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密克戎突袭,西方开始理解中国“清零政策”
最后更新: 2021-12-09 11:09:44【文/观察者网 王慧】就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迈向“与病毒共存”之际,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来势汹汹。
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想靠着疫苗“躺平”的许多国家一下子“支棱”了起来,世界各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封国”、“封城”、实施旅行限制、强制戴口罩、考虑或已经强制执行疫苗接种......
尽管如此,奥密克戎仍然凭借其极快地传播速度“攻城略地”,两周不到就蔓延至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似乎又进入了疫情之处的恐慌。而这时的中国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防疫节奏,淡定而自信。钟南山院士在谈及奥密克戎时称,坚持动态清零“不害怕”。
或许中国的从容过于扎眼,或许中国的防控成果让人羡慕,一众曾经攻击中国“动态清零”政策、鼓吹“与病毒共存”的西方媒体开始改口了。
BBC、《纽约时报》、彭博社、《时代》周刊等媒体纷纷刊文,肯定中国“清零政策”的成效。虽然话说的有点“别扭”、言语中还带点酸味,但态度确实开始出现转变,相较于之前的抹黑和攻击,如今能读出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2021从都国际论坛”期间,观察者网采访了包括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克罗地亚驻华大使米海林、美国迈阿密大学公共卫生科学部名誉主席何塞·萨波茨尼克在内的多位欧洲前政要、驻华大使和公共卫生专家。
他们在肯定中国“清零政策”的同时也表示,中国能做到,不代表他们的国家可以做到。“采取什么政策取决于特定国家民众的期望和支持,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答案。”克罗地亚驻华大使米海林说。
不过,大家一致认同的是,战胜新冠病毒需要世界各国的合作。正如“2021从都国际论坛”发布的《从都宣言》所言,新冠疫情对全球所有国家构成挑战,也证明了团结与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只有各国普遍安全,本国才有安全。
12月5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2021从都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奥密克戎突袭,外媒开始改口
在奥密克戎的“突袭”之下,海外舆论出现了不少肯定中国防疫的声音。
BBC中文网刊发题为《新冠疫情:什么样的政策能带我们走出困境》的报道。文章以曾经的抗疫优等生新加坡和以色列为例,称“提高(疫苗)接种率后,这两个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与病毒共存”的策略,然而“与病毒共存并非没有代价,两国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死亡病例上升”。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继续坚持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报道称,中国能这么做是因为“中国足够大,其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可以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继BBC之后,《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研究称中国若放弃“清零”,每日新增病例或超63万》的文章。
文章承认中国的“清零”政策取得了成效,称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中国通报的累计死亡病例不到5000例,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成功地将疫情的零星暴发迅速控制住。
报道最后还引用了张文宏医生在其微博发布的研判:“我们可以应对德尔塔,也能应对奥密克戎。”
紧随其后的是彭博社。
彭博社用了不少篇幅渲染对中国严格防疫措施的批评,质疑中国疫苗的有效性,还声称严格防疫“虽然保护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使其避免了世界其他地区出现的大量感染与死亡,但使中国及其民众担负重压,长达数周的隔离和重新入境程序意味着他们实际被锁在国内”。
但文章还是承认,“这种含有大量突变的病毒(奥密克戎)出的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的‘新冠清零’策略是正确的。”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问题高级研究员黄严忠称:“奥密克戎是‘新冠清零’策略的一剂加强针。如果西方国家在重新开放的问题上回头,关闭边境,他们就没有理由指责中国坚持的做法是‘不可持续’和‘错误’的。”
高盛策略分析师刘劲津(Kinger Lau)认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和持续的防疫措施,使中国在面对新变异毒株时处于更有利位置。
彭博社的文章得到了不少西方媒体的转发,《时代》周刊网站转发时直接将标题改为:全球抓紧控制奥密克戎,是不是证明中国新冠清零的方法更好?
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奥密克戎变种出现后,各国本周都在争先恐后地实施边境和旅行限制。而在中国,一切照旧。”
中国的淡定反应也引起了CNN的注意,CNN在谈到中国的对奥密克戎的应对时,措辞是这样的:“中国的回应,或者说是没有回应,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称,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出台包括对获准入境人员实施多项严格隔离措施,以及一系列社区防控措施等防疫策略。虽然这没能杜绝散发疫情,但中国的感染人数仍远低于其他国家。
香港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教授告诉《海峡时报》,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中国目前采取的“零容忍”政策是正确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出能应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多种毒株的第二代新冠疫苗。
- 责任编辑: 王慧 
-
中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变异株疗效评估获最优数据
2021-12-09 09: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60例:其中内蒙42例、浙江12例
2021-12-09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教育部: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证书在就业、考研、考公方面价值等同
2021-12-09 08:05 中西教育 -
绍兴上虞区通报18例阳性:其中11例近亲
2021-12-09 07: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山东阳谷警方:被拐儿童符建涛户籍地在本县,正进一步调查
2021-12-09 07:41 -
新冠“特效药”来了,我国首个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新药获批
2021-12-09 07:41 医学 -
桂林涉疫敏感信息遭泄露:2人被行政处罚
2021-12-09 07: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瑜伽馆里有2人新冠阳性?杭州一男子造谣被拘5日
2021-12-09 07:03 网络谣言 -
浙江宁波新增本土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2021-12-08 22: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首家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
2021-12-08 22: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哈哈满洲里人民的乐观精神上央视新闻了
2021-12-08 22: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专访|香港国安法立竿见影,疫情下仍暗流涌动
2021-12-08 21:38 香港 -
江苏“知名书法家”郑必厚被查,作品曾在《人民的名义》中亮相
2021-12-08 21:25 廉政风暴 -
杭州市委书记:宁可“十防九空”,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2021-12-08 21: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西通报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轨迹:曾驾车接送非法入境人员
2021-12-08 20: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亲爱的》原型找到孩子的背后,还有另一个被拐孩子的坚持
2021-12-08 19:45 -
福原爱想吃东北菜,绿媒竟然追着闹
2021-12-08 19:39 台湾 -
浙江绍兴新增1例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多人曾去殡仪馆
2021-12-08 19: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台办:希望台商台企站稳立场,与“台独”划清界限
2021-12-08 18:34 台湾 -
谁给被拐孩子办户口?中纪委网站发声
2021-12-08 18:14
相关推荐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33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12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7“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