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否有向世界“开放”的路线图?李克强回应
最后更新: 2022-03-11 15:10:48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业遂: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刚刚举行了闭幕会议,现在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李克强总理同大家见面,并回答大家的提问。有请李总理。
李克强:感谢记者朋友们在中国两会期间为报道所作的努力、付出的辛劳。因为疫情关系,我们继续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开记者会。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张业遂:感谢李克强总理,现在开始提问。
美联社记者:我的问题关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多重挑战。中国经济现在正在逐渐从高速增长向着可持续的、公平的以及绿色的增长进行转型,我们看到去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债务水平以及监管高技术企业。今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颇具雄心的5.5%的增速目标,这是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以及乌克兰冲突的情况下制定的目标。我想问的是,中国政府是否意味着今年将更加重视增长?把增长摆在结构性改革以及减少碳排放之前呢?中国政府将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发展目标呢?另外关于乌克兰问题,中国与欧洲的重要经贸关系在中国应对此危机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中国是否担心与俄罗斯之间的这种关系会因为目前对于危机的处理影响到与欧洲之间的良好关系,甚至影响到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李克强:你提到中国的经济增速,去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0多万亿人民币,继续增长可以说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么大的经济体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难题。刚才你提到我们今年确定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我还记得,去年就是在这个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我,说你们定6%以上,6%这个目标是不是低了?我们不是没有感到,因为上一年基数低,去年完全有可能实现8%乃至于更高的增长,但是我们还是确定增长6%以上,“以上”是开了口子,乐见其成。但是我们宏观经济政策的标杆是按照6%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标杆进行,这就使得我们降低了赤字率,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这也为今年应对新的挑战预留了政策空间。
李克强:回想2020年,我们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没有搞“大水漫灌”超发货币,去年乃至到今年2月份,在世界许多国家通胀高居不下的情况下,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也就是CPI涨幅不到1%,这不能不说和我们实施的合理宏观政策有关。
李克强:当然,刚才我讲的,我们制定宏观政策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没有评价其他国家的意思。
李克强: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而且为今年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且不说各种复杂环境在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就是我们本身要实现5.5%的目标,它的增量,也就是中国百万亿元量级以上GDP5.5%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十年前我们经济总量还是50多万亿,增长10%,增量有六七万亿就可以了,而今年得要有九万亿名义GDP的增量。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李克强: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比如财政政策,今年我们降低赤字率到2.8%,赤字比去年少了2000多亿元。但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那你们会问,钱从哪里来?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说了,我们这两年可用未用、结存的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的利润,再加上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增支出规模不小于2万亿,而且增加的规模主要用来减税降费,特别是退税,这相当于给登高山的人输氧。当然,我们还有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
李克强:如果说我们今年采取的举措不仅是应对短期的,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决不预支未来,是可持续的。因为正像记者朋友提到的,中国还有应对气候变化、收入差距、债务等众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中长期过程中,包括今年去有力地应对。有关方面的措施我们都在安排部署,中国现代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李克强:你刚才提到乌克兰局势。当前乌克兰局势世人瞩目,中方也深感担忧和痛惜。真诚地希望乌克兰局势能够得到缓解,早日回归和平。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双边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我们将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同各方发展合作关系,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谢谢。
路透社记者: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袭击以来已经造成200万难民,数百名平民死亡,人们对核态势升级前景也感到担忧,但中方一直没有对俄的行为进行谴责,或者将其称之为入侵,是否不论怎样中方都不会对俄进行谴责?在俄罗斯面临制裁的情况下,中方是否会进一步对俄罗斯提供经济、金融支持?是否担心这样做会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制裁的负面影响?
李克强:我刚才说了中国从来都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乌克兰局势,中方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重视,中方据此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并愿意和国际社会一道为重返和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李克强:当前的乌克兰局势确实令人担忧,应当尽最大努力支持俄乌双方克服困难进行谈判,谈出和平的结果,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我们都支持和鼓励。当务之急要避免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国际社会和各方都是有共识的。
李克强:中方呼吁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已经提出应对乌克兰局势特别是人道局势的倡议,并将继续向乌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李克强:当前世界经济受疫情冲击等影响已经很艰难了,有关制裁会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对各方都不利。中方愿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作出自己建设性努力。谢谢。
- 原标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李克强:有的地方发生严重侵害妇女权益事件,我们十分气愤
2022-03-11 14:10 -
执行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选定
2022-03-11 12:46 航空航天 -
习近平向尹锡悦致贺电
2022-03-11 11:27 -
李克强谈减税降费:这是十几位企业家“三选一”中异口同声的选择
2022-03-11 11:22 2022两会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6556名学生全部转运
2022-03-11 10: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2022年中央预算
2022-03-11 09:34 2022两会 -
31省份新增本土397+703例
2022-03-11 09: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山东新增本土“121+255”,其中青岛“103+221”
2022-03-11 08: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栗战书发表讲话
2022-03-11 08:30 2022两会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11+64”
2022-03-11 07: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央财政预拨16亿元支持小麦防灾稳产
2022-03-11 06:41 -
“真实的盗墓笔记”?网红发布探墓经历,官方回应
2022-03-10 22:25 -
防疫履职不力,山东莱西市委书记、市长等被处分
2022-03-10 21: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徐汇某宾馆隔离点疫情和香港来沪航班增多有关?上海发布回复
2022-03-10 21: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市长龚正:全力阻断传播链,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
2022-03-10 21: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会日程:李克强总理记者会10时15分举行
2022-03-10 21:04 2022两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03-10 19:57 2022两会 -
吉林省委书记:以最快速度实现社会面清零
2022-03-10 19: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暴发聚集性疫情 党委书记被免职
2022-03-10 17: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乌公民撤离是否免费?外交部回应
2022-03-10 17:1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159“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54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46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7最新闻 Hot
-
当着内塔尼亚胡的面,欧尔班宣布匈牙利退出ICC
-
美国被曝禁止在华公务人员与中国公民恋爱
-
“地球上没一个地方是安全的”,无人岛也要被征税
-
“美国是特朗普关税政策下的最大输家”
-
“对台湾地区冲击明显,非常可怕”
-
“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
谁被征了50%的最高关税?
-
四名共和党议员倒戈阻止对加关税,特朗普破口大骂
-
“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
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美国VS全世界
-
结束全球化?“不是按个开关,美国就能摇身一变”
-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特朗普在贸易上已经彻底疯了
-
特朗普“汽车关税”也落地了,“日本GDP将萎缩0.3%”
-
“白宫已接近批准”,美方想租用算法?
-
提到日本关税还念念不忘:我说的话,安倍秒懂
-
“没有美国这么对朋友的!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