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见·总书记心中的治国理政头等大事
最后更新: 2020-07-23 16:45:40玉米秸秆,在这里成了黑土地上的“宝”。
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他走进玉米地中,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来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近年来,梨树县探索实施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等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这种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是世界上公认的肥沃土壤。全球黑土区只有三片,东北平原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和大量用肥透支地力,东北的黑土层曾一度越来越“瘦”、越来越“薄”。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黑土地保护问题。2015年全国两会,他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就曾询问黑土地退化、重金属污染的情况。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与农场工人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2018年9月,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总书记在黑龙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上,为保护黑土地开出良方。
对于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地区的红壤区,习近平总书记同样记挂在心。
福建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1999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到长汀河田考察水土保持工作。资料图片
1999年11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专程到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当看到远处大片红土裸露的山头时,他神情凝重。2000年5月,得知长汀建设河田世纪生态园,习近平捐种了一棵香樟树。
如今,若是在收获的季节走进东北平原,会看见肥沃的黑土地上稻麦扬波、大豆摇铃。而曾经赤红土壤裸露的福建长汀,生态农业也正蓬勃发展。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是试点的大前提,决不能逾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回溯过去不难发现,重视耕地保护始终贯穿于习近平的实践中。
在陕西梁家河村插队时,他带着乡亲们打了5大块坝地,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耕地。
在河北正定,习近平作出了“要解决人多地少的的矛盾,必须向荒滩进军”的判断。沉睡了多年的荒滩被唤醒,种上了果树、花生、小杂粮,正定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在中央会议,还是在田间地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粮食安全问题。
2020年5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今年全国两会,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粮食安全问题。
早在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回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足迹,他几乎走遍了全国的主要农区。
在黑龙江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2018年4月12日,海南省三亚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同袁隆平等农业技术专家一道,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在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总书记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水稻展示田。他强调“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河南一片高标准粮田,看到清一色的小麦长势喜人,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中国饭碗”有着重要的分量。充足的粮食储备是社会稳定的根基,端稳手中的饭碗,中国不惧风雨、坚实前行。
- 原标题:一见·总书记心中的治国理政头等大事
- 责任编辑: 黄涛 
-
外交部:6月美国驻武汉总领馆部分外交人员已返汉 该馆恢复运营
2020-07-23 16:41 中美关系 -
中方考虑不承认BNO护照作为有效旅行证件
2020-07-23 16:22 -
大连:市民近期无必要不要离开本市
2020-07-23 15: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东:港澳居民可应聘大湾区事业单位
2020-07-23 15:21 香港 -
自行挂牌、自封官职 宁夏西马银“独立王国”为何存在17年?
2020-07-23 14:37 扫黑除恶 -
习近平踏访四平,蕴含哪些战略考量?
2020-07-23 14:18 -
我们“拍了拍”凌晨4点的上海,这座城市比你想象的更努力
2020-07-23 13:32 上海观察 -
大连:在海产品企业外环境中检出新冠
2020-07-23 13: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0-07-23 13:16 -
广电总局:三类抗战题材电视剧不得播出
2020-07-23 12:51 中国电视剧 -
大连新增2例确诊和12个无症状感染者
2020-07-23 11: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考核?网友:双重歧视
2020-07-23 11:46 观察者头条 -
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身份之谜揭开:为西南大学段书凯院长之子
2020-07-23 11:25 -
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周边今天交通管制
2020-07-23 11:18 航空航天 -
“确为父子”,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身份之谜揭开
2020-07-23 11:15 -
致敬四平英雄城
2020-07-23 11:06 -
习近平: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伟大事业
2020-07-23 11:03 -
习近平:因地制宜 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
2020-07-23 10:05 -
习近平:要保护好我们的黑土地
2020-07-23 10:02 -
英国宣布BNO港人可申请赴英居留 我使馆回应
2020-07-23 10:00 香港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565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4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9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