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部:我国将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
郝福庆
第一财经记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消费市场也蓬勃发展。请问在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方面,《意见》有哪些具体的考虑?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郝福庆表示,谈到银发经济,首先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政府要强化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能,保障每一个老年人老有所养,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谈银发经济。我国的老年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发展机遇,银发经济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老龄化程度高的一些发达国家,银发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们国家“十四五”期间,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特别是1962年以后有一个“婴儿潮”,现在陆续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些新的老年群体,物资储备更加充实,他们的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意愿和能力也更强,所以老年消费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说到银发经济,其实顾名思义,就是面向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这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这些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家政服务、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有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这些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还有居家和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可以说是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内容非常丰富,产业链也很长。
我们说大国重器固然不可或缺,老年制造同样关系民生;年轻人和儿童的服务供给丰富,老年人的服务市场同样未来可期。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研究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就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老年用品产业、科技化智能化升级等领域加强系统谋划。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完善便利高效的监管服务,让市场主体蓬勃发展、银发经济充满活力。三是支持产品创新。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务目录、质量标准,加大老年产品的研发制造,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产品。四是培育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创新力强、品质优良、标准规范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为老服务优质品牌”,引导老龄产业集群发展。
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社会效益,日益彰显。让我们共同努力,助力银发经济发展,为夕阳红增色,为老年生活添彩。
凤凰卫视记者: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有观点认为老年人基础疾病比较多,但是出门又比较少,没有必要来接种这个疫苗。请问接种疫苗能够为老年人起到怎样的保护作用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他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和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让老年人尽早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已经要求各地在疫苗接种工作中,要特别关注老年人,要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的服务。所以从老年人健康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建议所有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和有慢性病但是控制平稳的老年人,而且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都尽早接种新冠疫苗,争取做到“应接尽接”,这不仅是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保护,也是对老年人的家人健康的保护。
封面新闻记者:目前我国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意见》中强调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请问将怎样落实居家、社区、机构三者的协调发展,在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李邦华回答:《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提出,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刚才你说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多数老年人都是希望在家养老,这是跟亲情密切相伴的一种养老模式,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十三五”期间,民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中央财政总共安排了50亿元资金来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推进改革试点的过程中,提出了7个试点方向。经过5年的试点实践,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创新了不少新的服务形式,比如家庭养老床位、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互助养老,以及老年餐桌、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都是在试点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形成的服务形式。
怎么实现居家和社区机构相协调呢?主要通过发挥居家上门服务和老年人到社区服务,以及机构发挥支撑作用这三种方式。在居家服务方面,刚才讲上门服务这块,我们现在重点在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十四五”期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下,我们今年选了42个项目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通过把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递送到家庭、递送到老年人身边和床边,让他们享受养老机构的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重点要推进老年餐桌、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互助服务等服务形式,让老年人从家门口走到小区门口就能够享受到身边的养老服务。对养老机构来讲,一方面养老机构要提质增效,要增强他们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的能力。到2025年,全国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要达到55%,同时,我们也鼓励养老机构应该把养老机构的院门打开,主动积极上门提供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实现居家、社区、机构三种服务各展所长,同时相互融合、相互衔接,形成综合的一种服务模式,让老年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小区里面,还是去养老机构,都能得到比较专业的养老服务。这是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我们注意到,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渐增加,我国正在快步迈入长寿时代,但也有数据显示,75%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老年人长寿不健康的问题凸显。请问,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海东回答:确实正如你所说,我国老年人存在长寿不健康的问题,大致1.9亿老年人有慢性病,另外还有4000万的失能老人。这次中央文件对加强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的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下一步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来发力推进。一是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管理,二是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三是推进医养结合。
第一方面,我们主要抓两个重点环节。一是老年人的预防保健。通过开展预防保健,让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所以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健康管理项目,开展老年人居家上门医疗服务,也开展一些专项行动,比如说老年口腔健康行动、老年心理关爱行动、老年营养膳食行动、老年痴呆防治行动等,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二是要尽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我们要大力建设综合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去年年底,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人科达到28%,2025年计划达到60%。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还要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活动,目的就是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第二方面,关于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首先还是要继续开展预防和干预行动,尽量减少失能的发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开展了老年人失能预防干预项目,现在在全国推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预防为主。二是对已经失能的老年人,我们要提供从居家到社区到机构的全链条的长期照护服务,同时要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这样才能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精准的长期照护服务。同时,我们要大力推进“互联网+照护服务”,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这是在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方面。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继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争取早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第三方面,关于推进医养结合。首先,还是要继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的衔接和整合,特别是在基层要加强资源整合,要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协议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养老服务。同时,我们今后要在社区层面增加服务供给,以社区居家为重点,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第二,鼓励基层探索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规范转换机制,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制度创新,来尽可能方便老年人健康养老,这是一项新的制度创新。第三,我们还要推动医疗机构的转型,就是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动一些二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和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养老服务。第四,我们要开展医养结合质量提升行动和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活动,在全国创建一批医养结合示范的县(市、区)和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医养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海报新闻记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深,老龄工作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本次出台的《意见》与2019年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相比有哪些突出特点?
郝福庆回答:这次《意见》和2019年的《规划》都是应对老龄化的纲领性文件,2019年的文件主要是提出了到2035年、2050年的一些重大远景目标,主要从财富储备、人力资源、产品服务、科技支撑、社会环境几方面作出了中长期规划、战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这次的《意见》应该说与《规划》是一脉相承的,主要是针对当前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一些重大安排。《意见》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原则贯穿文件始终。强调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做好老龄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各级政府要统筹各类资源,推进优质资源向老年人身边聚集。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强调广泛动员社会参与,调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自我养老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四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刚才李邦华副司长已经作了介绍,主要是要确保每名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强调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再有,强化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的职责,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老龄工作。
南方都市报记者: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一直是我国老龄工作的难点和焦点,随着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中国农村也出现了一大批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有些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现了患病自杀的极端事件,这也成为妨碍乡村振兴建设的巨大社会问题,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政府如何推动全社会一起有所作为?
李邦华回答:按照全国老龄协会的相关统计,全国空巢老人比例应该是一半对一半,因为你刚才讲的人员流动各方面原因,农村空巢老人比例还会高一些。关注农村留守、空巢老年人,是我们养老服务的工作和重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也有多次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部署里都进行了专门的安排,这次《意见》也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提出了要求。总的来讲,对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关爱服务大概分三个层次:
一是在推进普惠性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农村的空巢老年人是重点的服务群体和服务对象,包括我们在推进老年人餐桌、日间照料、适老化改造等工作,如果是空巢老年人,应该是优先照顾的政策对象。
二是这些年我们在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过程中,结合农村实际、特点、特色,把空巢老年人的服务纳入到养老服务重点,也有不少的创新和实践,比如说我们这几年推进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就是通过年轻的老年人照顾年纪大一点的老年人,还有推进“党建+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凝聚或者组织社会各方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服务,重点服务对象也包括农村留守或空巢老年人。我们在发改委的支持下,“十三五”以来一直在开展农村社会兜底项目建设,改造和提升农村敬老院服务能力,以前农村敬老院主要是为特困对象服务的,改造提升以后面向全体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也是把空巢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的对象。
三是针对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发展建立了专门的关爱服务体系,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建立了关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普遍地开展对空巢和留守老年人的定期巡访制度,不管是通过志愿者还是政府购买服务,或者通过村集体、村委会这些组织力量,定期探访留守和空巢老年人,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有什么困难,提供应急救援,避免发生一些冲击道德底线的事情。
总的来讲,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是整个农村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关注的重点群体,我们希望他们在子女或者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够在家养得好、养得安全。
红星新闻记者:《意见》指出要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目前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存在哪些短板和薄弱环节?针对老年医学人才培养,目前有何规划和准备?
王海东回应:就像你所说,我们国家综合性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建设还在发展当中,还有一些短板和弱项。为什么要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疾病特点。老年人患病比例特别高,特别是慢性病和常见病比例都比较高。另外,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比较明显,所以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就是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为老年人有针对性的开展诊治服务而设计的。 2020年底,比例达到28%,中央文件的部署到2025年要达到6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设置比例要达到60%,按照这个目标来讲,我们还要下大力气加大这项工作。
下一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这项工作: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刚才你也提到了,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们老年医学科不仅要有硬件的配备,还要靠人才支撑。目前来讲,今年实现了一个突破,就是将老年医学人才首次纳入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卫生健康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这是一个重要突破。今年首期全国培训3000多人,我想这会明显提升老年医学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二是加强业务指导。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制定出台了《老年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这是一整套规范性的文件,对老年医学科的设置运行、科室管理等都作出了具体明晰的规定,我们下一步要加强培训,加强业务指导,提升老年医学科的建设水平和质量。
三是加强督导和考核。目前我们已经将老年医学科的建设纳入到健康中国行动的监测评估范围。下一步,我们要督促各地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推动这项工作落实落地,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标签 人口老龄化- 责任编辑: 李丽 
-
陕西新增本土确诊1例,系境外人员隔离酒店工作专班成员
2021-12-09 13: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大学生辱骂外卖员致其辞职,学校:希望给新生改错的机会
2021-12-09 11:56 -
黎智英,非法集结案罪成!
2021-12-09 11:51 香港 -
制造“问题外卖”恶意索赔115笔订单,平台能否用熔断堵住薅羊毛漏洞
2021-12-09 11:20 -
网友求助:撞坏地铁站这样一块瓷砖,要赔1800元?
2021-12-09 11:14 -
退休7年后,山西省公安厅原副厅长被查
2021-12-09 11:13 廉政风暴 -
奥密克戎突袭,西方开始理解中国“清零政策”
2021-12-09 10: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首个国产新冠特效药获批:变异株疗效评估获最优数据
2021-12-09 09: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60例:其中内蒙42例、浙江12例
2021-12-09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教育部: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证书在就业、考研、考公方面价值等同
2021-12-09 08:05 中西教育 -
绍兴上虞区通报18例阳性:其中11例近亲
2021-12-09 07: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山东阳谷警方:被拐儿童符建涛户籍地在本县,正进一步调查
2021-12-09 07:41 -
新冠“特效药”来了,我国首个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新药获批
2021-12-09 07:41 医学 -
桂林涉疫敏感信息遭泄露:2人被行政处罚
2021-12-09 07: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瑜伽馆里有2人新冠阳性?杭州一男子造谣被拘5日
2021-12-09 07:03 网络谣言 -
浙江宁波新增本土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2021-12-08 22: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首家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
2021-12-08 22: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哈哈满洲里人民的乐观精神上央视新闻了
2021-12-08 22: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专访|香港国安法立竿见影,疫情下仍暗流涌动
2021-12-08 21:38 香港 -
江苏“知名书法家”郑必厚被查,作品曾在《人民的名义》中亮相
2021-12-08 21:25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64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256“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6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