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星陨落,举国同悲
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全网痛别袁老时,噩耗却接连传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
这位治病救人78载,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的苍生大医,曾经披荆斩棘、不断攀登,以创新之力突破多个“禁区”,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迈向世界领先地位,为无数肝病患者带来福音。
吴孟超曾说:“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吴孟超深知,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此前,凡是来医院进修的,谁都可以去观摩他的手术,还可以和他搭台手术。吴孟超亲手带过四代徒弟,培养出169名博士、博士后。现在,这些医生大都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他常常告诫学生:一定要关心病人,爱护病人,热情接待病人。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在沉痛悼念吴孟超院士之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摘编《“侧”身吴门三十载,师恩春晖润我心》一文,其中提到:
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进手术室,先每个房间巡视一遍,发一顿牢骚:怎么年轻医生比我还晚到?逮到一两个不顺眼的外科医生就好好教导一番。开完刀还喜欢“赖”在手术室不走,再每个房间巡查一遍,少不了又是一顿指点江山。然后捧上我和护士长早为他准备好的满满一大杯雀巢咖啡瓶装的茶水,坐下来和我们一通海阔天空讲故事,故事内容几乎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牛奶的故事”这类“陈芝麻烂谷子”过往。
所谓“牛奶的故事”就是他年轻时在麻醉科轮转了半年。其间,有一次他做完麻醉后出去喝了一杯牛奶,回到手术房间发现病人心脏已停跳,虽经紧急抢救脱险,但病人预后不好。这次“擅离职守”令他教训深刻。以此教育年轻医生尤其是麻醉医生责任心有多么重要。这个故事我听了不下百次,也和我的学生复述不下百次。
还有,他把手术室亲切地称为“开刀房”,把麻醉科称为“麻醉房”。他习惯在开刀房洗澡和方便,即使他办公室在二楼,也要去三楼的麻醉房和开刀房的厕所方便。这种习惯即使在周末节假日甚至年初一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开刀房为他专门设置了老年人洗澡方便的安全设施,他见到这些虽然非常简陋但不失温馨的设施也是由衷地高兴。
另外,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战士最高的荣耀就是战死在疆场,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最后倒在手术台旁。关于他的这个想法,很多人颇有微词,认为有点不顾病人的安危。其实我个人的理解这更大程度上是精神层面的,用于表明他恪尽职守献身医学的决心。
有网友说: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足食去病,袁老吴老。
他们正如那首著名的诗句所说:“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仰望星空,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名为“袁隆平星”,还有一颗编号为17606的小行星,名为“吴孟超星”。
- 责任编辑: 连政 
-
“台湾‘护岛神山’搬去美国,如果大陆打来……”
2021-05-22 20:57 台湾 -
国家卫健委已调派专家组驰援云南、青海地震灾区
2021-05-22 20:32 地震 -
第一报道·数学习 | 习主席引领共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缤纷长卷
2021-05-22 20:2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医食无忧”组合再难同框,钟南山为袁老献上缅怀之辞
2021-05-22 20:01 -
新华社: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
2021-05-22 19:57 -
2021年上海科技节启幕!李强龚正与全市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一起出席启动仪式
2021-05-22 19:36 上海观察 -
复星医药:愿将疫苗服务台湾同胞
2021-05-22 19: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马哈蒂尔警告日美印澳:别抱团刺激中国,否则后果严重
2021-05-22 19:07 南海局势 -
袁隆平最后一次看“杂交稻”
2021-05-22 19:05 -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总书记曾在浙江为振兴茶产业谋篇布局
2021-05-22 17:4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缅怀袁隆平:大师千古
2021-05-22 17:39 -
长沙市民夹道送别袁隆平灵车,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2021-05-22 17:39 -
2021年上海科技节启幕!李强龚正与全市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一起出席启动仪式
2021-05-22 16:39 上海观察 -
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岁
2021-05-22 16:32 -
-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四集《法兰西岁月》
2021-05-22 16:15 -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岁
2021-05-22 15:38 -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去世,享年94岁
2021-05-22 15:32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321例,修正增加400例
2021-05-22 14: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祝融号”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2021-05-22 13:57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09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7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