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一个"关押中心"一年间扩大一倍?华春莹回怼
关键字: 新疆外交部网站10月26日消息,继24日有记者拿BBC有关新疆报道对发言人华春莹发难后,在26日当天,又有媒体搬出BBC报道说事;华春莹也毫不客气地怼回去。
问:BBC本周早些时候播发了关于新疆的报道。根据卫星图片,乌鲁木齐附近一个“关押中心”的面积在过去一年里扩大了一倍。你能否介绍中方为何迅速地扩大“关押中心”的面积?
答:关于新疆反恐维稳以及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方面的情况,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接受中方媒体采访时已经介绍得非常详细了。
首先我想纠正你,这不是什么“关押中心”,而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从根源上、从早期去除极端化和预防恐怖主义的产生。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尝试的做法。许多国家结合本国实际,积极探索打击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的路径。前几天我在这里也应询介绍过一些情况。比如,英国政府今年6月就出台过反恐战略,强调要对受极端思想影响的人员进行早期干预;法国2016年宣布将在全国12个大区设立去极端化中心,帮助受极端思想影响的本国公民重归正常生活;美国也在尝试使用社区矫正来改造受极端思想影响的青年。中方有关做法和英国、法国、美国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防微杜渐、治病救人,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免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侵害。
中国政府依法采取措施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同时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在新疆依法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那些受到极端主义思潮影响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能够早日重归社会正常生活。
打击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是世界性难题,在采取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这个问题上,各国应该秉持统一标准,而不是双重标准。希望各方能加强在反恐和去极端化方面的交流,相互理解彼此为维护本国社会安宁所采取的措施。
问:本周BBC和法新社都发表了涉疆报道,提到新疆“再教育项目”。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媒体近期发表了不少涉疆报道,央视、《环球时报》还采访了新疆当地官员。中方是否将安排外国记者采访新疆官员或者组织新闻发布会?
答:我刚才说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已经就有关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新疆是开放地区,去新疆参访不是问题。去年和今年前九个月,去新疆参观访问的人均超过1亿人次。如果你想了解有关具体情况,可以直接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如果你怀着善意、客观公正地报道,你是受欢迎的;如果抱着偏见、怀着恶意而去,我们当然拒绝。总之,我们希望媒体不要偏听偏信,做出的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
追问:外交部是否愿意在北京为外国记者举办涉疆新闻发布会?
答:外交部负责外交事务。外国一些媒体对中国国内情况,比如说新疆的情况比较感兴趣,在外交部记者会上向我们提问,我们尽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力所能及地作出回答。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具体情况,可以与地方政府或中方有关主管部门直接联系。
此前报道:
英记者拿新疆教培中心发难 华春莹两个反问怼回去
据外交部网站10月24日消息,当天记者会上,有英国记者借新疆教培中心发难,发言人华春莹反问道,这个人曾经在教培中心待了四个月,他声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像是“监狱”,没有自由。如果真是像他说的没有任何自由的话,他是如何联系上你们电视台的?你们又是在哪里、在何时见面进行的采访呢?
她强调,我们反对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希望媒体朋友不要偏听偏信,而应正确认识和理解其他国家依法采取有效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的努力。
问:我们采访了一个曾经在新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待过四个月的人和一些有亲属在新疆的哈萨克斯坦家庭。他们称教培中心像是 “监狱”,表示既然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为什么不能自由进出?
答:关于新疆反恐维稳以及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有关情况已经介绍得非常详尽了,我建议你认真查阅一下。
关于你说的那个在教培中心待过的人的具体情况,坦率地说,我不了解。不过我感到好奇的是,你们是什么时候采访的这个人?根据你的说法,这个人曾经在教培中心待了四个月,他声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像是“监狱”,没有自由。如果真是像他说的没有任何自由的话,他是如何联系上你们电视台的?你们又是在哪里、在何时见面进行的采访呢?
我想告诉你,就在前几天,中国《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内容十分详细的文章,介绍了记者实地走访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机构的情况。记者采访的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接受了采访,而且都是有名有姓有照片的。我不知道你是只愿意相信你所采访的这一个人,还是也愿意相信中方媒体采访到的许多人?
你是英国记者,英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打击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消除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和因素。多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英国,都在不断尝试结合本国或本地区实际,积极探索打击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的具体路径。比如,我看到一篇报道,今年6月份英国政府出台的反恐战略强调要对受极端思想影响的人员进行早期干预;法国2016年时就宣布要在全国12个大区设立“去极端化中心”,目的是要帮助受极端思想影响的本国公民重归正常生活;美国则尝试利用社区矫正改造那些受极端思想影响的年轻人。可见,中方相关做法和英国、法国、美国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了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而采取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目的是防微杜渐、治病救人,最大程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命权和发展权,免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侵害。这也是一国政府对本国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反对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希望媒体朋友不要偏听偏信,而应正确认识和理解其他国家依法采取有效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的努力。
我还可以告诉你,中国是法治国家,中国政府依法保护本国公民以及在中国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友好的邻邦,就涉及两国人员往来的问题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标签 新疆- 原标题:伸出左脸给外交部打的BBC又伸出了右脸 外交部没客气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8-10-27 08:00:27
-
“粗略估计,南海行动已消耗美军60%西太前沿兵力”
2018-10-26 22:52 -
“英国警方态度前后不一,背后原因令人置疑”
2018-10-26 22:02 不列颠 -
“当前国际形势下,中日应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2018-10-26 20:43 中日关系 -
习近平晤安倍: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值得珍惜
2018-10-26 19:05 中日关系 -
习近平视察南部战区:坚决完成担负的使命任务
2018-10-26 18:16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最高法:法院组织法修改是对审判委员会制度做大幅补充
2018-10-26 18:14 依法治国 -
美议员称为宗教自由而战是中美关系核心 外交部回应
2018-10-26 17:50 中国外交 -
消防、森林部队转制后,消防救援衔来了!
2018-10-26 17:42 -
缺席审判来了!刑诉法修改加强境外追逃追赃
2018-10-26 17:00 依法治国 -
李克强举行仪式欢迎安倍访华
2018-10-26 13:53 观察者头条 -
央视快评: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2018-10-26 09: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一个月内三次阐释民营经济透露出什么?
2018-10-26 08:27 中国经济 -
人大代表实名举报官员涉黑,反因涉犯罪被刑拘
2018-10-26 07:05 依法治国 -
胡海峰:以百姓心为心 以群众事为事
2018-10-26 06:45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2018-10-25 23: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时隔6年再赴广东,习近平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2018-10-25 22:5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向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闭幕式致贺信
2018-10-25 22:3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李克强:欢迎日方参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
2018-10-25 21:38 观察者头条 -
把自贸区建设成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2018-10-25 20:39 -
揭秘自媒体黑公关:有企业给上百家交保护费,有的年入数千万
2018-10-25 20:07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