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二十大|贵州:绿色发展闯新路
最后更新: 2022-10-07 13:44:19汽车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收费站刚下高速,两侧青山迎面,山间一条8米多宽的崭新旅游公路蜿蜒在迷人的秋色中。行至乌蒙山腹地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打开车窗,清爽的空气沁人心脾。路边的农家乐、民宿门前旌旗招牌各色各样,一栋栋黔西北民居简洁大方。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乌江源百里画廊一景(2022年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村口一家苗绣车间中,27岁的苗族姑娘杨文丽正带着绣娘们飞针走线,赶制颇具苗族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一幅9米长的苗绣长卷即将完工。长卷画面上,错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村民们载歌载舞。
“苗绣长卷展示了化屋村10年来的改变,这是我们用苗族特有的方式记录村民的美好生活,迎接党的二十大。”杨文丽告诉记者,村里十多位绣娘设计制作了这幅长卷,一针一线,用心用情。
村民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刺绣车间内查看苗绣成品(2022年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地处乌江上游、六冲河畔的化屋村,曾经和贵州山区的许多贫困村一样,生活贫困和生态恶化交织。
而今,在化屋码头旁的广场环顾,小村庄是一番动人景象,山水旖旎如画,道路平整宽阔,楼房整齐漂亮,环境优美宜人……
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22年5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码头,沿江岸步行察看了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对当地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体系建设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黔西市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化屋村过去曾大面积开荒向山要粮,也曾“网箱养鱼、驾船捕鱼”向水要经济,最后“山秃了,水臭了”。而哺育着化屋村的乌江,流域内承载了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也因粗放发展、两岸污水处理滞后,一度成为“污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屋村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山地增绿等措施加快生态修复,一方面依靠国家扶贫政策,补基础设施短板。2017年村里脱贫摘帽后,生态建设脚步也不停歇。
在村里一家农家乐门口,记者碰到了刚巡河归来的村民杨清鑫,他脚上的胶鞋、手里的滤网还滴着水。十几年前,杨清鑫就在乌江支流六冲河里打鱼为生。2019年,为保护河道环境,六冲河全面禁渔,村里渔民分批转产上岸,他加入了村里护河队负责清理河道垃圾。
垃圾清理船在贵州省黔西市乌江源百里画廊江面上清理垃圾(2022年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化屋村村干部说,近几年,村里除了配备护林队、护河队,还拆除网箱1000多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16座,村民生活污水不再直排入河。
几乎同时,贵州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乌江流域生态修复,推进实施《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推行五级河长制,大力整治沿岸磷化工污染,全面禁渔……
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金大道(2022年7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近年来村里的变化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才是长远的路。”化屋村驻村第一书记常开林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为了不污染河流,化屋码头对游船油污处置实行更严格管理,并启用新能源船舶逐步替代燃油型船舶,还实施了特色民居改造工程提升污水治理水平。
据统计,目前化屋村的森林覆盖率增至60%以上,主要河流水质也恢复至二类以上。依托好生态,村里开了30余家农家乐、19家农家旅馆,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9万元,较2012年增加了6倍。
市民在贵阳市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里健身(2022年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放眼全省,2021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乌江干流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流域水质总体为优。2021年贵州林下经济带动超过300万农村人口增收,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水秀山清百业兴。记者从贵州省相关部门获悉,笃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正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目标,同步推进磷污染防治、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乌江流域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今年先后颁发了全省首张林业碳票、首张集体林碳票,持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村民在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洪州村的“稻蛙共生”生态养殖基地投食(2022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今年1月,杨清鑫和媳妇在化屋村开起了一家名为“笑容顺安”的农家乐,旅游旺季,一天能挣2000元左右。平时除了打理农家乐,夫妻俩每天都会开着小船去巡河,一人负责开船,一人负责打捞河里的垃圾,配合默契。
“国庆节游客多了,生意忙了不少。但再忙也要巡河,家门口的‘饭碗’一定要守好。”杨清鑫说,“河水不清,游客不来;环境越好,生活越美。”
贵州省榕江县忠诚镇苗本村的农民在梯田上收获西瓜(2022年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标签 贵州- 原标题:喜迎二十大|贵州:绿色发展闯新路
- 责任编辑: 黄涛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2-10-07 13:38 喜迎二十大 -
大巴违规甩客40人,已报19例感染
2022-10-07 12:41 抗疫进行时 -
凤凰古城发文致歉:滞留游客将免费享受明年凤凰县A级景区畅游
2022-10-07 10:43 抗疫进行时 -
播撒法治种子 呵护孩子成长(二十大代表风采)
2022-10-07 09:53 二十大代表风采 -
守护美丽南海 带动群众致富(二十大代表风采)
2022-10-07 09:52 二十大代表风采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10月7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2-10-07 09:44 钓鱼岛持久战 -
人民日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2022-10-07 09:29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16+1267
2022-10-07 09:13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昨日新增5例本土确诊
2022-10-07 08:0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1+17”
2022-10-07 07:54 抗疫进行时 -
公安部:在旅馆发生侵害未成年人刑案的,倒查涉案主体责任
2022-10-06 22:27 -
神十五早准备好了!神十六也基本准备完毕
2022-10-06 19:13 航空航天 -
十年淬火炼真钢——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全面从严治党”单元
2022-10-06 19:0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喜迎二十大 | 十年深化改革 给新时代的中国带来巨变
2022-10-06 19:00 喜迎二十大 -
上海社会面新增本土1+1
2022-10-06 17:10 抗疫进行时 -
二十大代表风采|热西拉·热哈提:“点石成金”的浮选工
2022-10-06 16:45 二十大代表风采 -
喜迎二十大 丨 西藏:倾力描绘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
2022-10-06 16:35 喜迎二十大 -
十年来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家谈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2022-10-06 16:3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热合曼·阿吾提:新疆学子的他乡贴心人
2022-10-06 16:28 二十大代表风采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祝雪兰:不让任何一个人在幸福路上掉队
2022-10-06 16:26 二十大代表风采
相关推荐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16伤 评论 59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36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2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9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发生爆炸,已致406伤
-
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
63岁徐锦江已向儿子交代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