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银保监局原副局长李国荣被查原因揭露:利用处置包商银行之机大肆敛财
9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一体推进 打掉“老鼠” 护住“玉盘”》一文,首次披露四川银保监局原副局长李国荣2个月前被查的原因——利用包商银行风险处置权力大肆敛财,“是‘靠接管吃接管’的典型”。
在文章,中纪委提及,近期,多名中央一级金融单位干部被查处,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何兴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杨百路,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于化源……在查处相关案件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职能部门逐案紧盯,积极追缴挽回相关损失,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通过严查包商银行系列腐败案件,推动蒙商银行清收欠款266亿元,收缴违纪款4552万元。
这里提到的包商银行系列腐败案件,李国荣也涉及其中。今年7月1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国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委、内蒙古自治区监委指定管辖,呼和浩特市监委对其监察调查。
当时,有关李国荣违纪违法的具体原因并未披露,而在27日的这篇文章中,中纪委则直指,有的金融监管干部借参与风险处置工作之机以权谋私,“今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监委查处的四川银保监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国荣便是一个典型”。
中纪委文章进一步披露,据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包商银行接管组任职以来,李国荣利用风险处置权力大肆敛财,接受私营企业主请托,插手干预被接管银行机构及关联银行机构资金借贷事项,利用职务便利,在被监管金融机构贷款发放或展期、贷款利息减免、债务重组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是‘靠接管吃接管’的典型”。
官方简历显示,李国荣,男,汉族,1975年6月生,现年46岁,山西山阴人。199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至2000年2月,他在中办机要交通局办公室、党办人事处工作;2000年2月至2002年8月,任该局党办人事处、办公室副科长;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任该局党务秘书科科长。
2003年8月,李国荣进入中国银监会,在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工作。2003年8月至2005年11月,李国荣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党委办公室)秘书二处(机要室)主任科员;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任秘书二处(机要室)副处长;2006年12月至2010年1月,任秘书一处(值班室)副处长;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任秘书一处处长;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任秘书处(值班室、机要室)处长;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党委办公室)电子政务处处长。
2016年4月,李国荣离开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调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18年10月至2018年11月,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筹备组成员;2018年11月,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直至2021年7月此番“落马”。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他曾于2018年3月作为“风险监测组”负责人带队进驻成都农商行,此后还在借调到银保监会城商行部任副主任期间作为包商银行接管组副组长。当时,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在2019年5月被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接管。接管组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会同有关方面组建,接管组组长为原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接管组副组长即为李国荣。
之后,在2020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2021年2月,北京市一中院裁定包商银行破产。与此同时,包商银行背后的腐败网络也被一步步挖出。
今年1月,《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表《彻查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的监管“硕鼠”》一文,提及自2019年11月以来,经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联合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历时一年,查明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等6名干部以权谋私、长期包庇纵容包商银行野蛮扩张、违法经营等问题。文章称,包商银行的“陨落”,究其根本在于不法金融集团的持续“掏空”,但监管腐败也是重要助推因素。
今年5月,中纪委网站发表《严查原内蒙古银监局系列监管腐败案:铲除监管内鬼 守护金融安全》一文,揭露了包商银行系列监管腐败案件的更多细节:经查,在不法金融集团和包商银行有预谋、分层级的拉拢腐蚀下,薛纪宁等人罔顾党纪国法,私心贪欲横行,甘于被“围猎”,主动求“围猎”,毫无忌惮收受、索要股权、房产、现金和各种贵重物品,共计折合人民币7亿余元。其中,收受包商银行财物占到八成以上。贪腐金额巨大,5人均超千万元,其中薛纪宁受贿超4亿元。
“该系列监管腐败案件是‘关键少数’带头、班子集体沦陷、职责全面失守的‘窝案’,是金融腐败与金融风险深度交织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乃至十九大后不知敬畏顶风违纪的腐败典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教训沉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有关工作人员说。
在文章结尾处,中纪委指出,检视原内蒙古银监局系列监管腐败案,根本原因在于该局党的领导严重虚化弱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重失守。薛纪宁等人偏离“监管姓监”定位,靠监管吃监管,给金融安全带来极大风险隐患,教训极其惨痛。薛纪宁等人滥权妄为、甘于被“围猎”,根子还是理想信念丧失,党性原则荡然无存。
文章强调,治理金融领域腐败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必须更加坚定稳妥、更加精准有效、更加讲究方法方式,整改治理的要领是“管住人、看住钱、筑牢制度防火墙”,一体推进查案件、挽损失、堵漏洞、防风险、塑文化。
- 责任编辑: 陶梦 
-
国家电网召开保障供电紧急电视电话会议
2021-09-28 18:42 能源战略 -
美国打算花19亿美元,只为换掉华为中兴设备
2021-09-28 18:40 中美关系 -
易纲: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仍有望维持在5%-6%区间
2021-09-28 17:46 中国经济 -
强行给汪顺戴帽子,当事阿姨道歉并卸任粉丝群群主
2021-09-28 16:45 -
人工智能、云计算……乌镇见证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021-09-28 16:01 世界互联网大会 -
浙江:遏制不合理用电需求,启动B级有序用电方案
2021-09-28 16:00 -
4K超高清彩色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国庆档公映
2021-09-28 15:52 -
经济日报头版评论:“拉闸限电”凸显结构转型紧迫性
2021-09-28 15:49 能源战略 -
均被刑拘!河南一醉汉闯进小学打校长,校长反击打掉其3颗牙
2021-09-28 15:37 -
外交部:大家不要再来送花了
2021-09-28 14:59 -
国网北京电力回应“北京停电计划”
2021-09-28 14:53 -
安徽:供电缺口或持续至10月中旬
2021-09-28 14:19 能源战略 -
51%中老年日均上网时长超4小时,加速资本围猎
2021-09-28 13:52 -
哈尔滨:本次疫情来源不清,传播非常快
2021-09-28 13: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拿马籍“双信轮”在浙江一码头发生二氧化碳泄漏,致3人死亡
2021-09-28 13:25 -
珠海长隆回应“拒绝导盲犬入住”:已向当事人道歉
2021-09-28 13:14 -
贫富差距有多大?怎样缩小?发改委回应
2021-09-28 12:09 共同富裕 -
东北限民用电刷屏:是无奈,还是不该
2021-09-28 11:52 能源战略 -
从十八洞村到联合国决议
2021-09-28 11:16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辽宁发布缺电橙色预警
2021-09-28 11:11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