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大城市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上海在这场“重量级”发布会作答
最后更新: 2023-01-15 08:57:36特大城市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1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围绕医疗救治、分级诊疗、专家下沉等焦点问题,介绍了上海的相关情况。
问:重症感染者在社区层面救治如何做到“关口前移”?
闻大翔:“关口前移”是做到“四早”的关键点,从上海来说,尽可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和网底作用是实现“四早”的抓手。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扩容配置,夯实社区新冠救治基础。上海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设了2881间发热诊室,采取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以及一周7天开诊的措施,承载了全市超过50%的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另外,在物资配置上将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氧气供应、指脉氧保护监测仪等等物资在配置和发放上向社区倾斜。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6300多个吸氧位,输液位11292个,雾化治疗位903个,配置了心电监护仪器1200多台,指氧仪配置了4.9万个。另外,全覆盖的配置了数字摄影仪(DR),对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CT,目前配置40余台,预计年底前加到50台左右。上海闵行区的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置CT,这有一个很大好处,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通过肺部影像检查早期发现,避免病人都扎堆到二三级医院排队做影像学检查。
二是关口前移上加强重症早期发现、治疗和分流。推进“早发现”,依托街镇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重点人群和新冠感染者的健康监测,氧饱和度监测纳入重点人群感染的监测内容中,截至现在监测44.5万人次。在“早治疗”方面,社区为患者提供氧疗6.5万人次,雾化吸入2400人次,输液和注射治疗超过18万人次,培训社区医务工作者让他们掌握和了解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禁忌症等等,这样对有适应症的新冠感染者,特别是有重症的高危因素或者有向重症发展倾向的患者能够及时用上抗病毒药物。在药物配送上,我们向社区倾斜,目前为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了超过6万盒抗病毒药物,包括Paxlovid和阿兹夫定,已经使用近4万人份。“早分流”方面,我们建立了120的家庭医生呼叫的优先通道,将症状加重的感染者及时转运至上级医院进行诊疗,全市目前开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1.5万张,过去一个月里又新增了2.6万张家庭病床,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住院医疗服务压力。
三是资源协同提升社区新冠救治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到医联体管理的范畴之内,对口的二级、三级医院通过驻点巡诊、专家派驻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高社区对重点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另外加强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共培训1.6万人次。
问:怎样找到并服务包括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在内的重点人群?
闻大翔:重点人群的确是需要保护的人群,这也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以上海为例,首先成立了工作专班,推进重点人群的摸底调查,然后进行分类管理。上海有65岁以上老年人,有94%已经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依托签约服务工作基础上,依据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调查和人群分类标记。另外,加强信息整合,整合老年人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疫苗接种、失能失智、疾病诊疗等健康大信息数据,分批下推,提升社区调查效率。摸底调查和健康监测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情,各方协同推进,协同街镇、居村委通过电话核实、入门调查等形式做到拾遗补缺,协同民政部门把养老机构、护理院进行对接,摸清住院老人健康情况。
以上海为例,共有399万65岁以上老年,确定其中102万是重点,我们称之为高风险人群,93万是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是204万。除此以外,还同时排摸了孕产妇8.6万人,新生儿1.3万人,肿瘤放化疗患者10.7万人,以及血液透析患者1.1万人,养老机构和护理院共10万人。
这些重点人群都已经完成了摸底、建档。在此基础上强化对他们的健康监测,全部纳入到社区(居)村委、家庭医生和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网格化管理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的“社区关爱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24小时健康热线服务,定期联系这些重点人群,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加强居家治疗和健康指导,对一旦出现新冠感染或者基础疾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的及时协助他们就诊。
问:知名专家下沉到社区能发挥什么效果?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社区?
闻大翔:知名专家下沉到社区进行现场的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主要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对新冠感染救治的认知和诊治水平。从上海来说,组建132名市级专家和579名区级专家按照片区,开展视频会诊、双向转诊以及下沉指导,加强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
为了加强专家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系,我们派出了像瑞金医院的陈尔真教授、华山医院的张文宏教授、中山医院重症监护主任钟鸣教授、仁济医院的皋源教授等一批近年来一直在新冠抗疫和治疗中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直接到社区面对面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如何更早地识别新冠感染者向重症转变,以及指导他们在氧疗、抗病毒小分子药物治疗等。从效果来看,社区基层医生都感觉收获很大。
另外,我们也建立了每日重症患者专家会诊,建立日清单和院内专家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多项制度,并进行贯彻落实。在过去一个月里,上海市级专家共进行培训43次、巡诊216次、会诊333次。提请全市大会诊126次。区级专家也对社区进行指导,进行专题培训133次,现场巡诊137次,远程会诊698次,指导社区医生在现场对患者进行治疗3283例。应该说,专家能够到现场指导,也是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问:分级诊疗如何发挥作用?
闻大翔:分级诊疗一直是我们国家医改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在这次的救治工作中,上海市依托医联体,长期坚持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医疗机构和市级医疗机构三级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不断地夯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资源协同和联动机制。这里主要分两部分内容:
一是明确市、区、社区各级医疗机构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负责排摸重点人群,划定健康风险等级,开展健康监测管理,承担常见疾病的首诊和转诊。区级医疗机构主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人员、技术支撑,以及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和疑难杂症的向上转诊工作。市级医疗机构则主要承担危重症患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对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的服务网络。在上海每个服务网络是由一家市级综合医院、一家区级综合医院和数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前全市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3家区级综合医院、17家市级综合医院分别建立了三级对口的联动机制,畅通了双向转诊,落实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另外,依托全市4个区域性的中医医联体网络,在医疗救治中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同时,全市5个儿科医联体发挥着区域辐射能力,加强儿童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工作。
问:特大城市如何统筹新冠救治和日常诊疗,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闻大翔:北京、上海就是特大型城市,在统筹做好新冠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方面,上海主要是通过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来服务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新冠救治方面,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挖潜能,提升发热门诊的服务能级,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了2881个诊室,全力服务于市民,能够在家门口满足他们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是推进重症资源储备,全市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共储备设置了重症床位7518张,配备重症医护人员9502人,另外ECOM、有创无创呼吸机和CRRT等重症救治设备42000多台。
三是加强培训,组织内科、儿科、急诊科等将近1.8万名医护人员接受关于重症治疗的培训,通过混合编组将他们作为重症救治梯队的补充力量。
在日常医疗方面,一是床位扩容,上海市卫健委要求,近阶段所有的公立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高床位的使用率。我们对二级、三级医院的要求,床位使用率要提升到95%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院内病区和床位优化布局,进一步加床。同时,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疗资源统筹调度,最大程度满足新冠救治和市民日常医疗的诊疗服务需求。
二是加强双向转诊,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扩容增加床位,收治一些来自社区的轻症患者,同时还接受由上级医院经过治疗以后病情稳定、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上级医院也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护理院等送来的患者及时收治。这样就形成了良好、有序的治疗和转诊秩序。
三是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级和转运效率,及时补充了120一线的急救力量,车组运力提升80%,接线呼叫席位增加50%。同时建立了非急救转运机制,迅速配备了515辆专用车辆,加快了院前急救和院内衔接。
四是推广互联网诊疗、配药、咨询功能。在1月上旬我们曾经单日最高互联网诊疗服务超过4万人次,有效缓解和减轻了医疗机构线下就诊压力。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整理)
- 原标题:特大城市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上海在这场“重量级”发布会作答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郑雁雄任香港中联办主任,为什么是他?
2023-01-15 08:25 香港 -
春运首周国内日均客运航班量破万班次
2023-01-15 07:44 -
两天内,八省份迎来新任省级政协主席
2023-01-15 07:44 -
患者扔下10万就走,华山医院院长:将用于慈善,也一定会照顾好医护
2023-01-14 23:56 上海两会 -
中远海控杨志坚:部分航线溢价水平回落到疫情前,未来两年供需弱平衡
2023-01-14 23:54 上海两会 -
山东潍坊回应“雷丁汽车创始人举报县委书记”
2023-01-14 22:42 -
仅存4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美兰去世
2023-01-14 21:56 -
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全线贯通
2023-01-14 21:32 科技前沿 -
广州驾车撞人致5死13伤的嫌犯被批捕
2023-01-14 20:51 依法治国 -
最新|上海选举产生5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附名单)
2023-01-14 19:55 上海两会 -
上海市人代会主席团会议:将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等
2023-01-14 19:54 上海两会 -
独家述评 | 科技创新,上海要更“敢”
2023-01-14 19:47 上海两会 -
今年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共提出734件建议,有你关心的话题吗
2023-01-14 19:36 上海两会 -
国家卫健委:在院新冠重症患者峰值12.8万人,目前仍处高位
2023-01-14 18:05 抗疫进行时 -
【最新】新一届上海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今天同记者见面
2023-01-14 17:39 上海两会 -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陈吉宁讲话,胡文容致闭幕词
2023-01-14 17:36 上海两会 -
国家卫健委通报近期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情况
2023-01-14 17:33 抗疫进行时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
2023-01-14 17:16 抗疫进行时 -
经过艰苦卓绝的三年,我们赢得三个宝贵的“窗口期”
2023-01-14 17:04 抗疫进行时 -
7.2→4.7,《三体》动画冤吗?
2023-01-14 16:19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28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4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7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