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境韩国被关小黑屋?当事人:被拒绝通关,来的时候还不需要核酸
中国游客在入境韩国时,被关进“小黑屋”的视频正在社交媒体上热传。转载者称,中国人入境韩国遭受不公待遇,一旦落地就会被直接拉到“小黑屋”隔离。
记者辗转联系了该系列视频的原作者,社交媒体IP名为“睡衣哥”,他向记者还原了被扣留的过程。
记者注意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被拒绝通关的游客身上,其他多名最终入境的游客称并未遭遇“小黑屋”。但目前前往韩国旅游,依旧面临不同于以往的烦琐流程,一旦落地核酸检测为阳性,付出的时间成本和花费远高于从前。
“小黑屋”当事人睡衣哥:被拒绝通关,目前在等回国飞机
网上流传的视频里显示这样的情形:没有窗户的昏暗房间里凌乱铺着数十张薄床垫,人们席地而卧,有的人身边还摆着一张张小木桌,这是这个空旷的大房间里唯一的像样家具。
而这也是“睡衣哥”待了十几天的地方,他拍的视频被网友和媒体转载,称这是入境韩国后就要被关进的“小黑屋”。
据“睡衣哥”本人向记者描述,他们一行12人在2022年12月29日飞往韩国济州岛,其中10人来此旅行,2人来此看病。在落地后,虽出示了返程票和酒店订单,但韩国海关以“入境目的不明确”为由,拒绝他们入境,随后被带至“小黑屋”扣留。
“睡衣哥”确认,目前他被扣留于此,是因为入境济州岛时被拒绝通关,目前在等回国的飞机,一旦有航班,就可回国。“中国大使馆帮我们出面协商了,目前我们在这里吃住免费。”
在机场带着黄色标牌,6人一组由韩国军人带领
记者注意到,在国内某社交媒体平台,诸多网友分享入境韩国的过程,多数人表示虽过程麻烦,但最终都顺利入境。部分博主也在网络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或朋友入境时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麻烦,比如有博主吐槽等待核酸结果的时间过长,超过5个小时;有博主落地检核酸阳性,但他联系的来接人的朋友,因“不是直系亲属”而被劝返,自己只能前往酒店隔离。
记者联系到了两位近日从中国入境韩国的游客,其中包括一名核酸检测阳性的游客,讲述了各自的经历。
“从中国来的航班,乘客下飞机后都要带上黄色的牌子,走特殊通道。”一位1月7日来韩国参加考试的中国学生刘希向记者确认,每位乘坐从中国来韩航班的旅客,不分国籍,都会被要求带上黄色的标识牌,从其他国家来韩的游客则不用带该黄牌。
有不少中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带黄色牌子的不满,“感觉不爽,全程像是犯罪被拉走的一样”。
刘希称,黄色牌子的初衷应该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辨认需要做落地核酸的游客,对于不会韩语的游客可能有一些辅助作用。
在落地韩国后,刘希所在的航班是按照6人一组被划分,每组会有两名军人跟随,督促并引导乘客去拿行李、做核酸,“做一次核酸需要400多人民币,之后会被带到等待区等待核酸结果”。等待区提供食物和水,有充电插头,并非“小黑屋”。
刘希在机场等了4个小时的核酸结果,随后被告知:结果不明确,需被带去“负压方舱”等待再次检测。“我们同批被带去的有3个人。”心情忐忑的刘希在“负压方舱”待了一整晚。她在第二日早晨8点,接到了核酸结果为阴性的最终通知,随后刘希被送回了机场,再从机场自行离开。
刘希说,在自己的整个入境过程中,遇到的工作人员态度还不错,“需要什么东西可以主动跟他们提,一般都会给到”。
核酸测出阳性,无直系亲属迎接将被统一隔离
1月6日从中国来韩国旅行的陈阳,在入境韩国时则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我出发前做核酸还是阴性,落地核酸检测时却说我是阳性,申请再次检测还不被同意。”
据陈阳所说,在韩国落地检检测核酸阳性的旅客,可以选择让在韩的直系亲属来接,且需出示直系亲属证明,若在当天24时之前没有被亲属接走,就需要被统一拉去隔离酒店隔离,隔离酒店一个人一个房间是一晚15万韩元(约人民币810元),住两人房间是一人一晚7.5万韩元(约人民币405元)。
“这样的入境措施真的又浪费时间又浪费钱。”陈阳非常郁闷。当时管的不严,他联系了在韩国有工作签证的好友来接他回家隔离,“但现在好像限制得越来越严了,不是直系亲属很难把你接走了”。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暂停签发韩公民赴华短期签证
据韩国媒体此前消息,韩国防疫部门自本月2日起要求自华入境旅客在抵韩后接受核酸检测,5日起要求登机前提交行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行前24小时内医疗机构开具的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1月9日,外交部长秦刚同韩国外长朴振通电话。通话中,秦刚对韩方近期对自华入境人员采取临时限制措施表达了关切,希望韩方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
1月10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消息,根据国内指示,自即日起,中国驻韩国使领馆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上述措施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文中刘希、陈阳为化名)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杜倩雯)
- 原标题:入境韩国关小黑屋?当事人:被拒绝通关,来的时候还不需要核酸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上海确定2023年GDP增长预期:5.5%以上
2023-01-11 09:46 上海两会 -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增长2万元
2023-01-11 09:21 共同富裕 -
上海市长:上海GDP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
2023-01-11 09:17 上海两会 -
-
上车前10分钟,甘荣坤烟还没点着,专案组就来了
2023-01-11 07:45 廉政风暴 -
我国西部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2023-01-11 07:30 能源战略 -
歼-20首飞十二周年
2023-01-11 07:19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上海市人代会开幕在即,代表们最关注什么?带来哪些建议?
2023-01-11 07:16 上海两会 -
视频|人代会线上咨询,人大代表向政府部门都提了哪些问题
2023-01-10 22:04 上海两会 -
上海市政协委员邵楠:如果当“网红”能帮助更多人,我愿意
2023-01-10 22:02 上海两会 -
两会声音|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上海市政协委员与网友在线交流
2023-01-10 22:00 上海两会 -
两会声音|这名新代表最关注科创,他说创新要大力发展民企
2023-01-10 21:59 上海两会 -
中央网信办通报8个涉疫首发谣言典型案例
2023-01-10 21:58 网络谣言 -
两会声音|台盟上海市委:建议发放一定规模电影、演艺消费券
2023-01-10 21:53 上海两会 -
两会声音|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探索发展老年护理专业职业教育
2023-01-10 21:50 上海两会 -
“老板送了一千万后,打电话让我捞人”
2023-01-10 20:55 廉政风暴 -
韩国要求香港航班只能降落仁川机场,港府:严正要求取消限制
2023-01-10 20:41 中国外交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3-01-10 20:23 观察者头条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3-01-10 19:59 观察者头条 -
2023年首个寒潮预警发布:局地降温将超20℃
2023-01-10 18:14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98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8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8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8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