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中国经济“成绩单”亮眼,专家解读如何延续势头?
最后更新: 2022-03-17 13:58:37【文/观察者网 王慧】3月15日,1-2月份国民经济“成绩单”如约出炉,多项数据好于市场预期。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表现亮眼,1-2月份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制造业投资增长20.9%。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好于市场预期,增长3.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称,投资回升主要有几方面因素:第一,稳增长稳投资的政策发力;第二,积极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成效明显;第三,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领域投资加大。
在全球疫情持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下,全年5.5%的经济增速定调和1-2月份中国的经济数据都引发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称,中国今年的经济出人意料地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可能不会持续多久。
此前,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时,彭博社在报道中也表现出质疑,称“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目标”。类似于彭博社的声音,在海外媒体中很多。
事实上,就像李克强总理在人代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所说,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是不容易的,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定下5.5%左右增速传递出怎样的信号?1-2月份的亮眼“成绩单”是否可以持续?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教授告诉观察者网,5.5%的目标的确高于市场上的很多预测。“不过我想,这个目标应该是有所考虑的,起码中央对今年的GDP增速有稍高的期待,这可能更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当然,5.5%也有承前启后的考虑,需要把前几年的增长趋势跟‘十四五’的增长目标衔接起来。”
“仔细分析今年前2个月的数据,应该说有喜有忧。”张军称,从经验上看,一季度的数据对预测全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接下来他认为一些政策的力度应该会加强,投资项目和财政支出,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要扎扎实实地落地。
“有效投资”成为关键词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 万亿元以上,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 万亿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 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 亿元......一系列硬举措汇成有利于稳增长的强大合力。
观察者网注意到,投资成为今年“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抓手。
从近期公布的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不少省份设定的投资增速目标高于当年GDP增长目标,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地甚至提出10%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
“消费和净出口在促消费和稳外贸外资等政策作用下仍会保持恢复态势,但受到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并非刺激政策就能完全奏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对于投资而言,政府和企业更具有能动性,因而在“稳字当头”的情况下,稳投资将会发挥出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各地政策靠前发力的效果彰显。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有效投资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备受各界关注。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2次提及有效投资: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无论是来自政府的投资,还是来自企业的投资,但凡是成为有效投资的,一定是经济当下所需要的投资,”张军称,因为只有“有需要”的投资,才会有可观的回报,否则这个投资就变成了闲置的产能。
刘向东则称:“理解有效的投资,既要讲求投资的方式方法,更要看重投资的结果,既要从经济效益衡量投资的效果,也要从社会和民生效果进行衡量,既要看中短期的回报率,对社会资本是否产生吸引力,还要看中长期是否能形成可持续的资产,并持续带来良好的收益。”
湖州“新能源+储能”项目 图源:浙江电力
- 责任编辑: 王慧 
-
针灸也能治疗新冠肺炎?张伯礼解读
2022-03-17 11:39 抗疫进行时 -
24岁香港男子赴乌克兰参战,称准备好“为民主战死”?
2022-03-17 11:27 -
张文宏:对未来我们有三个武器
2022-03-17 11:17 抗疫进行时 -
湖南岳阳华容县、君山区4名干部因食安监管不力被追责
2022-03-17 10:36 315维权 -
上海新增本土阳性158例,张文宏出席发布会
2022-03-17 10:15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1226+1206”
2022-03-17 09:1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8+150”
2022-03-17 08:41 抗疫进行时 -
蛇、鸟屎、椅子,台湾停电的原因你永远想不到……
2022-03-17 07:47 台湾 -
“不劳提醒,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是谁轰炸了我们使馆”
2022-03-17 07:25 中国外交 -
沈阳将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022-03-16 21:26 抗疫进行时 -
受贿超7073万,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刘宝华一审被判13年
2022-03-16 17:13 廉政风暴 -
直播讨论:明星的归宿是直播带货?
2022-03-16 16:00 -
台“驻俄代表”被曝遭俄外交部训斥,吴钊燮:是交换意见
2022-03-16 15:58 台湾 -
市监总局要求湖南河南彻查严处“土坑酸菜”“木薯粉条”等问题
2022-03-16 15:54 食品安全 -
上海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不采取“2+12”,各区不得擅自加码
2022-03-16 15:3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本土新增“1+19”,两地列为中风险地区
2022-03-16 15:22 抗疫进行时 -
吉林建成方舱医院8处、方舱隔离点2处,共一万多张床位
2022-03-16 15:13 抗疫进行时 -
吉林市:已发放到驻地高校27.04万支抗原检测试剂
2022-03-16 15:00 抗疫进行时 -
-
试图通过“魇镇”诅咒办案人员,广西一干部被“双开”
2022-03-16 13:36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