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问答:为什么个别地方还是出现层层加码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提出:“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如何确保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问: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为什么个别地方还是出现了层层加码的情况?
答: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复杂,地方防控压力大。为了尽快控制疫情,个别地方出现了层层加码的行为。目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3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准,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比较大,且与国家政策不符;二是个别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单一、态度生硬、缺乏耐心,与群众沟通不畅;三是少数地方涉疫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充分。
要整治层层加码,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对于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还有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要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我们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温度。
问:确定高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的依据是什么?高风险地区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解封?
答: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原则上是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在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且第五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后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问: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其共同居住者要按照什么标准管理?
答:居家隔离人员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护人员,要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要求。一是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向社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二是尽量不进入居家隔离人员的房间,避免共用卫生间或生活用品等。如果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者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自我防护,及时进行双手清洁与消毒。三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和有重症风险的人群,不要作为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
问:很多疫情发生地都面临着人员疏解的问题,给目的地带来了防控压力。如何统筹滞留人员疏解和有效防止疫情外溢?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各地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当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发生地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目的地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人员疏散。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员中持续发现感染者,这说明部分有疫情发生省份在防范疫情外溢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控制疫情跨地区传播扩散风险。对此,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部署,对各地加强风险人员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针对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方,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外溢的首要责任,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快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对非隔离、非管控的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的信息,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载客跨省运营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及时推送溢出的风险人员的相关信息。
二是针对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要提供“落地检”服务。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间隔24小时以上的3天2次核酸检测措施。各地还可以基于疫情输入风险的研判结果,对流入的高风险人员按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我们也呼吁各地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加强关心关爱,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问:近期是否会调整疫情防控政策?
答: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症率、死亡率等情况,包括国际上疫情形势的变化,我们一直在研究、不断在调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报记者 白剑峰整理)
- 原标题: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问答)
- 责任编辑: 夏雨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
2022-12-03 07:23 航空航天 -
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对江泽民同志逝世表示哀悼
2022-12-02 21:54 -
北京:履行防疫责任,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2022-12-02 20:14 抗疫进行时 -
广州:本轮疫情累计16.27万例,重症危重症4例,无死亡病例
2022-12-02 20:03 抗疫进行时 -
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一)
2022-12-02 18:51 -
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2022-12-02 18:07 观察者头条 -
文旅部:将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全面纳入监管视线
2022-12-02 15:55 -
朋友圈疯传这图,靠谱吗?
2022-12-02 15:50 抗疫进行时 -
黎智英案,考验香港的时候到了?
2022-12-02 13:08 香港 -
辽宁锦州:有序恢复主城区生产生活秩序
2022-12-02 13:00 抗疫进行时 -
乌市:低风险区市民可跨区,将有序恢复商超饭店等经营
2022-12-02 12:39 抗疫进行时 -
深圳辟谣“取消常态化核酸”,但部分小区、商场已不检验
2022-12-02 10:09 抗疫进行时 -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沉痛悼念江泽民同志
2022-12-02 09:36 -
卫健委:昨新增本土4233+30539,其中广东1782+6010
2022-12-02 09:08 抗疫进行时 -
两颗风云卫星成功“转正”
2022-12-02 08:51 航空航天 -
北京卫健委提醒: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2022-12-02 08:24 抗疫进行时 -
成都地铁:今起乘车不用亮核酸
2022-12-02 08:13 抗疫进行时 -
中国首例日本斑点热死亡病例相关论文发表,作者:极易漏检或误检
2022-12-02 08:09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6+209,社会面新增8+4
2022-12-02 07:53 抗疫进行时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2022-12-02 07:45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