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西安,透露这三层深意
最后更新: 2020-04-23 16:26:35
看国之学脉:胸怀大局 无问西东
习近平随后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了交大西迁博物馆。
△交大西迁博物馆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2018年12月落成并对外开放。(总台央视记者王晓东拍摄)
交大西迁博物馆布展面积2400平方米,通过照片、图表、实物等多种形式,回溯交通大学创办和西迁历史。
△电视专题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第四集《西迁》
1955年4月6日深夜,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彭康突然接到迁校的通知。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改变当时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局面,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
△师生将设备装箱准备迁校。
△交大师生西迁时使用的乘车证。
交通大学的前身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接到西迁令后,这所扎根上海近60年的老校义无反顾迁往西安。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学生登上了西行列车。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
△不到一年时间,交大就完成迁校。1956年,正式开学。(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安交通大学校门。
△1959年拍摄的西迁后的交大校园。
△1957年,学校的大礼堂还没有建成,学校请来工匠用竹子搭建了这座临时“草棚大礼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开大会、文艺演出、放电影都在这里进行。
△为增强体魄,交大成立摩托车训练班,在上海采购了40余辆摩托车。后来它们也随迁西安,一直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经过实地勘址、认真分析并报中央批准,交大的迁校方案后来做了调整: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至1957年底,西安有教职工2585人、学生6881人,上海有教职工2300人、学生5078人。1959年,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定名,同时跻身全国重点大学。
△这是1957年国务院关于交大分设两地及1959年各自独立建校的文件。
△西安交大校园里,有一条著名的梧桐大道。这些梧桐树是60多年前西迁时从南方运来栽种的。这是部分西迁老教授行走在梧桐大道上。
西迁60余年,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27万名各类人才,其中40%留在西部工作,为改变西部落后面貌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2005年12月,西安交大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概括为“西迁精神”,并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交通大学西迁纪念日”。
△这块高2米的交通大学校牌,1956年从上海随校西迁至西安,一直挂于学校北门(正门)。1992年校北门新建后,此校牌由校档案馆收藏。旁边的沙发、樟木箱等家具,是学校为西迁人员专门定制并打包托运的。(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这位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叫胡奈赛,当年西迁时,她只有22岁。交大西迁博物馆开放后,她一直有个心愿,想跟自己的雕塑合张影。她说雕塑的衣服是仿照当年西迁时真正穿的衣服制作的,实在太有纪念意义。今天,她梦想成真。(总台央视记者王晓东拍摄)
2017年11月30日,史维祥等15位经历西迁的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总书记旋即回信,向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在随后的2018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再次为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点赞。
△这是15位给总书记写信的老教授。
△去年,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致敬词这样写道:“你们是铺路石,金子般闪耀在岁月的最深处;你们是螺丝钉,钻石般旋转在共和国的年轮里。”
穿越时空,学脉相承。以身报国,无问西东。三个月前的1月20日,习近平曾专门到另一所赓续学脉的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总书记当时强调,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说,要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2日,在交大西迁博物馆,习近平勉励广大师生:“要发扬老教授们这种西迁精神。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我也完全相信我们的交大人,我们西部的同志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的贡献!”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勉励西安交大师生:继续发扬西迁精神
从昆明的西南联大旧址到西安的交大西迁博物馆,总书记的足迹表露了心迹:对于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人,党和国家始终不会忘记。
△总书记当天与写信的老教授们(其中1人已去世)亲切见面。(总台央视记者王晓东拍摄)
- 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西安,透露这三层深意
- 责任编辑: 黄涛 
-
上海今推12条政策举措促消费,即将举办“五五购物节”
2020-04-23 16:00 中国经济 -
病毒源头是美军生化研究基地?中科院专家回应
2020-04-23 15: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2020-04-23 14: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央视网:不想喝粥才是传统,不喝粥才是爱国
2020-04-23 14:18 -
习近平:国有企业是复工复产的生力军 主力军
2020-04-23 13:3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陕西行丨走进陕汽集团
2020-04-23 13:33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三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
2020-04-23 12:35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习近平:国有企业是复工复产的生力军、主力军
2020-04-23 11:52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北京拟提高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罚款,最高200元
2020-04-23 11:38 -
“五级书记”同框,大有文章
2020-04-23 09:22 扶贫攻坚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确诊10例,其中本土4例
2020-04-23 08: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央决定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
2020-04-23 08: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孙杨仍在坚持训练,被曝已入选中国游泳队奥运集训名单
2020-04-23 08:16 东京奥运会 -
黑龙江新增省内3例、俄罗斯输入1例
2020-04-23 08: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
2020-04-23 07: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原阳县委书记就“打记者”致歉:责任人已停职调查
2020-04-23 07:38 -
沈阳开展“拉网式”排查
2020-04-23 07: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因原油宝倒贴事件,中行某市分行领导被约谈
2020-04-23 06:36 能源战略 -
习近平陕西行丨走进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2020-04-23 00:4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陕西行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
2020-04-23 00:4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69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3“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6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6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