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启示录
关键字: 新思想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习近平语录“共和国成立都快50年了,部分群众生活还这么困难,一定要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困难。”1997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闽东调研连家渔民易地搬迁时动情地说。
“如果没有他的大力推进,我们至今可能还住在船上、漂在海上!”曾经被称为“水上吉普赛”的连家渔民说。
是的,对人民付出的爱有多深,人民回馈的爱也会有多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海南三亚,玫瑰谷员工李玉梅一直津津乐道总书记戴上她的斗笠的故事。
“当时大家挤在一起,不知道是谁碰了我一下,斗笠差点滑下来。总书记看到了,顺手接过了我的斗笠。”李玉梅说,“总书记戴上斗笠,大家热烈鼓掌,不少乡亲眼泪都流下来了!我们都能感觉到总书记对老乡的那份真挚情感。”
“我们从三亚博后村到海口施茶村一路采访,所到之处,干部群众都说,总书记真正知基层,懂农民,他的话总能一下子说到我们心坎上!”本报记者辛本健说。
“总书记进门,先看厨房,再看老人卧室,最后来到客厅,拉着我奶奶的手,嘘寒问暖。给我的感觉就像长辈来家里走亲戚,可随和了。”河南兰考张庄村村民闫春光回忆说。
“从张庄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到县行政服务中心,我们通过一张张现场照片,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的一次次交流,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对群众的真情、深情。”本报河南分社记者马跃峰说。
今天人民日报开刊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篇《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启示录》。
“习总书记下过乡、当过农民,他知道咱们百姓需要什么、期盼什么。现在总书记想着法子让咱过上好日子。跟着总书记,我们有奔头!”一位读者在与本报记者交流系列报道读后感时激动地说。
新思想引领中国光明未来
深圳莲花山上,习近平总书记亲手种下的那棵高山榕,如今枝繁叶茂,郁郁苍苍。
“总书记种下的是长青树,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树’‘希望树’!”时任深圳市莲花山公园管理处主任杨义标的这句话,让本报广东分社记者吕绍刚感慨良多,“总书记发出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动员令,让深圳这片改革热土再次涌动春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采访中,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宁夏闽宁镇一位基层老党员的话饱含深情:“那都是因为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灵魂!”
记者注意到,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眼含热泪,毕竟,“空中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砾满地跑”的景象还历历在目。正是因为习近平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才让昔日“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96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17年的近12000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从他们幸福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衷心爱戴,也增进了自己对新思想的认同和理解。”参与采访的本报年轻记者邝西曦说。
“新思想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必将长期指导中国的实践,引领中国的未来。”很多干部群众在采访中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很大一部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习近平总书记50多次国内考察,几乎每次都把扶贫调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44岁的苗族村民施六金“脱单”了。“不了解这个苗家山村的过往,就很难理解这份‘脱单’的喜悦——‘脱单’连着脱贫。”多次到十八洞村采访的本报湖南分社记者颜珂格外高兴。
5年前的十八洞村,农民人均年收入1668元,全村许多男青年过了40岁还单身娶不上媳妇。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十八洞的明天会更好!”施六金的感激发自肺腑。
深深植根于中国实践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一带一路”、正确义利观、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倡议,展现出习近平作为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在哈萨克斯坦采访,随处可以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呈现的勃勃生机和普通民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本报国际部副主任马小宁说,在哈萨克斯坦人眼中,“一带一路”具有使梦想成真的魔力。
党的十九大期间,一部由来自美、英等多国电视机构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首播,主创人员表示,“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初始的力量源泉,就是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方针”。这样的新思想,“足以标定一个新的时代,足以引领一次新的征程”。
在深圳前海,一位香港创业者感叹,“这里到处呈现出万物生长、馨香四溢的蓬勃生机,真可谓‘东方风来又一春’!”
而前海管理局原局长郑宏杰印象最深的,却是总书记鞋子上的一层灰。“他要我们发扬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鼓励我们大胆往前走。他的话,还有那双沾着泥土的鞋,时刻激励着我!”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中国人,满怀信心,满腔豪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任何时期比现在更接近,达到“两个一百年”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动人、真切可感。
“思想是启明星,思想是航标灯。只要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新思想,贯彻新思想,践行新思想,我们就能认准方向、找准方位、把准方略,就能保持定力、激发动力、形成合力。”“有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掌舵、领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迈不过的坎,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的信念、共同的心声。
本报记者 汪晓东 张 炜 孔祥武 郭舒然
- 原标题: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启示录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10-08 08:53:21
-
国际组织发“寻人启事”找的公安部副部长落马了
2018-10-08 07:04 廉政风暴 -
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被查
2018-10-07 23:59 -
任新平:重塑环境、重振雄风,东北全面振兴要这么干!
2018-10-07 20:40 直击东北经济 -
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10-07 17:23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说,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8-10-07 17:23 -
学习思想,领悟经典,感受《平“语”近人》
2018-10-07 16:12 -
台女主持回应彭斯:中国有今天,不靠侵略与殖民
2018-10-07 14:32 台湾 -
伟大出自平凡,习近平为他们的爱国奉献点赞!
2018-10-07 13:15 观察者头条 -
台湾主持人回击美副总统:中国从不亏欠美国
2018-10-07 11:50 台湾 -
习近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2018-10-07 09:50 -
习近平: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10-07 09:48 -
中非暴徒杀害3名中国公民,3人被捕
2018-10-07 07:30 -
驻港公署回应拒签英媒记者工作签证:外国无权干涉
2018-10-06 21:55 香港 -
3名中国公民在中非共和国宪兵队被暴徒杀害
2018-10-06 17:10 -
习近平谈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18-10-06 16:58 -
总书记始终关心“闽宁协作”
2018-10-06 16:50 -
习近平考察湖南十八洞村你所不知道的那些细节
2018-10-06 13:39 -
从习近平这十句话,读懂美丽中国的真谛
2018-10-06 13:36 -
崔天凯:美方有些人想美完胜中国 这不可能实现
2018-10-06 09:14 中美关系 -
习近平称这个会“不一般”,你还不了解?
2018-10-06 08:38
相关推荐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23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67“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0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58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9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