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是上海Ⅲ⑤|这项活动从上海走向全国
最后更新: 2021-06-10 09:45:31【编者按】为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5月27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制作的6集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三季)——“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在上观新闻(app)“思想汇”栏目播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承载着非凡的使命,彰显着特殊的担当。那么“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是怎么来的?上海又是如何做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
第五集: 这项活动从上海走向全国
主持人:长期以来,上海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在中国乃至远东地区,都处于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文化建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视,也成为推动上海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巨大动力。
1983年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意义深远的一件大事——评上海市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1982年,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解放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发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后经全国总工会倡议,并得到中共中央的支持,迅速在全国普遍开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群众性读书学习活动。
桂晓燕(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上海职工读书活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一方面它顺应了时代之需,另一方面它也顺应了职工之需。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职工读书活动已经坚持了近40年,可以说是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广的一项群众性学习活动。随着时代变迁,我们读书活动的内容内涵、组织方式、平台和渠道还在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主持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精明不高明”。如何告别“弄堂”性格,追求更为开放、创新的精神和现代人格,对推动上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史上,“90年代上海人形象”大讨论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品格,一座伟大的城市要有它内在的活力。上海这座城市从来都是江海交汇,向海而生。只是在历史的沉浮中,上海人这种可贵的品格有所消磨。上海城市文化的建设要与上海这座城市的伟大任务相吻合。而开放、包容、睿智,正是上海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基因。
主持人:2003年,“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在全市开展。2007年,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上海城市精神进一步被表述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花建:这16个字,高度精练地概括了上海的城市精神。通过培育和激扬这样的城市精神,可以激活上海人的内生动力,引领我们的城市文明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上海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主持人:有这样一组数据: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上海地方用于文化建设的总投资仅为20亿元,在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倒数第一。在政府财政不足的情况下,上海如何率先闯出一条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
1991年,中共上海市委发布《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结合上海的特点,建设若干个必不可少的文化设施。此后,上海市十大重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即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图书馆新馆、上海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解放日报新闻大楼、上海影城、上海书城、上海大剧院、东海影视乐园和有线电视网络。
杨志刚(上海博物馆馆长):卓越的城市文化设施,既是卓越城市的载体,也是其内涵结晶。面对政府财政不足,当时上海主要通过市场运作、社会融资、政策支持和市区联动等方式筹措资金。今天,它们中不少已成为上海的地标建筑。
主持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催生了重大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成果的大量涌现,进一步激发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上海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email protected])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上海市社联 上观“思想汇”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海市社联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 原标题:为什么是上海Ⅲ⑤|这项活动从上海走向全国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特写:大草原上新生活——回访习近平总书记看望的青海刚察藏族牧民家庭
2021-06-10 08:52 -
时政现场说丨办好“关键小事” 胸怀“国之大者”
2021-06-10 08:49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青海之行,这些大事常讲常新
2021-06-10 08:45 -
解码魔都 | 上海新冠疫苗接种突破3000万剂次!这其中有你的身影吗?
2021-06-10 08:36 -
广东新增4例本土病例,另有2例无症状转确诊
2021-06-10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韩外长通电话,王毅:不被带偏节奏
2021-06-10 07:18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14827例、死亡285例
2021-06-10 06:55 美国一梦 -
理发店持刀伤人致2死,嫌犯落网!
2021-06-09 23:04 依法治国 -
农业农村部:全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六年维持在97%以上
2021-06-09 22:17 聚焦三农 -
牢记“国之大者”,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2021-06-09 21:4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温岚、孟庭苇等多位台湾地区歌手已在大陆接种疫苗
2021-06-09 21:41 两岸关系 -
“非升即走”是高校之恶?学者:说这话的人不了解实情
2021-06-09 21:40 中西教育 -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06-09 21:3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国常会:部署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
2021-06-09 21:13 政策风向标 -
-
海南警方回应辅警打人:辅警情绪失控,已做出开除决定
2021-06-09 20:30 -
河南专升本考试也泄题了?官方回应
2021-06-09 20:01 中西教育 -
新华社解读:土地出让收入为何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2021-06-09 20:01 -
湖南:一入境男子以换手机卡等方式逃避闭环转运,被行拘5日
2021-06-09 19:10 -
习近平两赴青海看村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
2021-06-09 18:0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08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179“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59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
为躲避胡塞武装攻击,美航母一架F-18坠海
-
小特朗普炮轰民主党州长:想煽动对我爸的第三次暗杀?
-
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西班牙葡萄牙都在甩锅…
-
特朗普向加选民喊话:美加合为一体该多美,天作之合!
-
美国反复挑拨中匈关系,“匈牙利发出迄今为止最明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