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启欣:很多中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让双方经济获得更好发展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90)
最后更新: 2022-12-12 21:28:09继去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之后,“老外讲故事”迎来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
100位不同国度的海外员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央企和上海企业海外分公司的见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
第90期邀请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何启欣,她为国泰君安国际(新加坡)工作。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第90期
姓名:何启欣
国籍:马来西亚
职业:国泰君安国际(新加坡)资产管理助理
在马来西亚小镇怡保出生长大的何启欣,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搬到了新加坡。在那里,她进入与自己专业对口的金融公司,成为国泰君安国际(新加坡)的一员。“中国企业经历了快速转型,从幕后生产者发展为世界领先的创新面孔。”这位喜爱金融和投资的姑娘,分享了她对于区域经济的观察。
看好未来发展
中国企业已成世界“创新面孔”
从一名会计到资产管理助理,何启欣进入金融行业的路,走了好几年。虽然大学主修金融,但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中国企业担任会计。为了让自己“学以致用”,也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她从马来西亚来到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她成功应聘国泰君安国际(新加坡),成为一名资产管理助理。她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监控对冲基金运作,并与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诸如经纪商、资产托管人、法律机构、合规部门等沟通,确保基金的顺利运行。“我很幸运得到投资组合经理和同事的指导和鼓励,虽然国泰君安国际(新加坡)规模较小,但能使我更快接触到业务的不同职能领域。”她说。
由于对投资有兴趣,何启欣很关注经济领域动向,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发展经济上的一举一动更是她关注的重点。“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我非常乐观。虽然目前受到疫情影响而有所放缓,但我相信只是这几年的阻碍。”她说,“过去五年里,中国企业经历了快速转型,从幕后生产者发展为世界领先的创新面孔,体现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电信、软件、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材料、消费品、高端装备、绿色科技等领域。
创新带来了机遇,尤其是向海外开疆拓土的机遇。何启欣发现,这些年有很多中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开拓东南亚市场,这有助于刺激新加坡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与帮助。“新加坡是中国企业建立区域枢纽的理想地域,因为它提供了友好的商业环境,当地人也能用中文沟通。中国和新加坡的结合,必定让双方的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她说。
在老房子间穿梭
仿佛回到“上海滩”年代
虽然新加坡有很多华人,但何启欣认为,要适应纯中文的工作环境,对海外员工来说仍有一定难度。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中方员工具备双语能力,能随时调整切换,填补了语言不通的沟壑。而中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则让她非常适应,比如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开放式地接受员工提议,共同庆祝传统佳节,营造温暖的工作环境。
何启欣的哥哥在苏州工作,因此她曾独自一人到中国旅行,“那里的美景让人震撼”。尤其是在上海的老房子间穿梭,让她仿佛回到了“上海滩”的年代,“真佩服当地政府的维护保养能力,让我们能够一睹老建筑当年的风采。” 再加上魅力无限的外滩和充满活力的陆家嘴,组成了在她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上海。
“凉拌木耳、小笼包、口水鸡、麻辣香锅、重庆烤鱼、酸菜鱼、肉夹馍……都是我喜欢的,每次我都吃得津津有味。”采访最后,何启欣报起了菜名,“希望疫情早点过去,那时我就又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尝一尝当地美食。”
标签 老外讲故事- 原标题:何启欣:很多中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让双方经济获得更好发展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90)
- 责任编辑: 黄涛 
-
奥密克戎重复感染概率有多大?再次感染症状会加重吗?李兰娟回应
2022-12-12 20:09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
2022-12-12 19:41 抗疫进行时 -
13日零时起,上海全市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2022-12-12 19:16 抗疫进行时 -
囤退烧药不对外售卖?叮当快药回应
2022-12-12 18:09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当前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的趋势仍然存在
2022-12-12 17:44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第一版)
2022-12-12 17:10 抗疫进行时 -
北京:药品供应在短期内面临较大压力,倡导按需购药
2022-12-12 16:58 抗疫进行时 -
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机构可在线开新冠处方
2022-12-12 16:11 抗疫进行时 -
中国生物:灭活疫苗对新冠康复者同样具有保护效力
2022-12-12 16:06 抗疫进行时 -
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022-12-12 15:56 抗疫进行时 -
北京7年来首次在12月发布沙尘预警,空气质量一度达严重污染
2022-12-12 15:49 雾霾天气 -
张文宏团队:疫情正进入“最后一程”
2022-12-12 15:48 抗疫进行时 -
买不到热门药怎么办?混管异常怎么办?上海发布回应
2022-12-12 15:27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将于明日10时举行
2022-12-12 15:17 -
读者出版集团总经理赵金云任甘肃省副省长
2022-12-12 14:34 高层人事 -
专家判定:复阳也不传染、不用住院
2022-12-12 14:15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2-12-12 12:37 -
曾光:相信新冠终会降为丙类丙管
2022-12-12 10:46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市药监局进驻11家防疫药品企业,全力保供
2022-12-12 09:59 抗疫进行时 -
13731亿斤!我国粮食产量何以再创新高?
2022-12-12 09:57 聚焦三农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