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天团”一年后再聚临港!来看上海如何吸引和“留下”他们
(文汇报10月28日文章,作者许琦敏)
上海临港滴水湖畔,将再次掀起一场汇聚世界顶级智慧的头脑风暴。
明天,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在此开幕。这是一场堪称亚洲之最的世界级科技盛会。包括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1位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菲尔兹奖得主在内的65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将在未来三天半内,与来自全球的百名优秀青年科学家,以及中国两院院士、科技精英一起,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主题,展开脑力激荡,迸发智慧火花。
这是正在全速跑出创新“加速度”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汇聚创新动能、构筑创新策源力的高端平台;这更是以开放、创新、包容为鲜明城市品格的上海,关切人类未来命运,而献给世界的头脑峰会。
当规模更大的“科学天团”再度聚首,上海亦在思考:怎样让顶尖头脑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获得持久生命力?如何让论坛的溢出效应持续浇灌上海的创新土壤?本届论坛上,这些问题或将给出答案。
吸引:打造富有新意的论道之地
探寻人类发展的未来之路,科学如同一座希望的灯塔,而顶尖科学家无疑是塔尖上的瞭望者。
东海之滨,正加速汇聚创新动能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人类未来“瞭望者”们的再度到来,打造了一个富有新意的论道之地:
第二届顶尖科学家论坛布置就绪(记者祝越/摄)
为期三天半的论坛,将聚焦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展望世界科技突破方向,顶级智慧和“最强大脑”将同台交流,在碰撞与思辨中提升上海的创新热度、深度与广度——
本届论坛新设“莫比乌斯论坛”,65位顶尖科学家将每人展示一张幻灯片,独立发言3分钟,畅想和预判未来20年科学、宇宙和人类的发展态势;
在“国际大科学计划”战略对话环节,十余位国内外战略科学家将展开200分钟不间断讨论,重点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
青年科学论坛则遴选来自全球的百名优秀青年科学家,与学界大师展开一场“桌布讨论”,在跨领域的代际思想交锋与连接中,碰撞出穿透现实的思想火花。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接受论坛媒体专访(论坛组委会供图)
人类如何在地球的安全界限内继续发展?大城市如何实现能源、水、食物供给平衡?癌症等困扰人类的重大疾病能否在未来治愈?……地球村顶级智者群体在思考人类未来的同时,也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留住:设立“诺奖天团”创业社区
就在一年前,同在滴水湖畔,包括2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34位顶尖科学家共同参与了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一年后,出席第二届论坛的顶尖科学家人数扩容到了65位,其中诺奖得主44位。
接近翻番的数字背后,折射出全球科学大师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可与期待,也蕴藏着无数科学大咖与上海结下的深厚缘分。
首届论坛上,科学巨擘们畅所欲言,流连于一场场精彩报告不愿离场。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在代表与会科学家发言时表示:“我们感受到了上海的魅力、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科学家的友谊。”出于相同的感受,首届论坛刚一结束,不少与会科学大咖就为今年的论坛预留出了宝贵的时间档期。
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诺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们正聚精会神听着报告(记者叶辰亮/摄)
面向世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需要开放度更大、协同性更高、策源能力更强的合作大平台,在更大范围内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
深度对话之后,如何打通科技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让论坛带来的溢出效应灌溉上海的创新土壤?首届论坛期间,首个世界顶尖科学家“WLA科学社区”在临港启动;在此基础上,本届论坛期间,还将设立WLA国际联合实验室基地,由此为诺奖级科学家扎根上海打造贯通从基础科研“最先一公里”到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创新生态链。
目前,已有多名诺奖级顶尖科学家加盟该基地,项目涉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前沿科研领域。据悉,实验室基地还将协助WLA科学社区设立前沿科技的技术银行,发起成立科学家成长基金等。
生发:孕育发现与创新的“种子”
在这一迄今为止亚洲最大规模世界顶尖科学家交流平台上,顶级“科学天团”还将为未来科学发展孕育发现与创新的“种子”。
创新是一座城市活力的不竭源泉,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首届论坛上,顶尖科学家们的话题不约而同地聚焦青年一代。而本届论坛特别从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如剑桥、哈佛、斯坦福等大学的重点实验室,以及清华、北大、中科大、复旦、上海交大等中国高校,遴选了百名未来科学之星参与青年科学家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表示,科学大师身上所凝聚的科学精神,值得每一位科学青年学习和思考,这是一个不限地域、跨越国界的共同话题。
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说,若干年后,这些年轻人中或许就会有诺奖得主产生,甚至会有改变未来的科学家。十位参与首届论坛的少年科学家中,有部分已经或即将进入世界一流学府深造。
首届论坛上,诺奖得主与“少年科学家”们同桌交流(论坛组委会供图)
顶尖科学家论坛为他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坚定了他们的科研理想。上海交大附中学生杨鸿嘉告诉记者,他从与诺奖得主的交流中悟到,搞科研要有足够耐心,“如果一项研究有望造福人类社会,即使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我也愿意去尝试”。
- 原标题: 时隔一年,由44位诺奖得主领衔的“科学天团”再聚临港!来看上海如何吸引和“留下”他们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你好,重量1公斤、面值1万元的“金熊猫”了解一下?
2019-10-28 13:01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2019-10-28 11:58 -
陕西延长县一车载试验装置发生爆炸,致5人死亡3人失联
2019-10-28 11:54 安全生产 -
16天16封贺信!习近平提到最多的是这个词
2019-10-28 11:1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德媒:王毅欧洲之行原本包括柏林…
2019-10-28 11:10 德意志 -
广东深圳海关破获走私奢侈品大案 案值3.2亿
2019-10-28 11:09 依法治国 -
暴徒在九龙多区捣乱纵火 港府发声明强烈谴责
2019-10-28 10:24 香港 -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长青接受审查调查
2019-10-28 09:34 廉政风暴 -
严管到来,网红带货的“坑”能否填平?
2019-10-28 09:29 电子商务 -
王毅出席外交部年度义卖活动,老朋友新伙伴都来了
2019-10-28 09:14 中国外交 -
Faker成首个拿下LOL世界赛及季中赛100胜的选手
2019-10-28 09:12 -
中国最赚钱高铁亮家底:67名员工,年赚百亿
2019-10-28 08:11 高铁世纪 -
打造“蓝月传奇”的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罪被捕
2019-10-28 07:36 -
外高桥清理滞港14年“洋垃圾”,销毁成本是其货值数倍
2019-10-28 07:3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人民日报:戴口罩上台,自取其辱!
2019-10-28 07:26 香港 -
十九届四中全会今起召开,这个重要议题值得关注
2019-10-28 07: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甘肃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2019-10-28 07:15 地震 -
深圳出入境西九龙边检站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
2019-10-27 21:51 香港 -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写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
2019-10-27 21:3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杀害大连女童凶手曾多次尾随女性 警方:父母未包庇
2019-10-27 20:42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58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2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3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