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说理】涵养理性平和心态 打赢科学防治之战
最后更新: 2020-04-03 11:05:32纵观人类文明史,有相当一部分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在一次次的抗争中,人类用智慧赢取了胜利,但同时疾病也实实在在教育了人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对疫情每多一分认识,战胜疫情就多一分底气。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我们既要正视风险、理性认识,也要相信科学、有序应对,更要汲取教训,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正视风险 涵养良好社会心态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敏锐把握公众关切,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环节。
疫情笼罩之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恐慌情绪。与此同时,线上线下广为扩散的各类小道消息真假难辨,也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有人听风就是雨,盲目囤积生活用品;有人一日三量表,没病也愁出了病。为此,要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相关权威信息,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和理性对待。
事实上,恐惧是人们面对突如其来压力的正常应激反应,有利于我们提高警惕、躲避危险。比如,当人意外看到一条毒蛇时,多半会害怕并赶紧躲开。对个人来说,需要做好心理防护,学会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正视风险并接纳恐惧,不偏听偏信、不盲从跟风、不信谣传谣,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从社会层面来说,则要重视社会心理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有力的干预措施,加强心理疏导,提供相关的专业服务,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正能量。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人文关怀,有效纾解人们的焦虑情绪,消除恐慌。比如,为打好防控“心理战”,北京市已开通十余条心理援助热线,由专业人士在电话旁值守,为市民免费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帮助。
科学防治 让防控举措更有力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依法科学有序做好疫情防控,是我们消除恐慌、理性应对的底气所在。只有掌握病毒感染的科学知识,遵循疫情防控的特点和规律,科学部署各项防控举措、综合精准施策,我们才能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伟大斗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不断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救治患者,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与此同时,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家庭,科学防控不断深入人心,防控意识持续加强。国外科学家称赞中国的疫情防控极具专业性,就是因为我们把科学防治贯穿在群防群控的每个环节,不留死角。
从科研战线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到医疗战线早发现早治疗、中西医结合显成效,再到科技战线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显身手,在抗疫战场上,科学认知越深入、科技手段越丰富,我们就越有信心。
古往今来,科学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认知领域里的新事物,来源不明,变化多端,只有用科学才能揭开它的面纱。病毒跨越国界蔓延之时,科学共同体还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共同行动为全球尽快战胜疫病提供解决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彰显科技价值和协同力量。
敬畏生命 养成健康文明习惯
悠悠民生,健康为大。这次疫情,不仅是对我们生命健康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警示。经此一“疫”,很多人都意识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文明素养,不仅关乎平时的生活质量,关键时刻也是“救命秘笈”。
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从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做起。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食用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这些血泪教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古人讲,“德至禽兽”“泽及草木”“恩至于土”,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有一份对于动物、对于草木、对于水土、对于所有自然之物的仁爱,因为这不仅是在保护它们,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全社会的防护意识空前高涨,人们的卫生习惯得以重塑。其实,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并没有多么麻烦费劲。之所以很多人做不到,是因为没有下决心、下大力气去坚持。不妨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在全社会再次倡导人人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并由此推广到社区、乡村环境卫生治理,不断增强防控疾病的“硬核实力”。
疫情防控呼唤社会公德意识。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做好自我保护,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只有每一个“我”都担起责任,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社会才会好,世界才会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 原标题:【战“疫”说理】涵养理性平和心态 打赢科学防治之战
- 责任编辑: 陈洁 
-
-
鏖战疫情日与夜,来看代表委员们的行动力
2020-04-03 11: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千方百计助力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
2020-04-03 11: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部门: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培育百个典型项目
2020-04-03 11:01 中国经济 -
为何要出台公告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三部门回应
2020-04-03 11: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高考延期30天,1071万考生如何应对?
2020-04-03 11: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万人大搬迁——泥石流上的扶贫奇迹
2020-04-03 10:59 扶贫攻坚战 -
北京发布“金融12条” 鼓励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复工复产
2020-04-03 10:57 -
涵养理性平和心态 打赢科学防治之战
2020-04-03 10: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重磅微视频:复工战役
2020-04-03 10: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确诊31例,无症状感染60例
2020-04-03 10: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四川新增1例境外输入,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2020-04-03 09: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东新增境外输入6例,境内病例1例
2020-04-03 09: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北高校5名教师擅自出国”,详细说明来了
2020-04-03 08: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4例境外输入病例
2020-04-03 08:10 上海观察 -
-
勇立潮头再争先——四个角度理解习近平浙江之行
2020-04-03 07:5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抗疫之下 保供无忧
2020-04-03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时政微纪录丨绿色之变
2020-04-03 07:4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首位新冠疫苗试验女性结束观察,CT结果出来了
2020-04-03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