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平台流传的“求助帖”,后续怎么样了?
“我父亲是血透病人,急需血透!”
“我8个月大的孩子高烧不退,可能是新冠,求诊无门……”
“我们楼栋全是阳性病人,也不转运,太危险了……”
上海抗疫进入关键时刻,网上出现了一些市民的紧急求助帖,一些求助内容截屏在圈群大量传播,触动了广大网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些求助是真是假?老人得到救助了吗?孩子最后怎样了……
大量网友为此向上海辟谣平台转发帖文及截屏,希望能够帮一帮。也有部分网友一边转发已经发布数日的“求助帖”,一边加上“没人管”的评论表达愤慨。
事实到底如何?连续多日,上海辟谣平台对相关“求助帖”的后续开展调查采访。
“我们发了求助帖,
但不想消息被误读”
“谢谢你们的关心,我正在做血透。微博是我女儿发的,发出去半个多小时,就有工作人员联系我,之后我们主动把微博删掉了,不想造成误解。”3月29日上午,记者拨通了庄先生(化名)的电话。从声音听,庄先生的精神状态还可以;而在3月28日22时许,庄先生的女儿通过微博发出一则求助信息,表示居住在宝山区某小区的父亲原本应该每周做3次血透,但因为小区封闭管理,已经4天没有做血透,情况非常紧急。
庄先生觉得,对于网上求助这件事,要一分为二看,“发微博,是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我已经非常注意饮食了。但是,血透实在拖不起也熬不住。基层干部虽然接到了我们的就医需求,但给不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所以我女儿只能上网求助。”但另一方面,庄先生也不希望挤占公共资源,“我们只是想解决问题,基层干部也很不容易,我们不想求助消息被误读,所以问题一解决,我女儿就删掉了帖子。”
庄先生觉得,这次求助的结果让他比较安心:因为在求助帖里留了联系方式,帖子发布半小时后,他就接到宝山区卫健委工作人员的电话,了解情况;3月29日凌晨,他又接到通知,表示当天可以前往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血透;3月29日上午,社区干部联系了专车,送他前往医院血透。“而且社区干部告诉我了,这里是封闭小区定点血透医院,之后的定期血透也会替我落实好。”庄先生说。
庄先生的燃眉之急解决了,但对于那些没有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助的患者,他们的就医需要怎么满足?宝山区卫建委向上海辟谣平台反馈,政府相关部门之前就成立了紧急工作小组,在看到庄先生女儿发布的求助信息前,宝山区已经了解到相关患者的就医需求,正在制定方案。
宝山区卫健委党委副书记王秀忠介绍,宝山区对全区血透患者进行了排摸,发现部分封闭小区内的患者遇到“血透难”:一是小区出不去,二是原先进行血透的医院不接诊,基层干部和社区医院即使想帮忙,也不了解具体的就诊点。所以,宝山区打算设置一个专门为封闭小区血透病人服务的就诊点,最终选择了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不过,之前有部分不在封闭小区的患者也在这家医院血透,既然作为定点医院,就得先将这部分病人安排好,才能接受类似庄先生这样的患者。3月29日,定点医院正式运行,庄先生也成为第一批服务对象。王秀忠说:“我们希望不仅能帮到‘求助帖’背后的患者,而且希望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让有类似情况的患者也能第一时间就医。”
浦东新区居民陈女士(化名)也替父亲发布过“求助帖”,同样是父亲在封控小区里需要血透。发帖5个小时后,她更新微博,表示已经接到相关部门电话,安排父亲做核酸,以便前往医院做血透;15个小时后,她又发了一条消息,表示父亲已经在血透,并特意感谢了社区干部、热心网友、邻居等。微博也在陈女士最初的求助信息下生成了情况进展,表示当事人父亲已经进行血透。
陈女士告诉上海辟谣平台,之所以要发布进展信息,就是希望不要被人误读“求助帖”:“我只是想客观描述父亲的遭遇,也知道基层干部不容易。所以,问题解决了,我也要更新微博,传播正能量。”
每一个紧急医疗需求都须跟进
从“求助帖”看,大部分都出自“急难愁”人群或他们的亲朋好友之手:有需要定期化疗的癌症患者、有一周需进行数次血透的尿毒症患者、有发烧的新生儿和孕妇、有基础病需长期服药的老人等。除了部分帖子存在细节夸大的情况外,将心比心,确实值得关注和帮助。一个让发帖者能略微宽心的消息是,上海辟谣平台在求证时被告知,相关部门和属地机构不仅重视来自社区一线的医疗求助需求,也很重视社交平台上的“求助帖”,会有专人跟进,推动解决。
据介绍,针对“求助帖”,负责处置网上群众诉求的工作人员形成了一套线上线下联动的信息对接机制。以就诊类诉求为例,工作人员搜集并梳理诉求人员的信息、地址后,分两条线开展工作:一条是通报属地街镇的疫情工作小组,进一步联系到居村,派基层干部前往诉求人员家中了解情况;另一条是通报区卫健委,由区卫健委工作人员与患者电话沟通,确认病情状况,并协调对接医疗机构、转运车辆。两条线协同并进,及时回应百姓诉求。
有的部门还将“求助帖”制作成工单。在工作人员的记录中,能看到不少细心和贴心。例如,浦东新区有个妈妈因为孩子生病发帖求助,工作人员推动解决后,按照工单记录,原本需要有个当事人回复。但工作人员在工单上写了一句备注:“估计还在照顾小孩,暂缓”。
必须承认的是,由于涉疫封控小区数量不少,很多居民需要隔离观察,大量医生护士又奔赴抗疫一线、部分医院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人不得不进行环境消杀,上海医疗资源近期确实出现了短缺,部分患者的就诊需求无法第一时间满足。比如,原先可前往全市各级医院进行血透的患者,现在要集中在某一家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导致透析名额紧张,一些病人等候时间较长。又如,部分隔离定点医院因为收治病人数量增加,导致床位紧张或转运能力不足,就需要相关患者“再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政府已经发现,并在努力逐步解决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求助帖”就没有下文。
事实上,面对上海辟谣平台的采访,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人员都表示了婉拒,“非常时期,市民发帖抱怨、吐槽、质疑,我们很理解,我们也尽己所能,希望尽快解决他们的问题。但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居民谅解并信任我们。”也有基层工作人员提了一点小小的心愿,“希望其他网友不要看到‘求助帖’就觉得没有人理会这些求助者,更不要把那些已经解决的案例拿出来造谣,这会让我们觉得有点委屈,也不能真实反映基层的救助情况。”
此外,面对封控期间市民的急难愁问题,政府部门也在行动。眼下,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更好地满足疫情期间居家生活和就医服务需求,各区均公开了为民服务热线。市民若遇到相关问题,也可以通过相关电话咨询。据上海辟谣平台了解,政府相关部门近日成立了紧急工作小组,专门收集来自各个渠道的市民紧急求助线索,根据属地和管理条线划分,第一时间分发各单位各部门处置,并要求及时救治、迅速反馈。
上海辟谣平台也提醒广大网友,对各种求助帖特别是部分截屏信息要注意分辨。有些信息并非最新情况,有些紧急需求也已解决,还有些正在解决途中。如果网友想帮助这些求助人,建议先查看一下当事人始发的社交媒体平台,看看事件是否有最新进展,然后再向政府提供的各类渠道呼吁,尽量避免转发已经解决的求助信息。
附上海各类官方求助渠道链接:
1、上海各区疫情防控期间为民服务热线(直接点击链接)
2、上海各区疫情防控工作问题建议征集(直接点击链接)
3、上海媒体求助热线及平台
- 原标题:社交平台流传的“求助帖”,后续怎么样了?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2022-03-30 19:10 -
两名英国法官退出香港终院,英外交部称“支持”
2022-03-30 19:04 香港 -
11家保险公司已向东航事故遇难人员家属支付赔款约1485万
2022-03-30 19:00 航空安全 -
陈金山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
2022-03-30 18:42 -
廊坊一区发文要求扑杀新冠患者户内动物,廊坊疾控:已经停止
2022-03-30 18:3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最大集中隔离点部分区域施工完成,启用在即
2022-03-30 17:32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主任:不管防只管治,医疗体系将面临击穿危险
2022-03-30 17:01 抗疫进行时 -
浦东封闭管理首日:外高桥港区36个码头、92个泊位全部正常作业
2022-03-30 16:44 抗疫进行时 -
吉林市:不再全域开展核酸检测,采取更高效精准筛查方式
2022-03-30 16:02 抗疫进行时 -
270万修建高标准公厕?马鞍山回应
2022-03-30 15:13 -
让抗疫人员“睡个好觉” ,行军床、睡袋等物资运抵上海
2022-03-30 15:0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中医中药治疗可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已在定点医院推广
2022-03-30 14:02 抗疫进行时 -
为何长春、吉林两市禁止人员流动? 官方回应
2022-03-30 13:57 抗疫进行时 -
日本草莓频频农药超标却不禁,台网民怒斥台当局“没骨”
2022-03-30 13:10 -
“嗓子眼都捅出了茧子”,半月谈:绝不能“拍脑袋”搞大规模核酸
2022-03-30 11:40 抗疫进行时 -
台陆委会叫嚣所谓两岸“互相承认主权”,国台办回应
2022-03-30 11:31 台湾 -
国台办向台湾年轻人喊话:欢迎来大陆追求理想
2022-03-30 11:29 台湾 -
美学者鼓吹允许台湾参加国际组织,国台办: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2022-03-30 11:29 台湾 -
国台办:核污染水无论如何包装,都是核污染水
2022-03-30 11:27 台湾 -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355“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0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6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最新闻 Hot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