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最后更新: 2021-11-03 11:02:08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科技部审核,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投入航空事业70年,他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领导设计了歼-8和歼-8Ⅱ等系列高空高速歼击机,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顾诵芬与飞机的缘分,开始于他的少年时代。1935年,5岁的顾诵芬随父母迁居北京。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当时的日本飞机轰炸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日本飞机排得很整齐往西边去,紧接着就是炸弹响。所以这个印象很深刻,没有航空的话,你将来还得受人欺负。
日本飞机的轰炸,让顾诵芬的内心燃烧起航空救国梦。1951年,顾诵芬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学专业毕业,当时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零开始艰难起步,从那时起他就憋着一股劲,立志一定要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虽然苏联给我们飞机,但都是快淘汰的。如果这样,人家捏住你要害的话,你就前进不了。我们要发展新的飞机、好的飞机,只能靠自己。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飞机设计室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自主设计一架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顾诵芬负责气动布局设计任务,但对于这个新领域他一无所知。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第一关,这飞机必须两侧进气。喷气飞机进气道怎么设计,我们在学校也没学过,他们也不太清楚。
歼教-1飞机要采用两侧进气。当时,他们最担心的是两侧进气道。采用两侧进气的方案,有可能出现一侧进气、一侧出气的情况,这样势必造成发动机喘振。为了验证这个现象,顾诵芬和同事费尽了脑筋。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厂办医院每天打针的针管不少,把那个东西给搜罗来,然后把针头给铰下来,焊在铜管上,这样我就有一个测气流的装置。
第一代中国航空人靠着一股信念,靠着自创的土方法,尽心竭力要设计出自己的飞机。1958年7月26日,歼教-1飞机首飞成功,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由飞机修理、仿制进入自行设计喷气式飞机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航空科研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第一天试飞的时候大家是又紧张又高兴,在起飞的时候,大家是提心吊胆;等下来的时候,大家是欢欣鼓舞,把飞行员都抛起来了。
作为中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在歼教-1完成之后,顾诵芬接到一个新的挑战,他和团队需要设计一架比肩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歼击机,这就是歼-8。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那时候美国苏联都有超声速飞机,甚至轰炸机,所以必须要有新的飞机,速度高度上都要比这个好。
飞得高、飞行时间长、火力强成了歼-8研制的目标。正在大家奋力拼搏时,意外发生了,当时的歼-8总设计师黄志千在执行出国任务时因飞机失事遇难。临危受命,顾诵芬和同事们接过了总设计师的重担。
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顾诵芬和同事们攻克了无数压力和难关。1969年7月5日,歼-8首飞成功,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它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歼-8虽然首飞成功,但在跨音速和以后的超音速飞行试验中,几次出现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用飞行员的话说,就好比一辆破公共汽车开到了不平坦的马路上。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到底后机身哪里气流分离?我就想个办法,只有贴毛条,一包红线,剪成这么长,一段段,用胶纸贴在整个垂直尾翼和后机身上。
为了观察毛线条的振动情况,从来没有接受过飞行训练、已年过半百的顾诵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乘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流动情况。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两架飞机必须保持近距离等速飞行,间距在10米左右甚至更近,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飞行员)鹿鸣东同志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一直都不忘。他说,生死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早已解决,当飞行员的时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样没有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心里。
航空工业沈阳所型号总设计师 赵霞:50多岁,战斗机一拐弯做一个盘旋就4个G(重力加速度)很正常,不是谁都能当飞行员。但是顾老爷子当时就顾不上那么多了,然后就坐了3次,实际对他身体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挑战,真的是拿命在那儿干这个事业。
经过三次上天观察,顾诵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后期的技术研发和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1979年底,歼-8定型成功。此后的30多年,歼-8系列飞机成为我国国土防空作战的主力战斗机种,有力地捍卫了我国的领空安全。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希望国家强盛,这是我的愿望。不受人家欺负,怎么办?必须技术上要和人家对抗。
自古忠孝难两全。在从事航空事业的70年中,顾诵芬和父母聚少离多,基本每年只见一两次,母亲因为思念成疾还得了抑郁症,直到母亲去世,顾诵芬也没见到最后一面。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顾诵芬依然忙碌,他每天坚持到办公室上班,他希望年轻一代航空人能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贡献。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顾诵芬:很惭愧,没有做很多事。我也希望年轻的同志,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奋发图强,为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和航空工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 原标题: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责任编辑: 刘骞 
-
美疾控中心批准5至11岁儿童接种辉瑞疫苗
2021-11-03 09: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将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
2021-11-03 09:13 进博会 -
云南:投入真金白银,不遗余力做好疫情下民生工作
2021-11-03 09: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昨日11省区新增本土确诊93例
2021-11-03 09: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战略性突破!胜利油田页岩油传来好消息
2021-11-03 08:49 -
江苏常州暂停一切线下教学
2021-11-03 08: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35例
2021-11-03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新增8例本土确诊+1例无症状感染转确诊
2021-11-03 08: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高一部印发两意见:严禁法官、检察官与律师不正当交往
2021-11-03 07:53 -
-
教育部发布重要提醒,事关赴美留学
2021-11-03 07:13 海外华人 -
郑州荥阳发现3例核酸阳性人员
2021-11-03 06: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常州新增3例核酸阳性人员
2021-11-03 06: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洪正华落马,纪委公布年龄比原简历大两岁
2021-11-02 22:44 廉政风暴 -
澳银行报告:中国官方出手,煤炭问题大幅改善
2021-11-02 21:40 能源战略 -
全网悬赏,最高奖励920万
2021-11-02 21:18 依法治国 -
李克强:要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
2021-11-02 21:17 中国经济 -
钧正平:“人武部给预备役退伍军人发召回短信”系谣言
2021-11-02 21:16 网络谣言 -
人社部: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
2021-11-02 20:44 -
他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不合群”,中方驳斥
2021-11-02 19:53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