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核!他帮无数人重见光明,99岁仍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
关键字: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办公室里,张效房向记者讲述自己的从医经历(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他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帮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
如今年近期颐的他,身体依旧硬朗,虽然只有右耳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他都认真倾听。
如果有人问他,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99岁的张效房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工作。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的办公室里,张效房在修改稿件(7月17日摄)。
早上9点,张效房教授已经坐在古朴的书桌前改稿子了,并不宽敞的书桌上,除了国内外各类眼科专业期刊和一些外文工具书之外,只有一盏台灯和几支不同颜色的笔。
张效房教授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老教授头天改稿子改到了凌晨5点07分,近几个月,张老专心编写,《张效房眼外伤学》。
他说:“我现在每天没有2点前睡觉的。有人说你这样不行啊,你睡觉少等于慢性自杀啊,你最少少活两年啊。我说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我已经活了99年了,还在乎这两年吗?只要把这本书编起来,交出一个合格的稿子,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 ”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的办公室里,张效房和工作人员交流稿件问题(7月17日摄)。
1920年,张效房出生于医学世家,六七岁时,当医生这个念头,已经在张效房心中萌生。
张效房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不能到前线去打仗,那就学好医学,为国家服务。 ”
身为医生的父亲一直教导他,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抗日战争打响后,正在读高中的张效房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作为一生的事业。
1945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张效房就来到河南大学附属医院(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当时我被分到外科,后来医院要开眼科,我就自告奋勇去了眼科。 ”
张效房(右二)在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5年,张效房开始攻克眼内异物这个世界性难题,他夜以继日地对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进行系统研究,没有合适的手术器械就自己设计,没有手术案例可以借鉴就一点一点结合实际摸索。
经过不懈努力,张效房改进、创新发明了30多项眼内异物手术专用的器械、手术方法,而这些发明他并没有申请专利:“没必要,经验是从病人身上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方法推广开来。 ”
后来张效房所编写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出版,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系统探讨眼内异物的专著,这些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大量患者免于失明。
这是张效房参与编写的书籍、杂志(7月17日摄)。
由于张效房在眼科医学界的突出成就,他经常被国外邀请讲学、做报告,一些大学开出各种优厚条件,希望他留在国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我哪儿都不去。我没什么成就,我的经验都是从一个一个
中国病人身上来的,我要报答生我养我的地方。 ”
张效房(右)在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样为老百姓造福的事业,张效房一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新中国刚成立时,沙眼患病率居高不下,张效房就领着一群眼科医生下乡搞沙眼防治,为全国的沙眼防治做出示范。
改革开放后,慢性病渐渐突出,白内障成为致盲首因,传统术式不易在基层推广,张效房引进国外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进行简化改进,至今仍在应用。
99岁高龄,他还在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的办公室里,张效房在翻阅材料(7月17日摄)。
作为国内眼科学的创始人之一,70多年来,张效房培养了大量眼科学临床人才,见证着眼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有人夸他德高望重,他呵呵一笑说:“什么是德高望重,无非就是年龄大一点,糟蹋粮食多一点……”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办公室里,张效房在修改稿件(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谈及工作,他满脸幸福:“活一天,能工作一天,有事情做,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
标签 暖心闻- 原标题:硬核!他帮无数人重见光明,99岁仍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9-07-21 08:23:32
-
中国能突破西方依附体系,是大棋还是险棋?
2019-07-21 08:14 这就是中国 -
男主播疑似直播吃蜈蚣、壁虎,被发现时已死亡
2019-07-21 07:53 -
30万港人站出来:不要打破这颗东方明珠
2019-07-21 07:12 香港 -
村医集体辞职,国家卫健委:正在处理,主因是地方财政困难
2019-07-20 23:00 医疗改革 -
教育部:高校要对留学生实现统一标准管理与考试
2019-07-20 21:07 中西教育 -
警方通报任达华遇刺案:嫌疑人存在精神障碍
2019-07-20 20:19 -
奔驰惨烈车祸通报:徐某事故时状态符合“癫痫发作”
2019-07-20 20:06 观网看片 -
河南义马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升至15人,搜救基本结束
2019-07-20 20:05 -
河南小学挖出百余枚侵华日军炮弹,已集中销毁
2019-07-20 19:54 -
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淫秽色情内容…26款音频平台被处罚
2019-07-20 19:51 网络战线 -
任达华被刺,主办方发声明道歉
2019-07-20 19:26 疑案追踪 -
新疆发现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2019-07-20 19:23 考古 -
牢记习近平这些严令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2019-07-20 18:5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上海早教机构凯瑞宝贝部分门店突然关门,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2019-07-20 18:49 -
香港警方查获烈性炸药,“港独”组织认领被捕男子
2019-07-20 17:35 香港 -
济南两工人污水井内施工时昏迷,一保安下去救人不幸遇难
2019-07-20 17:07 -
高速路公司回应收费员“职业微笑”:有考核,是好员工
2019-07-20 16:23 -
周杰伦没流量?全网的中老年粉丝联合起来了!
2019-07-20 15:47 明星那点事儿 -
基层女干部拒绝升官遭处理 冤不冤?
2019-07-20 15:30 基层治理 -
这种药“专治老公出轨”20天可毁了男人?
2019-07-20 15:25 婚姻故事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