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大教授:一些入围“强基计划”的学生想反悔
最后更新: 2021-07-13 07:13:03“基础学科被认为是‘天坑’专业,被避之不及。”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
“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
……
近日,让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邓红兵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在招生即将结束时有感而发、写给家长和考生的一段文字迅速出圈,有人为其中的理性分析点赞,也有人质疑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无论专业冷热,奋斗才能成就强国一代。”近日,邓红兵教授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面对面采访,还原一位80后学者对于青年学子专业选择与成长成才的观察与思考。
不要把每个专业都用钱来衡量
邓红兵介绍,这个在网上广泛传播的“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是在湖北宜昌招生结束返回学校的路上写的。有感于招生中的一些见闻,他在手机上敲了几段话,然后发到了招生的家长和学生小群,引起了一些共鸣,有人转发后扩散了出去,“不是一篇正式的文章,完全没想到会弄出这么大动静。”
从去年夏天开始,作为专业老师,邓红兵参与到学校招生季的宣介工作,接触的家长数以百计,“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专业挣钱多”等是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把每个专业都用钱来衡量”。
他渐渐了解到,在网上、在家长们中还流行着“天坑”专业的说法,如“生化环材”即生物、化学、材料、环境等专业,原因是这些专业学习难度大,缺乏就业竞争力,到生产一线多,收入也偏低。
“这里有家长和学生的社会性浮躁心理,其中也有很多对冷专业的误解。”邓红兵的研究领域正是“生化环材”中的环境专业,他以自己的亲历现身说法。
1999年,邓红兵进入武汉大学时,被调剂到环境科学专业。他对这个专业没有兴趣,一度想复读,辅导员做了工作后他才渐渐安下心来,静心投入。很快邓红兵就找到了感觉,从本科读到博士,而今已是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还是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邓红兵说,这几年自己带的研究生就业起薪基本都在20万元左右,自己所在院系走出的学子中,有大批的长江学者、知名教授、行业领军人才、上市公司的老总,“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对所谓‘天坑’专业最好的反驳。”
“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邓红兵说,学习和工作,没有轻松的,又轻松又挣钱的专业根本不存在。
针对网上的一些质疑,邓红兵回应,并不是反对学生报考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自己的初衷主要是想告诉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权,希望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初心去选专业;而且一窝蜂地扎堆选报热门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不一定就很好。
同时对学生而言,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好好学,没有哪个专业能躺平赚钱。邓红兵说,一些学生考上了名校好专业,以为就进了保险箱,沉迷玩游戏而挂科、被退学的每年都有。
但让他高兴的是,这两天,网络和媒体上支持的声音似乎更多,“这样的关注和讨论也是一次明辨和科普”。他不断接到一些校内外同行教授的点赞鼓励,收到年轻学子填报志愿反馈信息:有人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人坚定了外界认为“冷门”专业的学习信心。
在热爱与责任面前,所有选择都不会被辜负
在这封信中,邓红兵还提及了触动他的另一个现象——今年一些入围“强基计划”(注: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学生,因为高考分数已经够了预报学校的录取线,便想反悔,因为“强基计划”都是基础学科专业,入学后不能换专业。
“如果我们都放弃了基础学科或所谓的‘天坑’专业,我们又指望谁来做这些事呢?如果谁都不做,我们的国家怎么进步呢?”邓红兵说,一段时期专业的冷热是客观存在的,但要尊重专业选择和学生个人兴趣的结合,要看到趋势、需求,今天的冷门专业往往与国家未来重大的需求同频共振。
邓红兵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们都可以不学环境,但当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都会抱怨。我们不学化学和材料,我们的芯片被卡着脖子的时候,我们却误以为是电信、IT还不够发达,而不知道芯片不仅需要阳春白雪,还需要下里巴人,材料、化学同样缺一不可。”
邓红兵认为,就像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在校园里所讲的,今天将跨入大学校园的00后一代,到2035年35岁左右,到2050年50岁左右,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就在今天的校园,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的样子,“每个专业的人才需要都不可或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专业冷热,奋斗才能成就强国一代。”
与此同时,从历史上看青年成才的规律,每一代投入到国家需求中的青年学子,都不会被国家所遗忘,也恰恰是在国家的需求中,青年能在国家搭建的更多平台上加速成长。
7月2日,武汉大学官方微博转发这封《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时,如是点评:“家国情怀、个人兴趣、诚实善良、愈挫愈勇的心态……想必更为重要。因为在热爱与责任面前,所有选择都不应被辜负。”
翻页是公开信全文
标签 邓红兵- 原标题:为“天坑”专业正名的武大教授邓红兵:别把每个专业都用钱衡量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云南省新增本土确诊1例
2021-07-13 06: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觉醒年代》今起全港首播
2021-07-12 21:04 香港 -
邱毅在厦门接种科兴疫苗
2021-07-12 20:07 台湾 -
“港独”组织策划炸弹恐袭案再有5人落网,含2名“金主”
2021-07-12 19:35 香港 -
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名单公布
2021-07-12 19:32 -
再救出一人!苏州酒店坍塌已致1死,9人失联
2021-07-12 19:20 安全生产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2021-07-12 18:28 -
台湾最新民调:抗疫不力,民进党流失近300万支持者
2021-07-12 18:28 台湾 -
冯小刚新剧这波讽刺拉满了
2021-07-12 18:11 -
港大医学会站出来了!
2021-07-12 17:39 香港 -
布林肯就“南海仲裁案五周年”发声明,外交部强调六点驳斥
2021-07-12 16:46 中国外交 -
北方工业大学原副校长被双开:20余次匿名诬告,涉8名局级干部
2021-07-12 16:40 依法治国 -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15日起向公众开放
2021-07-12 16:34 -
今年首次用“极端”描述的强降雨还要下多久?专家解读
2021-07-12 16:34 -
国家航天局计划组织部分月球样品入藏毛泽东故乡
2021-07-12 16:04 航空航天 -
台当局:明后年购买1500万剂莫德纳疫苗
2021-07-12 15:31 台湾 -
广西河池警方成功处置一精神病人肇事事件:用三枚催泪弹控制
2021-07-12 15:13 -
广东出台方案,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
2021-07-12 15:12 -
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启航
2021-07-12 15:04 -
台湾新增24例确诊病例、1例死亡
2021-07-12 14:31 台湾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98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5“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69“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6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