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话题|布洛芬、蒙脱石散各种囤 市人大代表呼吁:市民请理性 监管要跟上 药物该备足
最后更新: 2023-01-14 15:59:06图说:多位市人大代表提出,新冠治疗药物必须遵循专业医生意见 来源/东方IC(除署名外下同)
这几天,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药房,退烧药、止泻药都很受欢迎,甚至“受欢迎”到了脱销的地步。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想到感染过程中的种种不适,一听到XBB1.5病毒分支会引发腹泻,赶忙备起了止泻药,其代表就是蒙脱石散。
不止蒙脱石散,最早时候的布洛芬,到蒙脱石散,还有丙种球蛋白,甚至是辉瑞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都成了囤的对象。还不止于药品,血氧仪、制氧机也成了热销。
很多购药的人也不清楚该不该买,只是听说后就觉得“该备着”。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多位来自医药界的代表向记者指出,很多新冠相关的治疗药物,都必须遵循专业医生的意见,不可盲目囤药及自行用药,同时也有代表建议,为本市老年人群体储备新冠抗病毒药物。
药品得对症专用
蒙脱石散到底怎么用,又是怎样的机理?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徐美东也是消化科的专家,他告诉记者,蒙脱石散不经血液吸收,“直奔”肠胃,基本上没有严重的副反应,儿童腹泻使用较多,对成人腹泻患者而言只是辅助用药。
资料图:蒙脱石散
至于“囤药潮”里蒙脱石散的“兄弟”诺氟沙星,针对的是细菌引起的腹泻,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理解的吃坏了肚子。而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直以来在新冠各毒株感染中都不罕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作为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受体,除在肺部表达外,在肠道的表达量也较高。但对于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来治疗,实属牛头不对马嘴。
资料图:诺氟沙星
除针对症状的退烧药、止泻药以外,能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等也成了有些人“不应囤但尽囤”的对象。市人大代表、普陀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姚子涵是副主任药师,他指出,在国家第十版新冠感染诊疗方案中,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片等被列入抗病毒治疗使用药物,两种药物均为处方药,医院开出处方有着严格的标准。
资料图:社区医院配备的小分子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首先要明确的是,辉瑞Paxlovid没有预防新冠感染的功效;其次,‘是药三分毒’,小分子药物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服用时需要高度关注不良反应,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姚子涵强调。
再比如丙种球蛋白,其实和新冠治疗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同样遭到疯抢。“它毕竟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内产生免疫保护,但很快就会被人体所代谢。”对于丙种球蛋白的“遭遇”,徐美东代表有些哭笑不得,“人体不可能借助外源性的免疫球蛋白来一直保持免疫力。”
姚子涵也补充说,药物的保存需要特定的环境,丙种球蛋白需要一定的存储条件,一般在2-8摄氏度的冰箱内保存,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容易造成丙种球蛋白的失活,影响疗效。
加大信息对等,也要加强监管
徐美东代表分析,出现“囤药”潮,很主要的原因是百姓对于医院、药房的药物是否储备充足出现了信息不对等,加之“先买了放着万一要用到”的心理,购入了远超需求的药品。
“医院在‘新十条’刚出炉那会是敞开供应药物的,布洛芬、泰诺等都有,可我们也发现,除了恐慌心理购药的市民外,也有人拿着很多张医保卡、甚至是自费卡,到不同门诊开了一袋袋的退烧药。”徐美东有些无奈。
“相信公立医院原本的药物储备是完全够用的——正常的发热病人开出3-5天的用量,其实没有多少。”他说,药只有用在病人身上才有用,对于因恐慌购药的市民,除了加大药品储备的信息透明外,更要多方携手增强科普;至于恶意囤药的,医院目前采取的对策是限定科室、把握适应症、限定用量。
资料图:为应对囤药造成的药品紧张,医院、药房一度采取退烧药拆袋销售的方式
姚子涵代表告诉记者,之所以存在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区分,就是因为非处方药安全性较高,而处方药则有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若是患者盲目服用,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作为临床药师,他多年来始终倡导合理用药,并在医院开出药学门诊,引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姚子涵呼吁,重视处方药的源头,加强药品监管。
建议将相关药品作为储备物资
在代表建议中,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文德镛认为,老年人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和重症高风险群体。在本轮感染高峰中,多家医院急诊及救护量骤增,老年重症患者比例持续上升。而老年人受到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的限制,既不方便通过智能化设备享受互联网买药、就医等服务,也可能因无人陪伴面临线下就诊的困难。
资料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到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他建议,将新冠抗病毒药物作为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储备物资,确保老年人在感染后能够第一时间用药,及时阻断病毒在体内复制,避免重症发生。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使用前的注意事项、使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使用后的预判及应对策略,为基层医生提供标准化诊疗指导及培训,确保老年人患者享受精准、规范、安全的用药方案。
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仁济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曹晖则在代表建议中提到了口服核苷类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VV116,这是由上海科学家参与研发、浦东企业合作开发的一款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去年12月29日,全球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VV116对比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早期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成果——这是该期刊发表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创新药临床试验。
曹晖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推动疫情特殊背景下的快速审核、审批和上市相关流程,及时、准时地接力Paxlovid等医保临时性支付到今年3月31日后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使价廉物美的沪研抗新冠病毒药物在新的疫情形势下能得以推广应用,使广大老百姓受益。
- 原标题:两会话题|布洛芬、蒙脱石散各种囤 市人大代表呼吁:市民请理性 监管要跟上 药物该备足
- 责任编辑: 黄涛 
-
两会话题 | 市人大代表毛颖:国家医学中心不会让任何一个病人掉队
2023-01-14 15:53 上海两会 -
新一届上海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集体亮相
2023-01-14 15:48 上海两会 -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陈吉宁讲话 胡文容致闭幕词
2023-01-14 15:46 上海两会 -
郑雁雄任香港中联办主任
2023-01-14 15:42 高层人事 -
最后时刻,《流浪地球2》憋了个大招!
2023-01-14 15:33 -
香港与内地通关配额上调
2023-01-14 15:19 香港 -
美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两艘中国军舰跟监”
2023-01-14 15:17 南海局势 -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2023-01-14 14:54 上海两会 -
难忘脚步声和咳嗽声:重症老人转危为安后,为瑞金医护写来一封信……
2023-01-14 13:40 上海观察 -
“不只是办案,也在引领社会风尚”,人大代表们对两院报告给出这些评价
2023-01-14 13:35 上海两会 -
-
这个居民区改造方案为啥两次搁浅?代表委员谈上海“两旧一村”改造
2023-01-14 13:30 上海两会 -
“美媒传播了很多关于中国疫苗的错误信息”
2023-01-14 13:27 抗疫进行时 -
蔡英文蹲地开会照被群嘲,旁边就是…
2023-01-14 12:27 -
“牛顿苹果树”长出“范式转换”新枝丫
2023-01-14 12:03 上海两会 -
文汇时评 | 夯实谋事之基,畅通成事之道
2023-01-14 12:00 上海两会 -
上海仁济医院书记:上海已走出感染高峰
2023-01-14 11:55 上海两会 -
百年张园、今潮8弄、书隐楼,这些城市更新案例藏着什么样的密码
2023-01-14 11:49 上海两会 -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上海如何培育自己的“一流企业”
2023-01-14 11:44 上海两会 -
有人关门筑墙,上海为何还要拥抱世界?
2023-01-14 11:41 上海两会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