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击穿危险
最后更新: 2022-03-30 17:02:02(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研判,指出明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到疫情发现更早、疫情处置更快、防控措施更精准、服务群众更到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控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回顾两年多来的抗疫历程,从武汉保卫战的应急阶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全链条精准防控……我国的防控举措、诊疗方案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最大限度缩小疫情影响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重症和死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尽最大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患者。针对近期疫情特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迅速派出国家工作组,赴吉林等省份,深入一线指导疫情处置工作,会同当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患者医疗救治,全力阻断疫情扩散蔓延。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较多的新情况,及时印发第九版诊疗方案和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等,要求做好病例分类救治,确保有肺炎表现、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收治到高水平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收治到方舱医院,推进有效抗病毒药物使用,坚持中西医结合,关口前移,防止轻症转重症,防止出现重症和死亡。
修订诊疗方案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而是与当前我国防控形势的精准对接。能够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把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例集中收治到医院里面来,保证救治效果,也可以有更加充足的医疗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正常医疗服务。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着力加强防治能力建设。通过近期防控实践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容易引发病例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必须做好隔离资源的储备,避免出现“小、散、乱” ,确保“应隔尽隔”、规范隔离。必须建设方舱医院, 确保在需要启用时,快速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缓解当地医疗资源紧张。必须提升早发现、早处置能力,加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流调、核酸检测、监督等专业化队伍水平。
各地按照平急结合原则和工作实际,加强隔离资源储备,有的建设大型专用隔离场所,有的改造一批符合要求的集中隔离点,有的建立备用清单,有的建设入境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健康驿站”。推动方舱医院建设,目前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82家,分布在19个省份的46个地市,床位总计11.55万张。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全国总体能力超过4000万份/天。
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抗疫本身就是促发展。要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民生账、经济账、社会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最好的营商投资环境,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支撑。只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做到“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严格的防疫措施,会给部分地区、部分人群带来一些不便,但这些影响是短时间的,范围也是有限的,仍然可以保证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人群的正常生活。
“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我国是人口大国,非常小的发病率或病亡率,乘以14亿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就很大。这样的数字,任何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扛不住。面对疫情反复冲击,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松口气、歇歇脚、等等看”的心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击穿危险。
要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将监测防线再前移一步,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发布第三版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指南,更加科学精准地划定核酸检测范围,要求核酸检测任务在24小时内完成。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科学调整出院标准。
新冠病毒是全人群易感。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免疫力要弱一些,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将会增大,接种疫苗将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目前,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疫苗接种,提供便民服务,保障接种安全,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开展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截至3月2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亿6312.9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为12亿4191.3万人。
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保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至关重要。疫情当中,保障正常医疗秩序、保持医疗服务连续性,始终是我们最为重要的关切。对于有就医需求的群众,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不得推诿拒诊。医疗机构设立“缓冲区”,及时救治患者。对于透析、放化疗患者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指定医疗机构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允许开具长期处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服务。
各地设立“黄码”医院,开通“云门诊”,为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开展线上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等,多渠道、多方式保障百姓就医需求。让有看病需求的居民能够出得了小区的门,进得去医院的门。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全身心、全天候投入高强度的防控工作,连续奋战一线。要采取更多务实、贴心、暖心举措做好工作保障。充分考虑医务人员的家庭情况和身体条件,统筹安排,做好后备力量的储备,落实联系帮扶制度,解决后顾之忧,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解决老百姓在疫情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社会治理能力的进步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持续加大督查力度,压实“四方”责任,严防漏洞,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疫情形势越是严峻,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就是胜利。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14亿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全力以赴遏制疫情扩散,千方百计保障民生,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动态清零”的硬仗
-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时不我待 科学精准抓细抓实各项防控工作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浦东封闭管理首日:外高桥港区36个码头、92个泊位全部正常作业
2022-03-30 16:44 抗疫进行时 -
吉林市:不再全域开展核酸检测,采取更高效精准筛查方式
2022-03-30 16:02 抗疫进行时 -
270万修建高标准公厕?马鞍山回应
2022-03-30 15:13 -
让抗疫人员“睡个好觉” ,行军床、睡袋等物资运抵上海
2022-03-30 15:0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中医中药治疗可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已在定点医院推广
2022-03-30 14:02 抗疫进行时 -
为何长春、吉林两市禁止人员流动? 官方回应
2022-03-30 13:57 抗疫进行时 -
日本草莓频频农药超标却不禁,台网民怒斥台当局“没骨”
2022-03-30 13:10 -
“嗓子眼都捅出了茧子”,半月谈:绝不能“拍脑袋”搞大规模核酸
2022-03-30 11:40 抗疫进行时 -
台陆委会叫嚣所谓两岸“互相承认主权”,国台办回应
2022-03-30 11:31 台湾 -
国台办向台湾年轻人喊话:欢迎来大陆追求理想
2022-03-30 11:29 台湾 -
美学者鼓吹允许台湾参加国际组织,国台办: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2022-03-30 11:29 台湾 -
国台办:核污染水无论如何包装,都是核污染水
2022-03-30 11:27 台湾 -
-
上海:今天第一批封控区域将开展第二次核酸筛查
2022-03-30 10:50 抗疫进行时 -
以色列恐袭至少11死,联合国秘书长谴责
2022-03-30 10:20 -
上海全力加快阳性感染者转运,严防交叉感染
2022-03-30 09:5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2022-03-30 09:49 抗疫进行时 -
昆明:行程卡带星入(返)昆人员一律赋“黄码”
2022-03-30 09:10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1565+7090”
2022-03-30 09:09 抗疫进行时 -
黑龙江省最大“菜篮子”因疫情停摆,民众需求如何保障?
2022-03-30 08:36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35“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0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0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6“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