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偷师”八路军的美国军官卡尔逊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十三
在前往延安考察采访的外国记者中,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的身份显得格外特殊。他既是一位热血、纯粹的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随八路军行军战斗;也是一位坚定追求真理的美国军官,将中共军事智慧带往大洋彼岸。
1937年9月的一天,斯诺结束了在延安的秘密访问回到上海,遇到了正在考察淞沪会战的卡尔逊。卡尔逊一把“抢”过《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初稿,被书里的内容深深震撼,萌发了前往延安的想法。实现这一想法并不容易,但卡尔逊还是设法周旋,取得了一张宝贵的军事通行证。在延安,他见到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卡尔逊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毛泽东:“这是一位谦虚的、和善的、寂寞的天才,在黑沉沉的夜里,在这里奋斗着,为他的人民寻求和平的公正的生活。”
毛泽东与卡尔逊
图片来自《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
后来,卡尔逊又前往山西的八路军总部,与朱德总司令深入交谈,建立了家人般亲密的关系。与普通记者不同,卡尔逊对共产党如何指挥和训练自己的部队格外关注。因此在结束了对八路军总部的考察后,他转向前线,和八路军战士一起生活、行军甚至战斗。在这段时间,他发现并深刻领略了游击战术的魅力:游击战特点是分散和隐蔽,卡尔逊跟随游击队穿梭在中国西部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当地老百姓的情报,灵活地同日本侵略者周旋。一次日军派出700人的特遣队偷偷潜入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小队一路盯梢,直到日军进入山谷。利用有利地形,八路军派出500人对日军展开伏击。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日军丢下90具尸体仓皇逃窜,而八路军则无一伤亡。就这样,利用游击战术,八路军在战斗中常常能以小搏大,消耗敌人很多兵力,自己却损失极少。卡尔逊学到的第二课就是对士兵进行政治和战术的教育,要让他们了解每次军事行动的性质和目的,并从心底认可自己从事的战斗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忠诚、坚强、勇敢的军队。有一次,卡尔逊跟随一支小分队进行截击日军的任务,队伍携带32磅的设备,夜行90多公里。行军强度不可谓不大。整整32个小时后,队伍终于到达目的地,并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卡尔逊凭借自己在美海军陆战队受到的专业训练才勉强跟上,而八路军的战士们尽管疲惫,却无人掉队。卡尔逊深感佩服和惊奇,他问一名战士:“你怎么做到不掉队的?”小战士回答说:“如果一个人只有两条腿,他会掉队。但我除了两条腿,还有头脑,我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我知道这次行动对于整个战斗意味着什么。”卡尔逊领悟到游击战加上思想教育威力无穷,士兵们紧紧团结在一起,有信心战胜任何敌人。
卡尔逊对中国抗战的考察历时8个多月,行程8000多公里,足迹遍布延安和北方所有抗日根据地。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游击战注定了中国必胜的结局,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身上有中国的希望。
八路军的思想教育课对卡尔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观察到,八路军里没有“军官和士兵”,只有“干部和战士”,官兵之间没有鸿沟,有的是生死相托的信任。每次战役举行前,部队都会召开会议讨论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和性质,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打完仗还会分析胜败的原因和同抗战总目标的关系。这一切与美军等级森严、上下分明的作风截然不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卡尔逊受命重回美国海军陆战队。他运用自己在中国学到的军事思想建立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近战兵,又被称为“卡尔逊突击队”。卡尔逊打破了美军的等级特权和惯例,时刻以八路军官兵平等的精神为榜样。他与普通士兵一样站岗执勤、排队打饭、露宿野外;突击营也仿照八路军的样子召开民主讨论会,每个士兵都可以对一周训练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参谋主任小罗斯福,即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还像八路军政治委员一样给大家做形势报告。在训练过程中,卡尔逊把游击战术和思想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后来,这支队伍采用八路军的奇袭战术,偷袭日本的海上补给站——马金岛,取得了美日开战以来美军的一次重要胜利。
二战期间,卡尔逊带领的这支队伍屡建奇功,他本人三次获得海军十字勋章,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只传奇队伍的经历被拍成电影,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卡尔逊在马金岛取得胜利后接受五星上将老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授海军十字勋章
1946年卡尔逊因旧伤复发不得不结束他热爱的军旅生涯,以将军军衔退役。后来卡尔逊病重之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以中国人民的名义向卡尔逊发出感谢信,感谢他为中国民主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努力,令他深受安慰。1947年5月,卡尔逊溘然辞世,与他感情深厚的朱德总司令特地发去唁电。卡尔逊对真理的坚守,对正义的信念,以及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同情和支持,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标签 建党百年- 原标题: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偷师”八路军的美国军官卡尔逊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熟蛋返生背后“魔法学校”:两个马甲切换,曾开超感知潜智能课
2021-04-30 09:59 -
男子开设培训班只教作弊:每人学费两万八,全国各地招学员
2021-04-30 09:00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3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4-30 08: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时政微纪录丨春拂桂林 水映民心
2021-04-30 08:29 -
福建:5月10日起部分台胞入闽无需隔离
2021-04-30 07:49 两岸关系 -
网联汽车采集数据安全征求意见:数据不得出境
2021-04-30 06:53 大数据时代 -
见证历史!这段同框,太浪漫!
2021-04-29 23:16 航空航天 -
13家被约谈企业表态:全面对标金融监管要求制定整改方案
2021-04-29 23:02 互联网金融 -
广西幼儿园凶案致2死,警方:初步认定嫌犯患精神分裂症
2021-04-29 22:59 -
广电总局:坚决支持依法查处阴阳合同、天价片酬等问题
2021-04-29 22:28 -
“送外卖”副处长转战网约车,司机一番话让他大吃一惊
2021-04-29 21:30 基层治理 -
习近平签署第七十七号、第七十八号、第七十九号、第八十号等主席令
2021-04-29 21:14 -
《情怀与担当——脱贫攻坚子弟兵在行动》 第三集 攻坚战场
2021-04-29 21:09 扶贫攻坚战 -
中德25位部长“云磋商”,两国总理见证释放了哪些信号?
2021-04-29 20:49 中国外交 -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李克强 王沪宁在北京观看发射实况
2021-04-29 20:44 航空航天 -
持续30多秒!这一镜头,引台媒关注
2021-04-29 20:20 航空航天 -
习近平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通电话
2021-04-29 19:55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通电话
2021-04-29 19:54 中国外交 -
送别“黑子”!中国足球名宿张恩华去世,年仅48岁
2021-04-29 19:17 中国足球 -
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巡视工作、花博会…市委常委会会议今天聚焦这些关键词!
2021-04-29 18:15 上海观察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