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女孩封城后的26天:她并不想成为英雄,只是想不被绝望困住
困难、误解和委屈
起初,李小熊并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在做志愿车队的事,直到因为手机24小时持续作响,她吃饭时也在盯着手机,家人发了脾气,她才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起初父母怕她感染不让她出门,后来理解了她,让她“保护好自己”。
善缘车队一共55个私家车队队长,张小艳说,李小熊让她印象很深刻,“她一边发动车队,一边自己也接送,一边募捐。”
1月26日,雷神山医院刚施工不久,赶上下雨,工人们急需雨鞋、雨衣和冲锋衣。当天下午,张小艳在朋友圈发布募捐信息,凌晨,她收到李小熊发来的微信,“物资我已经全部筹集好了,这两天就会寄过去。”
“简直神速!”张小艳说。
看到雷神山医院急需物资的信息后,李小熊第一时间发朋友圈广而告之。“我这个微信号之前就加了三四千人,大家都帮我转发了募捐信息,也相信我,很快就有人直接来找我。”李小熊说。
远在北京的张晨就是找到小熊的捐赠人之一。她在北京经营一家品牌运动服专卖店。当晚,她在群里看到了同行转发李小熊的朋友圈求物资的截图,马上加了她。
“她跟我说了很多,这绝对是真实的,我觉得她不会撒谎,大家谈到一块来了。”张晨说。李小熊问她,衣服怎么买?张晨说,我不要钱。
之后,张晨一直关注着李小熊的朋友圈,“就觉得小熊特别努力,很晚了还在微信群里协调物资,今天说哪个医院需要车,明天又是哪个医院需要物资,互相做媒介”。
武汉住家集团董事长卞亚光也在善缘车队的微信群里。当时,他有一名北京的同学要捐物资到武汉。车开到武汉附近,因交通封闭无法通行。他求助小熊,“就是她帮我介绍了一个人,安排了六辆车,对接物资送到湖北物流中心后,又分配到了各个医院”。
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卞亚光目睹善缘车队的群里许多司机因为各种原因陆陆续续退出,但李小熊一直在,“做一次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很难。我对小熊还是挺佩服的。”
“是很难”,李小熊毫不否认这一点。从组织车队到现在,每个阶段有不同难处。
最近她的难是五十吨蔬菜。
有医院向她反映,肉和蔬菜极其紧缺,吃饭很成问题。李小熊发了愁,湖北省内现在每个城市都物资紧缺,只能从外省想办法。正好她的十年挚友有个云南朋友,愿意捐赠五十吨蔬菜。
但蔬菜长在云南的大棚里,如何运来武汉又成了棘手的问题。
李小熊和善缘车队的几个负责人想到,或许可以找云南当地的卡车司机,付运费让他们运过来,但至今未果。“给钱都不来,往武汉送东西回去起码隔离14天,谁愿意吃这个亏?”李小熊说。
他们又试着联系武汉本地的司机。从武汉开车去云南不眠不休来回跑,也要个四天,蔬菜就算能运回,也怕早烂了。
哪怕蔬菜真的上了高速,也可能面临种种问题。“一段高速可能有七八个检测点要查车,你说是私人捐赠,交管有可能会觉得你是高价贩卖,给你没收了。”
李小熊也考虑过快递,但这蔬菜50吨,快递费几乎上万,不太实际:捐了五十吨蔬菜,总不能让捐赠者再掏一笔物流费;让医院拿钱,不太合理也没人愿意;自己出,“很多志愿者月薪就几千块,没有这么多钱。”
蔬菜哪怕到了武汉市内,也还要经过一系列手续。“还需要质检报告,我有朋友之前联系了一家协会想要捐赠几万斤蔬菜,但就是卡到检测报告这个环节,最后蔬菜全烂掉了。”李小熊说。
李小熊还在想办法。从车队成立至今,她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
车队成立头两天,医生用车需求远大于司机数量,李小熊白天处理物资对接事务,每晚“不那么忙”的时候驱车接送医生,天亮才回,曾连续两天没有睡觉。
车队成立第三天,1月25日下午,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从1月26日零时开始,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机动车禁行。
因缺乏防护物资,此时善缘车队其他区域车队也有几名司机因感染相继退出。
当天下午,她在朋友圈发出公告,“很遗憾,武汉善缘车队今天不能接送医护人员了,一是因为机动车禁行通知,一是因为爱心车主没有足够的防护服等装备,很不安全。”
汽修行业的张顺顺是善缘车队的志愿车主之一,看到李小熊的公告后,他还是不想退出。
“但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考虑到自身安全,他联系李小熊,希望能从她那里要套防护服,但“要了很久都没要到,她那里物资也很紧张,我就自己想办法在外面谋了两套防护服,又坚持做了几天。”
李小熊此时正因防护服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别人因为我而来,跟着我在一块做事情,我总得保证别人的安全”。
四处询问后,她从几位防护服捐赠者那以50元每套的价格自费购买了20套防护服。当时50多人在出车,20套不够,她就让有防护服的车主接送医生,没防护服的运送物资。
“当时我让张顺顺出示之前接送医生的记录,他说没有,我就没有给他防护服。”李小熊说,“防护服很紧张, 本来是一次性的东西,我们只能用完后酒精消毒重复使用。”
机动车禁令下发后,各大医院陆续开设班车解决医护人员的通行问题。李小熊车队的工作重心转到运送物资和派送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上。
现在,李小熊的车队每天平均有十几人出车,每辆车每天至少要跑一百公里,一天一共要送二十多趟物资或盒饭。武汉三镇之间距离不近,有时候一趟物资就要跑三十公里远。来回几趟,一天就过去了。
李小熊常跟车给医院送物资。“有次一来两三百个箱子,我们几个女孩子搬,数不清来来回回搬了多少趟。”
她和志愿者们有时还会遇到骗子。一位外地的好心人联系到他们,转账7000块,托他们买些东西送到武汉某家医院。不久就有人打电话来,自称他们就是接收医院的人,李小熊的车队就把物资按照那人提供地址送了过去。
“谁能想到在这时候还会有骗子!”小熊有些懊恼,“我们忙到根本没来得及核实信息,后来医院来电话说没有接收到物资。我们就再去联系那个人,才发现他把我们删了,电话也不接了,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最后,李小熊和这趟物资的负责人凑了7000块钱,还给捐献者,跟他道歉。捐献者收回了钱,却怀疑李小熊才是骗子。但这也给李小熊提了醒,之后每次接收物资,接收方必须出示身份证和医师资格证,拍视频存档,或签写盖有医院公章的物资接收单。
但这也并不能阻止骗子的出现。2月17日,他们抓住一个混进物资对接群里的骗子,“他拿着假的工作证,假装自己是医院的负责人,四处收捐赠者的物资。”李小熊说,“有人把他举报了,被踢出了群。”
至于机动车禁行后志愿者车队通行的问题,到现在还未解决。
早期他们的车队义务帮武汉红十字会派送物资,交管部门让车队司机在车上贴一个车标,后视镜上挂一条绿色丝带,作为通行的标志。
“后来武汉红十字会被质疑,我们也不再跟它有联系了”,如今的车队通行就靠两张证明单:捐赠单位的证明单和受赠医院的接收单。“有两张单基本不会被交警拦,但可能还是会被扣分。这两张单子也不是每个司机都会有。20辆车一起去搬物资,手里没有接收单的车主有时可能就会遇到一些问题。”
还有一些误解也让志愿车主感到无力和委屈。
志愿车队由市民自发组成,“加油的费用都是自己来掏”。但他们也常被误解为收了政府或机构的钱,“好像是我们应该做这种事情,所以有时对我们也很不客气”。
2月15日,善缘和另一个志愿车队一起派出了18辆车按照接收单给部分医院派送350台取暖器。取暖器很占空间,一辆车装不下两三个,志愿者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
当晚12点半,出车的一名志愿者到医院的楼下,在风雨中打电话给医院的负责人让他接收一下取暖器。负责人说,现在太晚了,没人接收,就挂了电话。
志愿者再打,那头就是关机的声音。“我们就是怕医护人员大半夜的工作、睡觉冷才会连夜送过去,而且之前也都说好了。”李小熊说。
“这种情况其实挺多的,所以我很理解退出的人”,最顶峰的时候,李小熊所在的车队有一千多人,到现在,车队常出车的人,五十有余。“能坚持下来的人,靠的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一片善心。”李小熊说。
环卫工人在吃志愿者派发的爱心餐
能感受到善意的人
李小熊自己还没有想过放弃。
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捐物资的必要性。在她给雷神山医院募集物资时,很多人找她私聊说,政府一定会投入相应资金给雷神山医院,足够买这几百件衣服和鞋子,民间募集物资是不是没那么必要?
李小熊担心的是,如果物资不能尽快到达建筑工人手中,他们就会受苦。“那时其实还有很多人没有被看到:养老院里的老人、透析的病人、孕妇、重灾社区的居民、工地的工人等等。我们同样关心他们有没有做好防护,有没有吃的喝的。”
更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是“能感受到善意的人”,能从中获得力量。
志愿者们总能给她惺惺相惜的快乐。“这群在家连碗都懒得洗的80、90后,现在出门就搬箱子,承担责任啊,积极为社会做事情啊。”李小熊说,“我们这边募集到物资,然后实实在在到了别人手上,实实在在帮助人家就够了。”
招募志愿者时,她遇到过一个20多岁的青年。她问他,你来做这个志愿者,你爸爸妈妈知不知道?这个病感染了可能会死。
他说,我爸妈不知道,我爸妈要是知道的话肯定要打死我。
她问他名字,他不说。
她继续问,你不怕把病毒带回去了吗?
他说,我没有回家了。
她问,那你在哪睡呢?
他说,睡在车上。
之后,他在接送一个确诊病人后,开始出现咳嗽发烧的症状。他告诉李小熊,自己似乎也感染了,需要去医院看病,车队这边估计很难再坚持,就再也没有出现在车队群里。后来李小熊也忙,慢慢失去了与他的联系,毕竟“瞒着父母偷偷来做志愿者的人太多了”。
不仅是志愿者,她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社会各方人士,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某企业捐方便面给一些医院,她发朋友圈说,感谢企业捐了一万桶泡面。一群医生护士在这条朋友圈下面评论,“好羡慕还有泡面吃,我们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她很心酸,连忙发动几个朋友一起找餐厅,出钱请那里为医生做些热饭吃。结果一两个“就两三个平方大”的炒饭店铺老板打来电话,“我们给医护人员做,不收钱”。
武汉刚开始封闭交通那几天,李小熊看见医生护士常常忙到24小时连轴转,没有地方休息,又不能睡在地上。她和车队志愿者去找医院旁边的那些小酒店,挨家挨户地谈,询问能不能免费给医生提供住宿。“没想到我们的建议被很多酒店采纳了。”李小熊说。
卞亚光知道李小熊在寻找酒店,主动联系她,将自己手上四处长租公寓全部无偿分享出来。在他的公寓住满了人后,他又建了一个行业群,邀请自己认识的所有公寓老板一起为抗疫做些事情。
很多时候,李小熊觉得自己和志愿者们被善意包围着。
志愿者们帮社区的老人跑腿送菜、买药,药店的老板就给他们的兜里塞酒精和消毒水;车队的车没地方消毒,汽车清洗店的老板主动提出要给志愿者的车子洗车消毒;志愿者送菜给社区,社区居民将自己家中的腊肉、专门做的年货成斤地拿出来送给志愿者。
梨园医院物资一直十分紧缺。有几次李小熊给那里送物资时,整个医院的口罩和防护服已经所剩无几。他们送到时,医生护士特别感激,“你们要是再不来的话,我们都不知道今天晚上怎么办了,都要空手上阵了。” 然后,医生拆开箱子,拿出几件防护服,塞给李小熊和志愿者。
还有一次,晚上八点,李小熊和两个同伴一起到武汉市第五医院送物资。他们下车搬箱子,医院的两位物资接收者、忙碌了一整天的医生立刻前来帮忙。
李小熊和同伴怕医生劳累,又怕他们弄坏防护服,不让他们搬运,但医生一边搬一边嘱咐他们,“在外面跑一定要注意防护与安全。”
搬完物资后,两名医生拿出几套医院紧缺的防护服和护目镜往他们身上塞。他们越推辞,医生越坚持。李小熊和同伴赶紧驱车离开,医生追着车,通过车窗把防护服、护目镜往她们车里扔。她坐在车上,说不出一句话来。
车队志愿者送物资到社区
标签 肺炎- 原标题:29岁武汉女孩封城后的26天:她并不想成为英雄,只是想不被绝望困住
- 责任编辑: 郭肖 
-
民警收到强制令,背后原因却很暖…
2020-02-19 08: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称野生动物产品是刚需,蛙类养殖委被撤
2020-02-19 08: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钟南山:遗体解剖发现炎症和黏液特别多
2020-02-19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国新增1749例,累计74185例
2020-02-19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昨日12小时无新增确诊病例
2020-02-19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救治新冠肺炎的多是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去哪儿了?
2020-02-19 07: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引发冲突”后续:乡长两次登门道歉
2020-02-19 07: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火神山医院建设工人坚决不领工资?承建方回应
2020-02-19 07: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发布:武昌医院护士柳帆一家四口先后确诊去世
2020-02-19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谎称患新冠肺炎致数十村民牛场住9天 男子被拘10日
2020-02-19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如何寻找“零号病人”?专家建议:重回海鲜市场
2020-02-19 07: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湖北新增1693例,累计61682例
2020-02-19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市委书记:再发现一例居家确诊病人,拿区委书记区长是问
2020-02-19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南京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恢复开放
2020-02-18 22: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湖北鄂州市卫健委主任被提名免职
2020-02-18 22: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已有323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被确诊
2020-02-18 22: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安徽阜阳开出首趟复工人员定制专列
2020-02-18 22: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7省出现0增长,各地纷纷忙复工
2020-02-18 21: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央指导组看望慰问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家属
2020-02-18 21: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福建立法向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说“不”
2020-02-18 21: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54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47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08“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70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