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深切悼念袁隆平逝世,向其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并送花圈
最后更新: 2021-05-24 15:28:5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今天上午,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袁隆平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并送花圈。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王晨、刘鹤、孙春兰、李希、杨晓渡、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刘云山、张高丽,尤权、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王勇、肖捷、赵克志、周强、张庆黎、万钢、何厚铧、王正伟、马飚、梁振英、杨传堂、李斌、苏辉、郑建邦、邵鸿、高云龙,田纪云、姜春云、王兆国、回良玉、吴仪、曾培炎、王刚、刘延东、马凯、王汉斌、杜青林、王丙乾、邹家华、彭珮云、周光召、李铁映、何鲁丽、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桑国卫、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张平、向巴平措、张宝文、戴秉国、任建新、王忠禹、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陈宗兴、韩启德、李海峰等分别发来唁电或送花圈表示悼念。
泰王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农业渔业部长佩德罗·多斯雷斯等送花圈或表示悼念。
24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袁隆平同志”,横幅下方是袁隆平同志的遗像。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午10时许,许达哲、毛伟明、李微微、乌兰、杨正午、王克英、胡彪、黄兰香、王双全、谢建辉、张剑飞、张宏森、李殿勋、王成、吴桂英、刘莲玉等省领导和老同志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袁隆平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袁隆平同志亲属一一握手,致以深切慰问。
袁隆平同志住院期间和逝世后,许达哲、毛伟明、杜家毫、李微微、乌兰、熊清泉、杨正午、王克英、胡彪、黄兰香、王双全、谢建辉、张剑飞、冯毅、张宏森、李殿勋、王成、吴桂英、刘莲玉等领导和老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方式吊唁、志哀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部分中央企业、相关省(市)负责同志,以及袁隆平同志生前好友和家乡代表等参加送别仪式或发唁电、送花圈。
袁隆平同志是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1953年8月至1971年1月,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1971年1月至1984年6月,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员(1978年9月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6月至1988年1月,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1月至1995年5月,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1995年5月至2016年1月,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其间:1995年5月至2015年8月,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同志是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始终关注民生、贴近群众,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
袁隆平同志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独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创立了杂交水稻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杂交水稻专家和技术骨干,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与推广,同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回收成功等一道列为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要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四次接见袁隆平同志,充分肯定袁隆平团队作出的重大贡献。2018年,袁隆平同志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袁隆平同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楷模。他作为农业科学家,70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决心,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据统计,杂交稻自1976年推广以来,种植面积累计达到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000多亿公斤。每年因种植杂交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
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追求“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中国境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
袁隆平同志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袁隆平同志一生最大的贡献,一是突破了传统理论束缚,发明了杂交水稻;二是创建杂交水稻学科,构建了杂交水稻理论体系;三是攻坚克难推动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四是致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为人类战胜饥饿彰显了担当。
袁隆平同志的一生,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一生,是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情牵祖国、心系人民的一生,是胸怀世界、造福人类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一生。
袁隆平同志的名字,写入了辽阔大地,印在老百姓心上。“袁隆平星”在太空闪烁,星耀大地。袁隆平同志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标签 袁隆平- 原标题: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举行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5亿剂次
2021-05-24 15: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厦门连续2日新增台湾地区输入病例
2021-05-24 14:26 台湾 -
袁隆平家属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
2021-05-24 14:06 -
沈阳新增本土无症状曾三次核酸检测阴性
2021-05-24 13: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帕米尔高原上,中国华电用光伏扶贫
2021-05-24 13:25 乡村振兴 -
吴孟超院士追悼会上响起的是《国际歌》
2021-05-24 13:11 -
-
五部门联合约谈大宗商品重点企业: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2021-05-24 09:33 产业万象 -
解放军报追忆吴孟超:肝胆相照济苍生
2021-05-24 09:09 -
开国大典的彩色胶片 ——来自俄罗斯的珍贵礼物
2021-05-24 08:48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十集《从三湾到古田》
2021-05-24 08:35 -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九集《战斗在罗霄山上》
2021-05-24 08:30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5月17日—5月23日)
2021-05-24 08:2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31省份新增确诊18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5-24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天问一号总设计师:专门为着陆失败做了准备
2021-05-24 08:07 航空航天 -
广东省委书记省长调研赛格大厦应对处置工作:尽快拿出调查结论
2021-05-24 07:51 安全生产 -
专家:中欧投资协定技术准备工作仍在正常推进
2021-05-24 07:48 -
越野赛为何成为“夺命跑”?新华社:四大疑问仍待解答
2021-05-24 07:26 -
白银:4名山地马拉松受伤选手在院治疗,健康状况良好
2021-05-24 07:03 -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