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
关键字: 恶竹应须斩万竿第一段落
微视频一: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还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所以,从严治党的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我们说到就要做到。
主持人康辉: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一段讲话,这段话大家听出来了,总书记讲得很重,也很深。他强调的就是反腐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讲话当中,总书记引用了杜甫的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关于这两句诗,我们现在请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为大家讲解。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两句诗出自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中的第四首。严郑公就是严武,严武是名臣之子。
杜甫和严武是好朋友,他曾经一度离开成都到外地去,那么后来当杜甫听说严武要回到成都来主政四川的时候,杜甫就从外地回到成都去。这首诗就是杜甫在回来的路上写的诗。
杜甫对于重新回到成都的生活是非常向往的,他写这一组诗就是要表达他自己回到成都之后重整家园,建设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这个时候他已经离开草堂三年了,在杜甫的想象之中,三年之后成都的草堂肯定已经破败不堪了,杜甫最惦记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亲手种下的四棵小松树。他非常希望这四棵小松树都已经长得有千尺那么高了,但是他又想,成都那个地方潮湿又多竹子,而这个竹子你不用管它,它就会长得到处都是,钻得到处都是。那么杜甫就想了,这个竹子,它会不会妨碍小松树的成长呢?那要是那样的话,长出来多少竹子就砍掉多少竹子。想到这儿的时候,杜甫就产生了强烈的爱憎,他写道,“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那么这两句诗,我们现在用来表达除恶务尽的决心,要想让小松树茁壮成长,就必须要清除恶竹。其实这就像是官场的风气,那种腐败、疲沓的风气不除,廉洁高效的风气就难以确立。在这儿我们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在北宋建国80年之后,其实当时已经是积弊丛生,大部分官员都是熬年头上来的,这些官员,该拿的俸禄一样也不少拿,不该拿的可能也会拿,但是该干的事情他们却一样也不做。所以整个官场的风气都是人浮于事。当时的有识之士就提出来,必须要进行改革,要把那些不合格的官员,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不合格的官员,要清理出官僚队伍去。这其实就是大家在历史书上学的“庆历新政”这场改革运动。
那么在当时领导改革的就是副宰相范仲淹,还有枢密副使富弼。范仲淹他们就决定,首先要清理路级的干部队伍。宋朝的“路”大概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比省要小一点。范仲淹就在开封,拿了一本路级干部的花名册,就在那审,他一个一个地看下去,看到不合格的就拿起笔来把这个名字勾掉。富弼就在他旁边看着,然后富弼忽然就说话了,富弼说,你这一勾很简单,轻轻一笔下去就勾掉了。但是你这里一勾,他那里一家子就要哭了。听到这个话的时候,范仲淹就停下笔,抬起头来看着富弼,很严肃地说,一家哭跟一路老百姓哭相比,哪个更严重?改革派所抱定的的确是“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决心,但是非常可惜,这场改革其实最终,我们知道它并没有取得成功。“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除恶务尽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赵冬梅教授的讲解。谢谢。
除恶务尽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当然不容易,历朝历代要把这件事情做成都不容易。但是除恶不尽后患无穷,所以再不容易也要干,而且要坚持不懈地干下去,要有这种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引用了杜甫的这两句诗,其实也是在表达着这样一种决心。甚至我们可以说,坚强的决心是反腐的第一推动力。那么这决心到底来自哪里呢?我们请黄一兵研究员继续为大家解读。
思想解读人黄一兵:
这个决心来自哪里?这个反腐败的决心到底来自哪里?许多人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决心来自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担当,来自于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习近平同志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30年前的福建宁德。
当时,福建宁德还是一个落后地区,但是在这个落后地区却有一个“不落后”的现象,就是当地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违纪、违规占地建房。这种建房的费用动辄十几万元,甚至有几十万元。而那个时候,福建全省的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是1400多元。那么钱从哪里来?物资从哪里来?于是腐败丛生。这种占地建房的风气是愈演愈烈,人民群众对于能不能治理好这个歪风几乎丧失了信心。
然而,1989年这种情况出现了转机。就在那一年新年之前,当地的各级领导接到了开会的通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开会,一些人心里隐隐地觉得有些异样。主持这次会议的是担任宁德地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同志。
在当地的干部心目中,这个新来的地委书记平日里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在当天的会议上,人们看到了一个面容凝重的习近平,看见了一个沉默不语的习近平。谈起占地建房的问题,许多干部就说,这个问题并不是起于今日,由来已久,当地的许多干部都牵涉其中,都是既成事实了,最好的办法是新官不理旧账。
还有一些干部说,治理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且不说法不责众,占地建房的这些人还都是同事,你收了别人的房,收了别人的地,势必是把别人得罪了。在这一片纵容、推诿和无原则的理解的氛围中,年轻的习近平同志拍案而起。他说,不错,占地盖房的干部确实不少,而对于广大干部而言,他们是少数。对于全区200多万群众来说,他们更是少数。他明确表示,占地建房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而且规定,从会议召开的当天起,全部冻结在建的干部私房,立刻开始全面清查整顿。后来在《人民日报》上,专门就宁德地区的这场清房风暴做过专题报道。标题就叫作《办好一件事,赢得万人心》。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依然把强力反腐放在突出的位置。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总书记坚持强高压、重震慑,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滋长的势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到,换来的是不敢腐目标的初步实现和党风政风的气象更新。
现在,我们谈一谈不能腐。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有一种说法叫“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强力反腐,形成震慑是治标之举,那么反腐败的“本”在哪里?“本”首先指的就是制度建设,让我们来看一看总书记是怎么说的。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我们党长期执政,既具有巨大政治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依靠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管理、监督。
主持人康辉:
我们刚刚听到的这段讲话,是2015年的6月26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的时候,他在谈到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时候讲的一段话。总书记指出,从一些腐败大案要案来看,之所以弄到那样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如何靠制度有效地防治腐败,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这段讲话里,总书记有一处用典,就是“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那这句话出自哪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建设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我们请赵冬梅教授为大家讲解。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这个是唐代的白居易《策林》里边的一句话。那么《策林》是什么呢?《策林》就是对策之林,或者说是对策汇编。
换句话说,《策林》其实是白居易对于当前唐朝国家所面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能够找到灾害根源的人才是真正善于消除灾害的人,而那个能够找到病根,并且去除病根的医生才是真正会治病的好医生。那么在这儿呢,白居易给皇帝提出来的处理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困难的时候,最核心的是要做到正本清源,解决问题是要从找到它的源头下手。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赵冬梅教授的讲解,谢谢。
白居易《策林》的这两句话也充满了中国式哲学、中国式智慧。我们知道,像中医治病从来都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定是望闻问切,找到病根,拔除病源,标本兼治。那反腐倡廉标本兼治,刚刚黄一兵研究员也说到了,治本首先就是制度建设。
关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金句大家特别熟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那究竟怎样才能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呢?我们请黄一兵研究员继续为大家解读。
思想解读人黄一兵: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一,就必须打造有效的制度笼子。另一方面,就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作用才能够显现出来。制度反腐的作用也才能够显现出来。总书记始终十分重视制度反腐,十分重视制度建设。
早在35年前,担任正定县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同志,就组织制定了关于改进干部作风的规定,针对当地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要求,形成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正定县委抓作风建设的这些活动和举措,至今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仍记忆犹新。现在,我们请对相关情况比较了解的一位同志说一说。
主持人康辉:
黄一兵研究员提到的这位了解情况的同志,就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委研究室的副主任张素钊同志,今天我们把他请到了节目现场,掌声欢迎他。
张主任好。
- 原标题: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10-17 09:29:11
-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习近平身体力行
2018-10-17 09:05 观察者头条 -
被双开的副局长:借“代孕”以钱易色,有3个私生子
2018-10-17 08:31 廉政风暴 -
房峰辉案,中央还有个大动作
2018-10-17 08:12 廉政风暴 -
北京副市长阴和俊任天津市委副书记
2018-10-17 07:10 高层人事 -
他将一生献给新疆,曾斥热比娅是民族败类
2018-10-17 06:49 -
习近平会见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
2018-10-16 20:31 中国外交 -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挪威国王访华并同其举行会谈
2018-10-16 20:30 观察者头条 -
原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因病逝世 享年84岁
2018-10-16 19:40 政坛观察 -
“为群众真解决问题,群众自然会信任你”
2018-10-16 19:3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张阳被开党籍 依纪依法追缴涉案财物
2018-10-16 18:22 廉政风暴 -
中共中央决定给予房峰辉开除党籍处分
2018-10-16 18:10 廉政风暴 -
《重读〈论持久战〉》出版
2018-10-16 17:05 -
央视快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10-16 15:42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在上海期间推动三农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8-10-16 15: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平“语”近人:把牢定盘星,锤炼金刚钻,守护传家宝
2018-10-16 15:3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上市公司董事长给官员女儿当"干爹" 败露后股价跌七成
2018-10-16 14:47 廉政风暴 -
赖小民在华融9年,究竟是“瘦了”还是“肥了”?
2018-10-16 13:55 廉政风暴 -
习近平多封书信谈到的教育根本问题
2018-10-16 10:4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为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疆主席答记者问
2018-10-16 10:10 中国反恐进行时 -
《平“语”近人》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8-10-16 09:0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75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3“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