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6月1日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最后更新: 2022-05-31 11:41:14上海:6月1日零时以后,私家车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跨江、跨区域通行
有媒体提问:请问市公安局交警总队,6月1日起私家车、企业车辆等社会车辆可以跨江、跨区域通行了吗?室内交通限行政策有没有什么变化?驾驶机动车出入高速道口有什么防疫要求?对于市民行车安全有什么提示?
邢培毅:昨天市防控办对外发布了通告,其中第三条机动车恢复通行,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一规定,市公安局将在6月1号零时以后,取消原来设置在越江桥隧、区区交界地方的防疫查控岗位,同步移除相关路障设施。届时,私家车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常态通行,包括跨黄浦江,包括跨16个区之间可以通行。
私家车市内交通限行乘车与此同时也恢复到常态化管理状态,包括外省市号牌限行规定,包括公交专用道限行规定,届时请大家注意遵守。
驾驶私家车出入高速道口和收费站要接受防疫检查,离沪人员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24小时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如果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需要提供抗原证明)。来沪返沪人员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关于安全提示的问题,之前考虑到交通将逐步恢复,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对市民长时间封控以后外出开车需要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包括驾驶注意事项都进行详细提示和滚动宣传。在这里,再做两点重点提示:
第一,行车之前要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很多私家车已经停了很长时间,勉强出门容易发生故障,我们认为在安全检查之前不要轻易上路,对油、电、胎压要进行安全检查。
第二,行车以后一定要谨慎驾驶。很长时间没有驾车,可能导致驾驶技术的生疏,希望市民出行之前规划好行车路线,特别是不要一下子上快速路和高速路,可以缓行一段时间,找回一下感觉,再安全行驶。希望大家尊法守法,文明出行。
上海:诊疗恢复防疫从严,若有核酸异常人员到医疗机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有媒体提问:如果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到过医疗机构,怎么应对?医疗机构既要保障好日常诊疗的正常开展,又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邬惊雷:目前,本市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医疗机构的服务量正在逐步恢复,全市各医疗机构在做好日常医疗服务的同时,从严强化各项预防措施,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果有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到过医疗机构,相关医疗机构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
一是医疗机构要迅速启动疫情评估和处置机制,如果发现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到过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将相关人员隔离,并及时将信息报告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会同医疗机构落实“2+4+24”要求,即流调队伍2小时抵达现场,4小时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
二是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根据流调综合研判疫情风险,精准划定封控范围,采取防控措施,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医疗机构封管控时限,努力做到“快封、快筛、快消、快解”,保证正常医疗秩序。对急诊、发热门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孕妇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原则上封控或停诊时间不超过2天。
目前,医疗机构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应开尽开,恢复门急诊服务、住院和手术服务,保障市民的就医需求。各医疗机构要提前发布开诊信息和预约通道,加强医护力量配置,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诊疗规范,适当延长诊疗时间,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和配药服务。
也请各位市民朋友进入医院时主动扫“场所码”“数字哨兵”,在就医的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医院做好疫情防控,共同维护安全、和谐的就医秩序和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上海:公共交通“一车一码”“一站一码”
有媒体提问:公共交通明天开始恢复,请问交通部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复工后早晚高峰扫码乘车可能会排队,有没有相应预案?对市民有哪些防疫提示?
刘斌:明天起,市域交通、对外交通网络基本恢复正常运行。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要求各运营单位做好设施、安全等运营准备,提前安排人员复工返岗,组织对车辆、船舶和设施设备开展运营前的维保、调试、故障排查和防疫消杀,并做好压力测试,保障各个系统稳定。
同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保障交通有序恢复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要求各运营单位,严格落实人员、场所的日常防疫措施。
此外,按照“早发现、早处置”的防疫要求,我们还要求运营单位,在公交、地铁的车辆和车站,以及对江轮渡和三岛客运,采用“一车一码”“一站一码”的形式,张贴或布设了“场所码”“数字哨兵”。目前,已完成了1.8万余辆公交车的“场所码”张贴;449个地铁车站、34个渡口、9个三岛客运站点、37个基地和控制中心实现了“场所码”全覆盖;部分区域枢纽站布设了52套“数字哨兵”。
关于早晚高峰乘车扫码,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针对乘坐地面公交、地铁、轮渡等不同出行方式的乘客,制定了具体的乘车指引,如:已经开通交通支付功能的随申码,可直接在地面公交、轮渡扫码通行,对于无智能手机或不方便使用手机的人群,可通过交通卡进行信息关联,等等。后续将以详解的形式对外发布,市民可通过“上海发布”“上海交通”等平台予以了解。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市民乘客,明天起,乘坐本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轮渡(含三岛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仍旧要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同时乘坐交通工具应主动扫描场所码。希望市民朋友们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文明乘车,共同守护城市公共交通的防疫安全。
明起发布会不再每天举行,尹欣:感谢市民朋友的宝贵意见、建议、批评和鼓励
发布会最后,主持人、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说:“今天的这场发布会也是这轮疫情以来举行第90场新闻发布会,记者朋友们通过线上、线下提出了近450个问题,做了大量采访报道,感谢大家的付出;也要感谢发布会幕后所有的工作人员还有手语团队,这段时间以来的坚守,很多同志都是住在办公室已经两个多月了,明天起大家可以陆续回到家人的身边;更要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我们的市民朋友,大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批评和鼓励,我们都放在心上。这些也都成为我们推动新闻发布,推动各项工作改进重要的支点,感谢大家的帮助和包容。”
从明天开始,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不再固定每天举行,仍将通过“上海发布”等媒体,包括发布会等渠道和形式,向大家及时发布本市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和相关政策。尹欣表示:“明天我们的城市将迎来新的开始,这一天我们都盼望了很久,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这一天来之不易,更需要我们加倍珍惜,共同守护,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迎接我们熟悉的想念的上海归来。”
- 原标题:上海:6月1日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厦门海关查获11万支走私入境电子烟弹
2022-05-31 11:12 -
上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居民出门回家、员工上班下班
2022-05-31 10:50 抗疫进行时 -
台空军一架AT-3教练机坠毁,飞行员身亡
2022-05-31 10:38 台湾 -
上海:常态核酸检测,免费至6月30日
2022-05-31 10:3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徐家汇公园恢复开放,成中心城区首个恢复开放的公园
2022-05-31 10:30 抗疫进行时 -
-
上海:6月1日起商业网点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75%
2022-05-31 10:02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28+69”
2022-05-31 09:26 抗疫进行时 -
重庆北碚:民警处警时当事人袭警,用枪支将其击伤后死亡
2022-05-31 08:39 -
30人编制4000人来抢,“首破千万”毕业生何去何从
2022-05-31 08:32 最难就业季 -
课外读物现“露骨”民歌、“罂粟籽”面包,出版社回应
2022-05-31 08:10 中西教育 -
北京新增本土16+2,涉及3个区
2022-05-31 08:0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9+22”
2022-05-31 07:54 抗疫进行时 -
加价0.5元卖挂面被罚3500元,是窃钩者诛?上海市监局解释
2022-05-31 07:53 抗疫进行时 -
刘鹤:深入研究人类流行病面临的重大转变
2022-05-31 07:28 抗疫进行时 -
女子被拐深山十年获救?事发地警方否认拐卖,侦办警方称还在查
2022-05-31 07:25 疑案追踪 -
孙春兰检查高考准备工作:帮助考生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2022-05-31 07:11 高考 -
非婚生子后湖南一女子8万元将2岁儿子卖掉,被判五年二个月
2022-05-31 07:07 -
四川广安市2022年中考延期举行
2022-05-31 06:49 中西教育 -
西安电子科大通报两学生毕设代做:留校察看一年
2022-05-30 21:49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