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量隐性债务在全国率先“清零”,广东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更新: 2022-01-30 21:29:39风险较大的地区怎么办?
前几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过快增长引起中央高度关注。2017年以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2017年12月,财政部明确,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给地方《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此后,全国多地透露出了召开隐性债务统计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传达《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监测方案》,讲解《财政部地方全口径债务清查统计填报说明》、《政府隐性债务认定细则》等。
此后多地政府出台的隐债化解方案都要求,要确保在5-10年内将隐性债务化解完毕,外界就此解读,全国层面需在2028年前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近年来,随着各地政府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得到有效遏制。
去年12月,许宏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近年来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风险总体可控。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终极目标是实现全国范围全面消除隐性债务,并建立长效监管制度框架,清除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环境,坚决不留后患。
在京沪粤实施“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之前,另一场隐债化解试点已在一批财政压力较大、经济实力偏弱的地区展开。
此前有媒体披露,2019年化解隐性债务的实践中,监管部门推出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方案。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向监管部门上报方案,批准后即可纳入试点,纳入试点后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省代发)置换部分隐性债务。
财政部2021年8月曾对外公布,截至当年7月末,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的6128亿元再融资债券额度已发行6095亿元。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开文件中也披露了有关信息。
例如,宁夏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就提到,“成功争取永宁县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全国试点,获得风险化解再融资债券55亿元,及时消除重大债务风险隐患。”
河南省《2021年省级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提到,“财政部下达我省偿还建制县区试点存量债务的债务限额358亿元,已分配209.2亿元,本次分配剩余限额148.8亿元……”
杨业伟团队去年12月发文指出,2021年隐性债务显性化遵循“托底+清零”的逻辑推进。2020年以来财政部已经审批了两轮隐债置换额度,第一轮额度6128 亿元主要用于建制区县,且明显偏向于隐债负担重的区域,用于“托底”,这一额度已于2021年9月用完。重点向重债地区倾斜,例如最多的天津、重庆等地获得500亿元左右规模。
第二轮隐债置换额度则向广东、北京分配,目的是助力隐债的“清零”。目前(截至2021年12月底)这一部分置换规模已经接近3000亿元。
杨业伟团队认为,考虑到偏远且隐性债务负担重的区域,自身财力有限,按进度压降隐债规模对地方存在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十年化债持续推进,隐性债务显性化可能成为后续化解的重要路径之一,但出于防范道德风险以及区域债务限额水平,这一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而是分年稳步推进。
平安证券刘璐团队认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是为了加快隐性债务化解的进度,其中,发行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就是配套措施之一。“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属于“奖励先进”,“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则属于“扶助后进”。
兴证固收黄伟平团队认为,伴随着新型再融资债的发行放量,通过新型再融资债进行隐性债务置换的范围也有不断扩容的趋势:一方面向更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容,另一方面或从建制县向建制县(区)乃至于更高的行政层级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部分“家底”雄厚的省市率先启动试点外,陕西省汉中市、兴平市、榆林市定边县等地区也已成立隐性债务“清零”试点专班。
陕西省汉中市政府2021年12月27日发布关于成立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工作专班的通知,成为第一个开展隐债清零试点的地级市。目前汉中市政府网站已搜索不到有关文件。
在此之前,陕西省兴平市(县级市,由咸阳市代管)在12月23日发布成立兴平市隐性债务试点清零工作专班的通知。12月21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成立定边县政府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工作专班。
杨业伟表示:“部分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如果其隐性债务的规模不大,自己努力一下可能就把隐性债务给清了。”
广发固收刘郁团队预计,未来隐债“清零”试点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可能仍沿着两条主线扩大。第一种是类似广东、上海这种财力较强的地区,有足够的财力在短时间内化解隐性债务。另一种是隐性债务规模较小的地区,例如汉中市、榆林市定边县。
许宏才去年12月表示,财政部将支持上海、广东等地区分区分批统筹推进,依法依规全面清理存量隐性债务,确保按期完成试点任务。“我们会根据试点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再谋划后一步安排。”
(李丽对本文采访整理亦有贡献)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南开大学孙亚民:奥密克戎或起源于老鼠,未来要防动物传人
2022-01-30 20: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驻国家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坚决纠治春节返乡层层加码
2022-01-30 18: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新增本土确诊12例,均来自管控人员
2022-01-30 17: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地铁回应乘车码“变红”:为营喜庆氛围,已改回
2022-01-30 15:55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习近平发表讲话
2022-01-30 14:57 -
中国代表团双旗手确定!
2022-01-30 11:50 北京冬奥会 -
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透露“八孩母亲被拴”最新进展
2022-01-30 11:00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8例,本土无症状12例
2022-01-30 10: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确诊54例
2022-01-30 09: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确诊20例
2022-01-30 08: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杭州昨日新增19例确诊病例,轨迹涉婚礼、葬礼等地
2022-01-30 06: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海军视频慰问海上任务编队、南沙守备部队和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官兵
2022-01-29 22:24 中国海军 -
前泛民议员卖房出逃,把九旬生病母亲丢在香港
2022-01-29 22:21 -
南京禄口机场疫情4人被问责:给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2022-01-29 21:10 廉政风暴 -
北京:不存在出京后不让回来的问题
2022-01-29 20: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2022-01-29 19: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北京本土确诊+12,在丰台大兴朝阳
2022-01-29 18: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这回BBC主持人踢到铁板了
2022-01-29 17:59 香港 -
海口海关原关长李蓝雪被开除党籍:暗示授意他人压案不查
2022-01-29 17:19 廉政风暴 -
22人被处理!成都轨交17号线二期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022-01-29 17:00 安全生产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24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8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9“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