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以治理雾霾决心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一所重点中学的这位初一学生,期中考试某门课程考了80多分,本来挺高兴的,结果被一件事情整“崩溃”了:当得知旁边的同学考了94分后,他哭了,觉得自己考得很糟糕。
11月19日,在成都举行的202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青少年心理健康分论坛上,心理咨询师徐凯文讲到的这个案例,引发了诸多与会者的共鸣。他说,想起这种案例,自己就非常心疼,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痛苦”。
更让他忧心的是,在现实当中,上述案例并不少见。他呼吁以治理雾霾的决心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部分孩子面临过度内卷和竞争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受调查的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方晋引述的一组数据显示,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服务需求巨大,未来需要培养大量的青少年精神科医生。
是什么导致部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席论坛的专家有诸多不同见解,但“卷”是多位专家的共识。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说,青少年阶段是一个身心发展极为迅速、也是危机重生的时期,青少年在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以及暴力等问题,而快节奏及内卷使得这些问题更加多样化。
徐凯文在总结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个因素时,把学习压力放在了第一位。他说,部分孩子们面临过度的内卷和竞争,压力巨大。“孩子苦,学业难,家长拔苗助长,孩子很累,作业多。”
“孩子们的时间被‘不快乐的事情’填满了,他们很少有时间去玩儿,去体会人生的快乐,对他们来说,人生就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徐凯文说,“孩子们会自我否定,有人‘躺平’不干了。”
有一次,徐凯文跟女儿聊天,问她同学当中有多少人是厌学的。女儿反问:“现在谁不厌学?”徐凯文问:“学习真的没意思吗?”女儿答:“有意思,但是当它变成考点的时候就没有意思。”
“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大,支撑自己的东西是前所未有的薄弱。”徐凯文这样总结当下青少年面临的境况:每天都要学,而且要跟别人比,要超过别人,如果不能超过别人就要被惩罚、被羞辱。他认为这是一种过度竞争的环境。
有的父母也把负面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绩优秀的青少年在心理方面似乎受到了更多的困扰。
徐凯文曾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任教,他说自己一直在跟最优秀的孩子打交道。“名校里满分的学生非常焦虑,因为他不允许任何人超过他。如果被人超越,他可能就崩溃了。”
徐凯文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推高了压力的强度。“有的父母把自己的压力、挫败、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在社会层面,徐凯文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孩子早早地通过互联网接受多元的价值观,他们思考的结果常常是:我现在上学这么辛苦,我为什么要过这样的人生?
周晓林说,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内卷使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早出、频发、更加多样化,近几年的新冠疫情也加剧了这些趋势和可能性。
美国南加州大学药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梁京说,他们的研究发现,疫情期间人们睡眠质量、精力都呈下降趋势,焦虑、抑郁的情况则不断上升。
梁京说,“青少年心理健康非常需要我们去关注和重视,需要社会各界一起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做出努力。”
徐凯文认为,疫情使孩子缺乏户外运动的时间,缺乏和同学一起玩儿的时间,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2015年,当时在北大工作的徐凯文提出“空心病”这一概念,指出价值观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空心病”的表现包括缺乏自我认同、对被评判感到焦虑和恐惧、自我否定等心理状态。
有中学教师认为,“空心病”其实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有了。中小学生的外在人际环境比较弱,成长空间缺少了思考和独处的空间,造成孩子思想和心理难以得到真正的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如何走正
如何治理青少年心理上的阴霾,尚有诸多不同的见解。
徐凯文强调要在教育领域打破内卷。他认为,学习不能讲竞争,考试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考试。
“我们经常说孩子有问题,孩子有问题主要还是在成年人的身上,家长和老师的问题解决不了,然后不断在孩子身上施压。”徐凯文尖锐地指出,“一些家长和老师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孩子考上大学,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考上大学还是在‘卷’。”
“怎样让自己成为美好、高尚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徐凯文建议,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感恩心、责任心、孝敬心、是非心、恻隐心、羞耻心、宽恕心、诚信心,以此来抵挡“空心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林崇德说,目前,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认知,更多还停留在防止抑郁症、怎么调解情绪等问题上。
但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能只针对部分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而要培养全体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
林崇德强调,不能只关注怎么防止抑郁症、怎样调解情绪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品质,包括乐观、希望、创造力等,这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2001年,林崇德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要走正”,强调“促进全体青少年的积极品质”这一观点。随着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生群体变得庞大起来,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使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要以人民至上为出发点,把心理健康和德育进行紧密结合。
而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兼儿童友好社区(村)专业委员会主任周惟彦认为,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单靠医学、心理学的力量是不行的,它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性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在国家层面受到了重视。2021年,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成立。该中心是经中央编办批准设立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为国家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专业机构。
在202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钢表示,中心的成立是党和国家对加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人民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部署,也是全面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王钢认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既需要包括行政部门、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等全行业、全社会的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也需要加强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集成,融通联动。
(实习生 赵一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 原标题:专家呼吁以治理雾霾的决心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每天都在开盲盒,不知道下一分钟有啥变化”
2022-11-26 19:15 抗疫进行时 -
知情人士:李铁被查,或与武汉任职经历有关
2022-11-26 18:28 中国足球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服务延长至12月31日
2022-11-26 17:21 抗疫进行时 -
合肥疫情防控“16个不得”
2022-11-26 16:29 抗疫进行时 -
-
网传天通苑社区工作人员威胁居民,街办回应
2022-11-26 15:39 -
河南回应“困在地里的蔬菜”
2022-11-26 15:30 抗疫进行时 -
郑州大学生自述返乡经过:司机途中涨价,下车地距终点30公里
2022-11-26 15:25 -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表态
2022-11-26 14:02 抗疫进行时 -
新疆日报:乌鲁木齐市火灾四问
2022-11-26 13:42 -
乌鲁木齐社会面基本清零后…
2022-11-26 13:36 抗疫进行时 -
我国成功完成空间燃料电池首次在轨实验
2022-11-26 13:34 航空航天 -
徐州:郑州26辆大巴未经提前沟通载客抵达我市
2022-11-26 11:56 抗疫进行时 -
哈尔滨市各类商业综合体、百货商场、家居商场暂停营业
2022-11-26 11:22 抗疫进行时 -
广州某小区15例阳性复查却是阴性,官方:严查
2022-11-26 10:41 抗疫进行时 -
国足原主教练李铁被查
2022-11-26 09:58 廉政风暴 -
乌鲁木齐社会面基本清零,将有序恢复低风险区生活秩序
2022-11-26 09:54 抗疫进行时 -
陕西高校启动省外师生提前返乡?官方辟谣
2022-11-26 09:22 -
27个省会城市规模划分:2个超大、10个特大,杭州超南京
2022-11-26 09:22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3405+31504
2022-11-26 09:0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87“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8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5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