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镜头:习近平与科学家的三段对话
最后更新: 2020-09-13 21:10:08时间:9月11日下午 活动:科学家座谈会
“对冷门怎么看?”
80后的付巧妹,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现场,有人生动形容她的发言是“最年轻的科学家讲一个最古老的研究课题”。
“我的工作是围绕人类古基因组学,从事演化遗传的研究,也就是通过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问道:“从哪里来,你们搞明白了吗?”
“在努力搞明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探究明白,需要坐得了冷板凳的坚守执着。付巧妹向总书记汇报了这些年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经常有人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我曾在很难维持实验室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去做热门研究。希望国家进一步引导不以‘有没有用’评价和发展基础研究……”
总书记听了以后深有感触:“对冷门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夯基垒石,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思虑已久:“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我们的学科不占优势,总体经费难免青黄不接,过几年就要花很大精力找经费。”付巧妹说。
“对开展基础研究有成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总书记娓娓道来:“不要看是什么所有制、什么体制,要创新发展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吸引人才的大门开得够不够大?”
这些年,一位位科技人才的回国之举,被视为中国发展磁场效应的风向标。座谈会上,人才成为焦点话题。每一位发言者都感慨万千、言辞恳切。
姚期智院士建议,打造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培育中国的人才造血能力。
施一公院士汇报了西湖大学的建设进展,期待那里成为尖端科技孵化器和顶尖人才培养基地。
……
习近平总书记时而插话,时而记录。他说:“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何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总书记思虑深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步子还要再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也是胆子大一点,引入更开放、更灵活的机制。”
外籍化学家戴伟,发言时畅谈了定居中国24年见证的“外籍人才的‘中国梦’”。
“1987年第一次来中国,我靠磁带自学汉语,和中国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关键要看,我们吸引人才的大门开得够不够大?措施是不是有力?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举措还是要再检查一下落实情况。”
“我常到中小学课堂里科普化学实验,孩子们总会惊叹,‘哇,太神奇了!’”戴伟讲得声情并茂。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跟上。”
……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恰逢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欲茂其枝,必深其根。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召开几场座谈会,征求意见、广纳良言。
此次科学家座谈会上,听了7位科学家的发言,他特意叮嘱道,科学家思路开阔、讲的问题很有启发性,思想方法也有很多创新之处。其他同志如果有意见建议可以书面交给我们。我们很感兴趣,愿意积极研究采纳各方面意见。
“建议再加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对科学研究的求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颇为鼓励:
“这是一种好的学术氛围。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
总书记说,涉及的相关研究,都要根据国家的大趋势来判断,未雨绸缪。“我多次讲,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从座谈会传出的科技工作新坐标——“四个面向”,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他就此阐释说,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盛会上,“我那时讲的还是‘三个面向’,也就是前面的三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建议再加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与科学家的三段对话
- 责任编辑: 黄涛 
-
重庆通报“城管追打商贩被砍伤”:商贩系正当防卫
2020-09-13 19:47 依法治国 -
国务院:11月1日起,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准入管理
2020-09-13 17:43 金融圈 -
云南威信:县教体局局长辞职
2020-09-13 17:23 -
12名乱港分子非法越境在深圳被刑拘
2020-09-13 16:03 观察者头条 -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总书记这样阐释科学家精神
2020-09-13 15:5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听!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宣言,每一句都有力量!
2020-09-13 15:50 -
“从0到1”,习近平反复强调提升这种能力
2020-09-13 15:4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乱港分子涉偷渡被捕,“家属”开记者会要内地放人
2020-09-13 15:14 香港 -
加快科技创新,习近平这些话振聋发聩!
2020-09-13 12:3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习近平这样部署科技创新
2020-09-13 12: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香港普检计划明天结束,目前采样人数占22.2%
2020-09-13 11:24 香港 -
网传安徽一杀人犯12年刑期没蹲过一天牢,官方全面调查
2020-09-13 11:15 依法治国 -
中国首部动物致伤诊治规范教你如何安全“吸猫”
2020-09-13 10:03 观察动物 -
牛津大学将恢复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曾引发志愿者剧烈不适
2020-09-13 09: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深圳地铁一施工现场龙门吊倒塌,致2人死亡、6人受伤
2020-09-13 09:03 -
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0-09-13 08:52 -
增强创新活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0-09-13 08:48 -
想要实质民主,不能只靠西方发明的民调问卷
2020-09-13 08:47 这就是中国 -
科技创新究竟怎么“创” 习近平指明方向
2020-09-13 08:46 -
中国导演赵婷《无依之地》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20-09-13 08:36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