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我们如何受益?
最后更新: 2023-03-02 08:07:022月28日,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一座城市,真的需要标配一个巨型“充电宝”吗?全国近30个省份,为何同时发力新型储能产业?做好这件事情,对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又意味着什么?《新闻1+1》邀请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建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共同关注:新型储能建设,一场新能源革命?
3月1日完整版《新闻1+1》
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
2月28日,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如何看待其中的储能原理?这一技术路线的特点又是怎样的?试运行效果如何?
试运行还将持续多久?接下来又将怎样投入商用?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建伟:我们在2月28日10点钟开始了试运行,试运行将总共进行168个小时。试运的目的是要将设计参数和它真正运行情况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合理,符合我们的预期和要求,我们就会在168小时之后,也就是7个完整的天数之后,转到商业化运行,为风电场或者是风光基地提供储能服务。我们希望有风的时候有电用,没风的时候也有电用,把有风时候的电储到储能里。如果风大,用电少,也就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也需要把它储起来,否则由于电的特殊性质,发电大于用电时,还必须要弃掉部分风光能。所以我们希望为发电端提供储能的服务,帮助电量电力能够更充分的使用。
储能产业发展,百姓如何受益?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建伟:对于用户来说,大家都有用电的习惯,比如说晚上打开电视看节目;同时工业也有它的自身特点,比如说白天要生产,所以就会自然形成用电侧的一个波峰和波谷。由此出现的峰谷差带来的就是对电网的考验,以及对电源侧配置发电能力的考验和要求。如果能够配上储能,负荷侧的尖峰就可以削下来,低谷就可以补上来,我们叫做能量的搬移,也叫做削峰填谷。如果这个曲线更趋于平和,不至于尖很高,谷很低,那么对于发电侧来说,就不需要建太多发电的装机,以满足波峰。同样,在用户侧,由于响应了电网和发电侧的这种平滑要求,我们也可以得到峰谷电价差上的一种补偿,也就是高峰用电是贵的,低谷用电是便宜的,如果通过储能,我们就可以多用低谷的电,少用高峰的电。
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中,液流电池储能占比,是1.6%,压缩空气储能是2.0%,铅酸(炭)电池储能是1.7%、其他技术路线0.2%,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锂离子电池储能,为94.5%。全国各地的新型储能系统的建设在怎样推进?又该怎样看待和解决过程中的挑战?
如何要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它与抽水储能又是怎样的关系?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海生: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59.4GW。其中抽水蓄能占约77%;新型储能市场(包括储热)累计规模约22%。抽水蓄能是目前的主流技术,但也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国家对储能快速增长的需求。一方面,抽水蓄能需要建设两个水库和水坝,受到一些地理条件的限制,所以自然资源不能满足我们储能快速增长的需求。另一个方面,从性能上来讲,抽水蓄能也更加适合长时大规模储能的应用场景,除此之外,储能还需要中短时长和短时高频等储能的应用,因此也需要发展新型的储能技术。未来抽水蓄能之外,我们称为新型储能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装机量也都会快速增加。两者从应用上应该是优势互补的关系,总体上新型储能的发展可能会更快一些,相对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
- 原标题:新闻1+1丨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我们如何受益?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陈澄代表:推动优秀辅警入编
2023-03-02 07:56 2023两会 -
“缩水”至近10年同期最小,鄱阳湖怎么又“枯”了?
2023-03-02 07:11 -
宋涛会见台湾佛光山寺住持心保一行
2023-03-02 07:11 两岸关系 -
中国24年前独创“基本医保个人账户”,为何要改?
2023-03-01 22:12 医疗改革 -
代表委员建言“免费医疗”,实施条件是否已成熟?
2023-03-01 22:08 医疗改革 -
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迈上新台阶!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今天在沪举行
2023-03-01 21:17 上海观察 -
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全市改革发展!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今天举行会议
2023-03-01 21:14 上海观察 -
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23-03-01 21:11 上海观察 -
郭卫民任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2023-03-01 20:49 2023两会 -
沪苏同城化:苏州地铁今起与上海地铁无缝换乘试运行
2023-03-01 19:14 -
陈哲宇:有梦就会有光——一份特别的来稿
2023-03-01 19:10 上海观察 -
周怡帆:俺的家乡上海
2023-03-01 19:01 上海观察 -
李家超将率团访问澳门
2023-03-01 17:56 香港 -
工信部:要重点稳住在GDP当中占比较大的重点行业
2023-03-01 16:09 观网财经-宏观 -
唐山打人案主犯陈继志被强制执行
2023-03-01 15:59 -
男子酒后无故殴打小孩妇女,警方:刑拘
2023-03-01 15:15 -
涉事国企回应“员工在酒吧开高档酒”:系个人消费
2023-03-01 14:56 -
戴安:中国发展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要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
2023-03-01 14:22 老外讲故事 -
台湾地区首次出现本土猴痘确诊病例
2023-03-01 14:20 台湾 -
港澳相继取消口罩令,专家:内地可相应调整
2023-03-01 13:4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