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6月1日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最后更新: 2022-05-31 11:41:14上海:市、区两级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始终保持激活状态
有媒体提问:本市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如何开展?一旦有新增感染者,如何及早发现、尽快处置?
宗明:6月1日以后,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断完善“四个机制”,即便捷灵敏的发现机制、及时高效的处突机制、动态调整的管控机制、自觉自律的自我健康管理机制;努力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做好局部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强化监测预警发现和动态精准防控,统筹抓好防反弹、防输入和防外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必须坚持“以快制快、高效处置”的策略。立足早发现,聚焦快处置,市、区两级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始终保持激活状态,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立即响应,“三公(工)一大”(公安、公卫、工信和大数据中心)协同联动,加强流调溯源,做到“2+4+24”(即流调队伍2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推动管控、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各环节高效衔接,快速、精准、科学地应急处置,尽早阻断疫情传播,守牢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上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居民出门回家、员工上班下班
有媒体提问:昨晚已经发布小区可以恢复出入了,是不是需要查验凭证?比如快递小哥、家政人员、走亲访友等,他们进出小区有什么要求?
曾群:谢谢你的提问。昨天,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自6月1日起,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本市住宅小区恢复出入。这是全市的统一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村民出门回家、复工复产员工上班下班。
同时,为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本社区的居村民进入时还需遵守一些必要的防疫要求:一是要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二是要主动扫出入口的“场所码”,亮“随申码”绿码。如出入口布设“数字哨兵”的,可以出示“随申码”(实体身份证)刷“数字哨兵”进行核验。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无法扫码、亮码的居村民,单独出行时可使用纸质离线“随申码”和本人身份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居住在本社区的确诊出院、无症状感染解离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回社区进行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回社区进行居家隔离的密接的密接等,社区不得拒绝进入,应按规定严格落实好相关管控措施。
此外,对于非居住在本社区的,除了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扫码、亮码外,还应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符合条件的可以进入社区。其中,对于快递员、外卖员,我们提倡无接触服务;对上门服务的家政员、护理员等服务人员,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设施维修人员,需经服务对象同意;对看望亲友的访客,也要经得亲友同意。
上述相关措施,可能会给大家进入社区带来一些不便,但在当前阶段都是必要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支持,积极配合。
上海:自6月1日0时起,全市全面实施疫情风险地区划分
有媒体提问: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如果出现阳性感染者,如何划定风险地区?
邬惊雷:自6月1日0时起,全市全面实施疫情风险地区划分,若区域内无封控区、管控区,则该区域可视作为低风险地区。
一是关于中高风险地区划分标准。原则上,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划定是根据感染者居住的楼栋和小区、自然村、单位以及活动轨迹等来确定,根据流调及可能的风险视情适当扩大区域范围。如果区域内14天内累计报告10例及以上阳性感染者,或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该区域划定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如果区域内14天内累计报告不超过10例阳性感染者,或发生1起聚集性疫情,该区域划定为疫情中风险地区。如果中高风险地区14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该区域转为疫情低风险地区。
二是关于疫情风险地区管控措施。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实施14天封闭管理,人员足不出户,服务上门;落实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根据疫情形势、防控需求以及阳性感染者相关场所轨迹等。必要时可采取相关区域核酸筛查、风险人群排查管控、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外区转运隔离、聚集性活动限制、公共场所管控、公共交通限制等防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内报告最后一例阳性感染者后,如连续14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该区域降为疫情低风险地区。
对低风险地区,按照社会面常态化管理。低风险地区的人员进入商场超市等有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作等须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这些措施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动态进行调整。
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暂不恢复周末延时运营
有媒体提问:请问市交通委领导,接下来市内公共交通恢复有什么具体安排?车次运营会恢复到疫情前吗?
刘斌:昨天市防控办已发布通告,6月1日起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营。下面我就有关的具体情况再作一下介绍:为更好保障市民出行需求,本市公共交通按照“全网恢复、动态调整”要求,安全有序推动公共交通恢复运行。
自6月1日起,市域内公共交通、对外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对江轮渡(含三岛客运)有序恢复运行。初期运行间隔适当加大,并将视客流情况及时增能;6月6日起,根据客流变化、疫情管控措施变化,适时动态调整交通保障方案,直至恢复正常运行。
市域交通方面,轨道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首末班车及运营时间恢复常态,暂不恢复周末延时运营。2号线淞虹路站以西区段及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待方舱取消后再行恢复。11号线花桥段视疫情防控要求,由沪苏两地协商后另行恢复。
地面公交线路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首末班车时间恢复以往平时运行状态。疫情期间开辟的串联专线6月1日起取消营运,公交高峰线、夜宵线暂缓恢复运行。6月6日起,公交全网络恢复正常运行(途经中、高风险区域的公交线路实施跳站运行)。旅游线、毗邻公交线视后续疫情防控形势再确定恢复时间。
有序恢复“三岛”客运、对江轮渡,并根据客流情况,逐步调整航线、运力、运行时间,直至恢复正常运营。
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恢复正常运行,但禁止承运中、高风险区域的营运业务。离沪、就医出行及机场、铁路重点区域巡游出租汽车等应急保障工作同步取消。
全面恢复共享单车运营,督促运营企业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加强重点区域车辆运维保障,做好淤积车辆清理调度,安全、规范、有序开展本市共享单车运行管理。
对外交通方面,浦东、虹桥两大机场逐步增加国内航班,适当提升国际航班客座率。
铁路上海站、上海虹桥站持续运行,上海南站、金山铁路恢复基本运行,逐步增加各站到发列车数量。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松江站、松江南站、金山北站将于6月20日左右恢复办理客票业务。
道路省际客运、水路省际客运视起讫地防控政策,一线一方案协商恢复。
- 原标题:上海:6月1日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厦门海关查获11万支走私入境电子烟弹
2022-05-31 11:12 -
上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居民出门回家、员工上班下班
2022-05-31 10:50 抗疫进行时 -
台空军一架AT-3教练机坠毁,飞行员身亡
2022-05-31 10:38 台湾 -
上海:常态核酸检测,免费至6月30日
2022-05-31 10:3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徐家汇公园恢复开放,成中心城区首个恢复开放的公园
2022-05-31 10:30 抗疫进行时 -
-
上海:6月1日起商业网点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75%
2022-05-31 10:02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28+69”
2022-05-31 09:26 抗疫进行时 -
重庆北碚:民警处警时当事人袭警,用枪支将其击伤后死亡
2022-05-31 08:39 -
30人编制4000人来抢,“首破千万”毕业生何去何从
2022-05-31 08:32 最难就业季 -
课外读物现“露骨”民歌、“罂粟籽”面包,出版社回应
2022-05-31 08:10 中西教育 -
北京新增本土16+2,涉及3个区
2022-05-31 08:0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9+22”
2022-05-31 07:54 抗疫进行时 -
加价0.5元卖挂面被罚3500元,是窃钩者诛?上海市监局解释
2022-05-31 07:53 抗疫进行时 -
刘鹤:深入研究人类流行病面临的重大转变
2022-05-31 07:28 抗疫进行时 -
女子被拐深山十年获救?事发地警方否认拐卖,侦办警方称还在查
2022-05-31 07:25 疑案追踪 -
孙春兰检查高考准备工作:帮助考生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2022-05-31 07:11 高考 -
非婚生子后湖南一女子8万元将2岁儿子卖掉,被判五年二个月
2022-05-31 07:07 -
四川广安市2022年中考延期举行
2022-05-31 06:49 中西教育 -
西安电子科大通报两学生毕设代做:留校察看一年
2022-05-30 21:49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