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昭觉县三河村原第一书记:总书记勉励我们想实招干实事
最后更新: 2020-08-09 11:52:20三河村脱贫成绩单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调研,在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干部群众围坐在火塘边一起谋划精准脱贫之策。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时任三河村第一书记的张凌,陪同总书记在村里考察。今年2月,张凌职务变动,不再担任三河村第一书记,不过他还兼任村综合帮扶队副队长。“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想实招干实事,确保三河村今年如期脱贫。”
“要把对老百姓的承诺一一兑现”
三河村处于大凉山腹地,平均海拔2500多米,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2013年,全村355户,贫困户就有151户,贫困发生率超过46%。长期以来,村里90%的村民住在简陋的低矮土坯房里,保持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解决住房安全和交通出行问题,成为凉山脱贫攻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015年,时任昭觉县发改经信局办公室主任的张凌,主动请缨到三河村任第一书记。“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又是彝族,更容易与老乡打成一片。”
时隔两年多,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当天考察的场景,张凌仍然十分激动,“我陪同总书记在三河村考察,总书记在村民吉好也求家、节列俄阿木家察看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联系卡,在火塘边开座谈会时,都提到了我的名字。”
“总书记看得认真,问得也细。除了了解我家的基本情况,还摸摸被褥,问冷不冷,吃穿怎样,有什么收入来源。”吉好也求说。
在节列俄阿木家门前,张凌手持展板,向总书记介绍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展示9个安置点的规划效果图。听到151户村民将全部搬进新房子时,总书记高兴地点点头。
随后,总书记和村民代表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唠起了家常。家里的老莫苏、吉木子洛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总书记的话像火塘里的火一样,让人感到温暖。”
“当时,我还负责翻译,把村民的心声告诉总书记,再把总书记的关怀转达给村民。”张凌说,“总书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建强基层党支部。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真抓实干,不图虚名,不搞形式,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总书记的要求,张凌牢记在心。
调研结束临上车前,总书记特意拉着张凌的手嘱咐:“你看乡亲们还有很大的期待,要把对老百姓的承诺一一兑现。”
习总书记卡莎莎(感谢),我们住进新房了
2019年2月11日,正月初七,三河村阿基社一片喜气洋洋,包括吉好也求和节列俄阿木两家在内的29户、168人,全部告别土坯房,搬进日波界乃安置点的新家。
“习总书记卡莎莎(彝语,意为“感谢”),我们住进新房了”——新居外墙上,乡亲们打出彝汉双语横幅,表达对总书记的感激之情。
一栋栋漂亮的新房错落有致,砖木混合结构,搭配青瓦黄墙、雕花木窗,尽显彝族特色。“今后我们准备发展乡村旅游,正在建设酒店及其他旅游设施。”张凌介绍。
吉好也求的新家就在路边,客厅、厨房、卫生间、储物室合理分布,沙发、茶几、餐桌、电视等一应俱全。“家里房子有100平方米呢!”吉好也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三河村面积19.24平方公里,9个安置点分散在9个不同的山梁上,2018年4月27日集中开工,每个安置点都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既要与县、乡等各级单位全程对接,又要与施工方密切沟通,还要做群众工作。头绪虽多,但张凌忙而不乱。
基建工程压坏了村里一些道路,导致车辆运输建材很不方便。加上凉山雨季较长,施工时断时续,进展缓慢。“必须让乡亲们尽快住上新房子!”张凌耐心细致地做施工方的工作,同时组织村民成立住房安全监督小组,监督工期和施工质量。
盖房子需要工人,张凌首先想到了贫困户。他积极与施工负责人协商,为35户贫困家庭争取到打工机会。“建自己的房子,还能有钱挣,大伙儿可高兴了。”张凌说。
房子建好了,洛古家支的几户村民却不愿搬。“新家离耕地太远了,不方便。”原来,在新居安置点,洛古家支的这几户人家抽签分到了第二排,离耕地远,住得又分散,他们有些不情愿。
“旧房随时可能发生危险,新房有水有电有网,到乡里也方便。离耕地稍远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张凌和驻村工作队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说服了最后几户村民。
住进新房子,还得有个新样子
“那天,在节列俄阿木家的座谈会上,一位村民告诉总书记,以前她生病,总以为是‘有鬼附身’。总书记风趣地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张凌回忆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彝族群众还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住进新房子,还得有个新样子。”张凌带领驻村干部,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搞好“五个一”:养殖一头牛、一头猪、一群鸡,人均种植一亩马铃薯、一片花椒园。“我们还计划让贫困户养殖西门塔尔牛,两年多就见效,一头能卖一万元!”
目前,三河村的云木香种植和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村里还计划发展经济果林,既能给村民增加收入,还能为蜜蜂带来花源。国家电网凉山供电公司捐赠的1000余株雪桃苗,今年3月已经到位。
“以前不懂医保政策,经常闹笑话。后来,村干部带我上医院挂号开药,还帮我报销医药费。”一位村民说,“过去人畜合居,牲畜粪便就堆在院子里,遇到下雨,污水横流,现在家家房前屋后都进行了彻底整治,人畜分开住!”
评定卫生星级,奖励好习惯;购买洗衣机,鼓励勤洗衣;成立红白理事会,改变厚葬薄养的旧观念……现在的三河村,文明新风尚正在养成。
“那天总书记离开三河村时,大家都聚集到村口,很多人流下不舍的泪水。”张凌说,“这两年,乡亲们总问我,总书记什么时候会再来我们村?我对彝族乡亲们说,大伙儿憋足劲,干出新样子,我们才好邀请总书记再来”。
- 原标题:四川昭觉县三河村原第一书记:总书记勉励我们想实招干实事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感受开放新魅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局观察
2020-08-09 11:46 -
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强国事业,习近平这样说
2020-08-09 11:45 -
每天背2、30头猪最重500斤,贵阳“背猪大汉”走红网络
2020-08-09 10:44 -
更多申诉细节披露,张玉环、宋小女:追责可以吗?过分吗?
2020-08-09 09:50 依法治国 -
动物园为熊猫举办成熊礼,饲养员:粪便都是清香的
2020-08-09 09:42 -
上海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
2020-08-09 09: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专题的深意
2020-08-09 08:51 -
追梦路上,习近平这样夯实健康之基
2020-08-09 08:49 -
这一群众爱好,为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08-09 08:47 -
国家卫健委:新增15例本土病例,均在新疆
2020-08-09 08: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毕设作品抄袭?广西艺术学院公告:撤销硕士学位!
2020-08-09 08:01 -
中国海警8月9日在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0-08-09 07:41 钓鱼岛持久战 -
网传张汝京称“美国对中国制约力不强”,主办方回应
2020-08-08 22:44 上市公司 -
汇丰未经客户授权查征信,被罚45万
2020-08-08 22:27 大公司 -
救援回来老板发现多张留言,监控拍下暖心一幕
2020-08-08 21:46 暖心闻 -
黎智英煽动干这事,梁振英听了都说支持
2020-08-08 21:18 香港 -
-
给2008的答卷
2020-08-08 19:50 -
全民健身日,听习近平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2020-08-08 19:4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就原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逝世向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致唁电
2020-08-08 19:44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16“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83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7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