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新征程领路人习近平
最后更新: 2022-10-25 17:42:14习近平呼吁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坚持开放创新,促进世界经济复苏。2020年,他宣布在厦门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
中国同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携手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同相关各方就打造周边、亚太、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等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积极推动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人与自然、全球发展等领域共同体建设。一个多维、立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体系日益完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党章和宪法,也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重要文件。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未来”。
出于对人类应该同舟共济的坚信,习近平在2017年来到瑞士达沃斯,成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首位中国元首。他说,“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呼吁共促全球发展。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在达沃斯演讲后第二天,习近平又来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他发出了后来被人们热议的“世界之问”——“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在他看来,虽然世界各国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连,但人类社会又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的严峻挑战。
破解“四大赤字”,中国倡导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拆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藩篱壁垒,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摒弃意识形态划线,团结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倡导的全球治理观,超越了数百年来国际秩序变迁背后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陈旧“世界观”,厘清了全球治理体系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多边主义的旗帜不能变;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协调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和威胁,还要通过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反映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
习近平总说,“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并身体力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喜欢用多种比喻来形象地说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中国是“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是“大块头”不是“墨菲斯托”。作为经历过贫困的领导人,习近平的一句名言是,“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他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2016年6月19日,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参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时,来到员工食堂同工人交流互动。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习近平说,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他与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一同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讨论雅典娜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与中国成语“止戈为武”之间的异曲同工。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部队派出国,中国“蓝盔”成为联合国维和关键力量。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习近平第一时间与相关国家领导人通话促和。他还积极推动解决巴以冲突、朝鲜半岛局势、阿富汗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习近平曾在出访法国时前往诺曼底战役的盟军登陆点,对同行人员讲到战争给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低头沉思良久。他曾说:“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习近平密集开展“云外交”,仅2021年以来,以电话、书信、视频等方式展开的外交活动就有百余次。疫情期间的国际抗疫“云会议”包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等。
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指示向150多个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将中国自主研制的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发往世界各地。更大的国际公共产品是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上已有约四分之三国家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成了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重要因素。一些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倡议和举措因为有习近平的大力推动才得以有效推进。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回忆说,2016年习近平邀请他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杭州,在G20峰会前一天,中美两国领导人向他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如果不是习近平主席的倡议,我们现在也不会达成《巴黎协定》。”潘基文说。
习近平说,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他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疫情发生后,他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凝聚最大共识。这两个倡议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呼吁加强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
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赞赏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展现出的远见卓识。他说,这一倡议对提振国际发展合作、落实2030年议程意义重大,将助推世界走向更可持续和包容的未来。
“中国在构建命运与共的世界中发挥引领作用。”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说,“这种领导力不是体现在军事上,而是道德和价值方面的影响。”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说,正如习主席所传达的,这个世界需要更好的合作、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和更广泛的和平。
五、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习近平曾这样表达他的时间观;他也曾引用德国文学家莱辛的名言“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说明自己对待历史的态度。
自青少年时期就爱读历史书的习近平认为,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他多次强调,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习近平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带领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集体学习,并引用毛泽东的话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习近平为《复兴文库》撰写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提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
曾任韩国中央日报社中国研究所所长的韩友德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民众的自信心显著提升。习近平把“自信”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是文化自信。
过去10年,习近平走进山东曲阜孔府、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福建武夷山朱熹园等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这样感叹。他同时指出,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倡导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南平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国家,它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也就无法真正理解任何有关中国的问题。
习近平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被认为是在创造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把中国式现代化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说。
中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包括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被资本所统治,追求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继承和发展五千年中华文明又注重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优秀成果,坚持和平发展、共同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致力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在辽宁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按照习近平擘画的发展图景,到2035年,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十亿规模以上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中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
那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的高铁系统总长扩大近一倍,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人,按联合国标准,中国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广东省深圳市莲花山公园远眺特区新貌。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从“文明蒙尘”的劫难岁月到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仅让14亿多中国人感到自豪,终结了“历史终结论”,还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的办公桌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十分醒目。“中国的发展故事告诉我们,贫穷和落后是可以被战胜的,找到正确的路径,非洲国家也能够实现繁荣发展。”
曾任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的中国问题专家罗思义说,中国以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速度提升了最多数量人的福祉,不仅造福自己而且造福他人,这才是它最伟大的成就。“谁不希望见证历史?又有谁不希望从中吸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呢?”
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意味着诞生500多年、经历曲折发展历程的世界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在喧嚣围剿中被判失败,反而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0年前,刚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表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
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总书记后,习近平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我们一定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新征程已然开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记者王进业、孟娜、李志晖、许林贵、张博文)
- 原标题:特稿:新征程领路人习近平
- 责任编辑: 夏雨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2-10-25 17:32 聚焦二十大 -
68万打水漂,香港人移台失败后哭着回港
2022-10-25 17:28 -
上海新增社会面3例无症状,三地列为中风险区
2022-10-25 17:2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11月30日
2022-10-25 15:4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江苏等地优化入境人员防控政策
2022-10-25 15:34 抗疫进行时 -
梦天实验舱近日将择机实施发射
2022-10-25 11:08 航空航天 -
2023国考今起报名:近七成招录计划专招应届生
2022-10-25 10:32 公务员 -
拉杰什:助力中印两国医药行业实现互惠共赢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49)
2022-10-25 10:02 老外话中国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05+875
2022-10-25 09:13 抗疫进行时 -
中国初步建立综合性太阳观测网
2022-10-25 08:25 航空航天 -
军报:把聚焦点和着力点放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上
2022-10-25 08:0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19例,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2022-10-25 08:02 抗疫进行时 -
香港:新学年起教师聘用必须通过香港国安法测试
2022-10-25 07:50 香港 -
从这份报告,看我们党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2022-10-25 07:39 聚焦二十大 -
外国政党政要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2022-10-24 23:03 聚焦二十大 -
林毅夫谈参加中南海座谈会:只要有利于国家社会就原原本本讲
2022-10-24 22:44 -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石兴邦逝世,曾主持半坡遗址发掘
2022-10-24 22:05 考古 -
香港:下学年学校聘用教师须通过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考试,包括校长
2022-10-24 21:10 香港 -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劫富济贫
2022-10-24 21:06 共同富裕 -
全国政协党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汪洋主持会议
2022-10-24 20:42 聚焦二十大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0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18“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3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9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