可谓强强联合,将测量降水的配置拉成“顶配”,成为降水测量界的“王炸”。
可俯仰、可掉头,似“太空芭蕾”
风云三号G星运行在低轨低倾角的非太阳同步轨道,对于该轨道上的卫星,由于光照条件的不断变化,其外部热环境变化复杂,太阳会定期出现在轨道面的两侧,在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卫星的左侧面;但过一段时间,太阳又会照射卫星的右侧面。但风云卫星定量探测的需求,要求卫星有一面必须始终背向太阳,为适应低轨低倾角轨道复杂的光照条件和多变的外热流,确保卫星始终以同一侧面面向太阳,保证稳定的外部热环境和单机稳定的工作环境,姿轨控系统设计了自主偏航姿态机动模式。当太阳光从轨道面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时,卫星将自动转身180°,实现从正飞到倒飞,再到正飞的灵活调头机动。
此外,卫星运行在距离地面约407公里高度的低轨道上,大气密度较高,在太阳活动高年,卫星1天的轨道高度衰减可达600多米。根据任务要求,卫星轨道高度要控制在100米的偏差以内,每天需要进行3次轨道调整,针对这种情况,风云三号G星研制团队凝聚了集体智慧,实现了卫星轨道高度维持、偏心率与轨道相位协同自主控制,使得卫星一直以固定高度经过同纬度地区上空,保障了卫星业务应用效能的发挥。同时,为了满足有效载荷在轨执行任务的需求,卫星设计了三轴任意角度的快速机动、短期姿态偏置模式,使得载荷有效观测范围提高近50%。
为保证卫星超长寿命业务化运行,系统全面的保障措施必不可少。风云三号G星研制团队设计了单机级、系统级的故障诊断,采用多层敏感器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技术,可在单个星敏感器、两个星敏感器、多个星敏感器之间进行姿态基准切换,并根据卫星需求完成故障诊断和姿态调整,真正意义上实现“灵动”。此外,卫星采用陀螺多表头信息完备诊断与不同轴陀螺表头重构,飞轮诊断与故障剔除等技术手段,使各部位有效备份,实现实时姿态安全监控,提高了平台可靠性,保证了卫星在轨稳定运行。
在后续的业务运行中,风云三号G星将发挥“独门绝技”,与风云三号黎明星、上午星、下午星功能互补、相互配合,组网形成完整的低轨气象卫星业务综合观测能力,将预报精度提高3%左右,将预报时效延长24小时左右,将气象灾害监测时效提高近1倍,有效监测卫星寿命周期内发生在海上的台风内部云、雨的发展过程,为台风、暴雨、暴雪等灾害性降水提供高精度观测资料,进一步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效能。
(作者:杨丽 王震 赵俊淇 肖前循 张鹏飞 许海玉 郑永艾)
- 原标题:长四乙成功发射风云三号G星,我国进入降水测量主动探测新阶段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焦点访谈丨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2023-04-16 09:19 202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各地各部门多形式普及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3-04-16 09:06 202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国安有我 全民共护——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教活动
2023-04-16 09:04 202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曲婉婷名下的两套房产将被拍卖
2023-04-16 08:53 廉政风暴 -
干部喝20块的白酒被处分,纪委:不是钱的问题
2023-04-16 08:48 廉政风暴 -
-
中疾控:4月7日至13日,新发现136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2023-04-16 08:09 抗疫进行时 -
商务部:正在推动内地和港澳共建单一自贸区
2023-04-15 22:57 -
“共享厨房”诈捐?郑州通报:爱心人士赠予款额近58万,均未支出
2023-04-15 21:03 -
杭州一服装市场禁止直播销售,“二级三级批发商利润收窄”
2023-04-15 20: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杨幂新片剧组司机突发脑出血住进ICU没人管?片方回应了
2023-04-15 20:07 -
杭州一家暴男在法院还敢打老婆:罚款1万元,发布保护令
2023-04-15 19:47 -
无锡一中学春游学生划船侧翻,有人员伤亡
2023-04-15 17:39 -
洛阳官方通报“马戏团狮子意外跑出狮笼”:已诱捕,未伤人
2023-04-15 17:28 观察动物 -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周成跃被查
2023-04-15 16:36 廉政风暴 -
女子乘坐轮渡拍摄沿途军用设施发给境外人员,被判五年一个月
2023-04-15 16:15 -
夏宝龙:“修例风波”是一口警钟,绝对不能允许再上演!
2023-04-15 16:12 香港 -
海参养殖户举报发现窃取军事情报案
2023-04-15 15:20 -
“中国曾支持德国统一,相信德国也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2023-04-15 11:58 中国外交 -
国常会: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2023-04-15 08:40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9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9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