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踏访四平,蕴含哪些战略考量?
最后更新: 2020-07-23 14:24:36东北太重要了。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意识到,“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这是他到中央工作后第八次上东北。考察首日,他来到有着“关东门户”和“东北粮仓”之称的四平。在这个昔日兵家必争之地,总书记的战略考量意味深长。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吉林考察
△习近平吉林之行第一天考察地示意图
“中国饭碗”:黑土地上的牵挂
习近平在吉林四平考察的第一站,是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大量种植玉米,源于梨树县独特的地理位置。纬度高、光照足、气候湿润,再加上肥沃的黑土,梨树县有了“黄金玉米带”的美誉。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7月的玉米处于扬花阶段。(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习近平在这里重点了解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利用等情况。习近平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你们探索实施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等作用,这种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要保护好我们的黑土地
绿色、黄色、黑色,交织成中国东北最美的底色。2018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建三江考察时就曾指出,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
△万亩田畴,生机勃勃。(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由于保护不及时、耕作不合理,梨树县黑土厚度曾在30年里减少了近40厘米。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和相关科研院所在这里联合攻关,最终开创了梨树模式:以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为核心,为越来越薄的黑土层披上“棉被”,让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秸秆留在农田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力,而且解决了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问题。(资料图)
△黑钙土、草甸土和黑土均是适宜玉米种植的土壤。(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梨树模式带来了改善土地、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综合效应。这个基地今年预计玉米产量为15亿斤,农民收益增加2500余万元。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前年在建三江,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四平看粮,意味深长。
△梨树模式让玉米亩产量从2007年的650公斤提高到现在800公斤以上。(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金扁担”:挑起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随后来到位于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于2011年11月注册成立,现有规模经营土地面积690公顷。(总台央视记者吴刚拍摄)
今年52岁的合作社理事长卢伟是本地农民,他早就意识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既解决土地“零散细碎”问题,又能解放农村劳动力。
△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诸多荣誉。(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合作社从最初的6户发展到如今的176户,并发展了土地流转、带地入社、全程托管、代耕土地等多种方式。除了规模化,合作社还推行机械化,现在已拥有大型农机具54台套。
△这是“带地入社”规模经营合同书。(总台央视记者覃思拍摄)
在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习近平重点了解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等情况。习近平说,合作社的路子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索。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总结经验,不断推广,同时要鼓励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探索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来。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因地制宜 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
在此前赴东北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农业现代化,是总书记牵挂的大事。他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动情回忆起当年梁家河乡亲的期盼:将来上山干活挑着金扁担。他说:“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合作社投入资金450万余元购置这些农机具。(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精神高地”:汲取克难制胜的力量
习近平在四平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坐落在市区英雄广场内的四平战役纪念馆。
△为铭记与传承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四平战役纪念馆于1958年成立。(总台央视记者程铖、徐洋拍摄)
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位于沈阳、长春之间,多条铁路在此交汇,也由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46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先后四次大战四平,从解放战、保卫战到攻坚战、收复战,战况惨烈。人民军队以伤亡四万余人、其中牺牲近两万人的代价取得最后胜利。
△四战四平半景图(局部)(来源于四平战役纪念馆官网)
△“坚决保卫四平”展板(总台央视记者徐洋拍摄)
习近平走进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馆设战史陈列厅、半景画馆、电影厅等,其中“四战四平历史陈列”展出文物、图片、文献500余件。
△左一是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战斗英雄奖章,右边两枚是东北民主联军艰苦奋斗奖章。(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这是原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保存的《四平攻坚战总结》。(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展厅内题为“激战塔子山”的油画。(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在四平战役纪念馆,习近平说,我们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革命烈士的鲜血铸就了革命成功,我们一定要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要让14亿人民、9000多万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很好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一定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伟大事业
东北大地是当之无愧的精神高地,曾经诞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从铁人王进喜生前战斗过的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到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从东北烈士纪念馆到四平战役纪念馆,都曾留下了习近平的足迹。重温革命历史,追思时代楷模,正是为了从东北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汲取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
△在四战四平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是西满纵队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
△俯瞰英雄广场。
上个月在宁夏考察时,总书记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
- 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踏访四平,蕴含哪些战略考量?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我们“拍了拍”凌晨4点的上海,这座城市比你想象的更努力
2020-07-23 13:32 上海观察 -
大连:在海产品企业外环境中检出新冠
2020-07-23 13: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0-07-23 13:16 -
广电总局:三类抗战题材电视剧不得播出
2020-07-23 12:51 中国电视剧 -
大连新增2例确诊和12个无症状感染者
2020-07-23 11: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考核?网友:双重歧视
2020-07-23 11:46 观察者头条 -
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身份之谜揭开:为西南大学段书凯院长之子
2020-07-23 11:25 -
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周边今天交通管制
2020-07-23 11:18 航空航天 -
“确为父子”,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身份之谜揭开
2020-07-23 11:15 -
致敬四平英雄城
2020-07-23 11:06 -
习近平: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伟大事业
2020-07-23 11:03 -
习近平:因地制宜 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
2020-07-23 10:05 -
习近平:要保护好我们的黑土地
2020-07-23 10:02 -
英国宣布BNO港人可申请赴英居留 我使馆回应
2020-07-23 10:00 香港 -
总书记考察的这个省,原来这样美
2020-07-23 09:40 -
东方马德里 激荡英雄气
2020-07-23 09:35 -
这件事为何成为总书记心中的“永恒课题”
2020-07-23 09:31 -
杭州失踪女子已找到:警方在小区化粪池发现尸体
2020-07-23 09:22 -
驻休斯敦总领事接受美媒采访:敦促美方立即撤销错误决定
2020-07-23 09:10 中美关系 -
湖北一命案主犯服刑半年多出狱 公安副局长等人系“内鬼”
2020-07-23 09:03 扫黑除恶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