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缺年轻人了”,农林牧渔业35岁以下就业人口仅占13.6%
“过去的老收割机一天只能收10多亩(粮食),现在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60多亩。”9月23日,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成都勇洪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长洪带着一批现代化农机具,参加了主题为“大国粮仓科技”的展览。
施肥播种机、农业无人机、联合收割机……都是助力丰收的“利器”。刘长洪所在的合作社今年种了1600多亩水稻,亩产1100斤左右。他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离不开高效的机械化装备。
不过,“利器”只是一方面,刘长洪感慨,农业领域太缺年轻人了。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农林牧渔业35岁以下就业人口占比仅为13.6%,位列20个被统计行业末尾,远低于32.9%的平均水平。
多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农业从业者认为,农业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刘长洪期待丰收,更期待年轻人接过中国农业的接力棒。
浙江桐庐兴荣家庭农场负责人向毅利用自家农机具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作业服务、统防统治,解决各种难题。作为“粮二代”,他觉察到,父辈的技术很好,但是对新鲜事物接受较慢,许多老方法已跟不上现代农业的步伐。他认为,丰收不仅要追求数量,还要有质量,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科技兴农、助农、富农是年轻一代农人的使命。
34岁的刘沈厅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被人们称为“硕士农民”。在他看来,新农人的“新”也体现在思维和理念上。
“职业农民,敢想敢闯”“培优人才,争当农匠”……在9月23日举办的群众庆丰收联欢活动上,北京市昌平区与四川省成都市主场视频连线共诵的《大国粮仓赋》,让包括刘沈厅在内的新农人心潮澎湃。
2016年,刘沈厅辞去大学的工作,在距离老家数公里远的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李山村流转了130亩土地。他一头扎进田地里钻研学习,仅1年多时间就掌握了多种果树的种植技术。
数年来,刘沈厅自主研发的“冬季晚熟农产品双层绝热防霜冻袋”、简易滴灌等技术,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刘沈厅认为,发展农业需要创新,更要为农民创新。
在当地政府的协助推广下,四川省5000余亩果园免费使用上了刘沈厅的专利技术。刘沈厅还先后培训了3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他建立的家庭农场每年为周边农民提供约40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1万元。
“年轻人信息化基础好、文化素质高,为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用更少的资源种出更多食物。”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鸣认为,年轻人投身农业发展,是促丰收的重要保障。
“土蜂蜜的营养是无法比拟的,因为我们的蜜源来自纯天然的花……”今年丰收节期间,作为中国银行总行派驻陕西省永寿县渠子镇咀头村的第一书记,36岁的齐向宇生产、销售两手抓,刚下直播就直奔苹果园查看情况。
去年4月建成的苹果园,耗费了齐向宇很多的心血。咀头村所在区域被誉为苹果的“世界最佳优生区”,前些年因外出务工的村民较多,村里的苹果园荒废了不少。齐向宇请专家指导,选定了市场前景较好的品种,安装了滴灌系统节水、节肥。“2025年达到盛果期的时候,1亩地1年能挣1万多元钱。”齐向宇笑着说。
“年轻人必须有魄力去承担新尝试可能带来的风险。”齐向宇认为,年轻人更具有开拓的勇气,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带头人”的角色。
刘沈厅也是一个“带头人”。2019年,他被推选为眉山市彭山区果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后,主导开发了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将资源进行整合,为果业商会提供技术咨询、问题指导、销售渠道分享等服务。该平台构建以来,实现柑橘订货1000万斤,葡萄500万斤,价值超过8500万元。
“当前农村新业态蓬勃发展,年轻人接受新知识速度快、创造性思维强,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品牌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高鸣说。
成都勇洪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会接收一些农业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来社会实践、学习锻炼,据刘长洪的观察,最后真正从事农业的人依然不多。
齐向宇到村任职以来,就把就业帮扶、吸引青年人才回流“写进计划中、放在心头上”。“村子基础设施搞好,产业项目做好,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91.1%的受访青年明确表示愿意用所学回报家乡,70.9%的受访青年觉得乡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提高了。
《“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万名农村创业带头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1500万人。
要加强农村对青年的吸引力,刘沈厅认为,重点在于推动农民职业化,要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体面的职业”。
2021年,刘沈厅联合彭山区职业高级中学开设农业选修课,还探索将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前移并融入学历教育中,开设无人机植保、新媒体电商运营等课程。他还联合果业商会、省内高校共同发起“绿领英才计划”,农场提供实训基地,高校提供课程与培训方案,政府则在人才补贴、创业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该计划每年能为彭山培养30余名人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魏婉 记者 王鑫昕)
- 原标题:期待年轻人接过中国农业接力棒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平均降价84%!脊柱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
2022-09-27 22:20 医疗改革 -
涉案金额超30亿,李建平一审被判死刑
2022-09-27 21:09 廉政风暴 -
江苏:去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变负
2022-09-27 20:53 -
9月28日零时起,上海疫情风险区“清零”
2022-09-27 19:48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2022-09-27 19:11 喜迎二十大 -
黑龙江原卫生厅长赵忠厚被开除党籍:将医疗资源作为工具中饱私囊
2022-09-27 18:08 廉政风暴 -
丢掉10万元蟹笼救起16落水者,浙江一船老大被记二等功
2022-09-27 17:14 -
商务部:确保外贸订单及时履约交付
2022-09-27 16:24 -
连续10年超4%,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2022-09-27 16:10 中西教育 -
北京公安:“烈士纪念日”活动期间天安门地区分时分段交通管制
2022-09-27 14:55 -
昆明:本轮疫情源头尚未查清,存在很高扩散风险
2022-09-27 14:34 抗疫进行时 -
河南:擦亮创新发展新名片
2022-09-27 13:00 喜迎二十大 -
计算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佑启逝世
2022-09-27 12:51 -
福建:城乡齐丰收 文明结硕果
2022-09-27 12:11 喜迎二十大 -
发展新能源 培育新产业
2022-09-27 12:03 喜迎二十大 -
喜迎二十大丨山东:加速动能转换迈向绿色发展
2022-09-27 11:59 喜迎二十大 -
公安部:“百日行动"已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0万余名
2022-09-27 11:27 -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李杰翔被逮捕
2022-09-27 10:23 廉政风暴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73+636
2022-09-27 09:40 抗疫进行时 -
我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投产
2022-09-27 07:14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