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启示录
关键字: 新思想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习近平语录人民日报10月08日发表题为《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启示录》的文章。
以下为全文:
每当共和国的生日,我们在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总是不由想起那些凝结着艰辛与荣耀的奋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个国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的金句,被人们反复传诵,给人们感动与启示。
总书记阐发的奋斗幸福观,唤起亿万人民同心筑梦、矢志追梦、奋斗圆梦的磅礴力量。
9月中旬以来,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实地走访,从贫困山村到繁华城市,从黄土高原到山水江南,从国内到国外,努力探寻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轨迹。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新思想丰厚的实践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科学理论带来的巨变、焕发的伟力!
新思想源于对实践的深刻把握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体现的是历史的眼光、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
采访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数字——
“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的足迹遍及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
“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他去过123个,跟着他下去调研,一年要穿坏三四双解放鞋”;
“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他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虽然只在上海工作了7个月时间,但他马不停蹄考察了全市所有19个区县”……
采访中,我们还听到这样的故事——
“当年下乡他经常骑自行车”;
“他冒雨走泥路看茶山”;
“热了就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汗”;
“他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又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曾深情回忆,在梁家河7年的插队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这都是碱性土地,怎么种出来的玫瑰?”
“脆李是否属于李子的一种,个头有多大?颜色是红色、青色还是黄色?”
“三峡现在还有猴群吗?退耕还林是人工造林还是飞播造林?”
……
采访中,很多干部群众表示,听到总书记这么细致的提问,都感到有些惊讶,总书记惊人的记忆力和广博的知识令人折服。
在长期的实践中,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习近平总是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和观点,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作用。
“总书记总是比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是习近平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人们发自内心的一致评价。
“上世纪80年代末,围绕脱贫,闽东干部群众曾有三大设想:修建温州到福州沿海铁路、开发三都澳50万吨良港、创办赛岐开发区并发展成中心城市。”曾长期在福建分社工作并多次赴宁德采访的本报记者赵鹏说,刚刚到任宁德的习近平没有轻率表态,而是轻车简从实地走访了闽东9县市,这其中就包括“三进下党”。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要以弱鸟先飞、水滴石穿的精神摆脱贫困。
“他实事求是地指出,这三大设想看似一劳永逸,恰恰忽略了自身的努力,只想借助外界力量解决发展问题,思想根源上还是‘等靠要’。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绝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个‘金娃娃’,必须‘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
“总书记确实高瞻远瞩!”在浙江安吉采访时,干部群众也由衷赞叹。
“当时人们常说,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也有人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样的认识,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固然是可喜的,却没有说到本质。总书记的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二者的辩证关系讲透了,真正是拨云见日、点石成金!”本报浙江分社记者顾春说。
“安吉县的同志感叹,总书记的一句话让安吉守住了生态优势,也赢得了发展优势,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了‘中国最美县域’。”
“总书记视察重庆果园港之后,我三次到果园港采访,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变化。”本报重庆分社社长王斌来深有感触,“最重要的变化是职工信心更足了,心气更高了!”
“总书记那双温暖又厚实的手,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回忆起两年多前见到总书记时的场景,果园港生产部经理助理郑骁依然心情激动,“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和我的同事一定要把幸福奋斗出来!”
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正是因为源于实践,新思想具有巨大的引领力;正是因为源于实践,新思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正是因为源于实践,新思想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新思想凝结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有谁的家人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
“有谁的直系亲属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
为了加快棚户区改造,2000年7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深入福州市连片棚户区苍霞社区调研,并向现场的干部连声发问。
严肃的神情,连续的追问,令在场的每一位干部群众为之动容。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1990年7月,读完《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习近平挥笔写下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字里行间,跳动着爱民为民的赤子之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牢记自己来自哪里,为何出发,如何奋斗。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郑重宣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加以明确。据统计,“人民”二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203次。
在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中,再次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84次提到“人民”。
习近平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延川县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时深情地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在正定采访,很多总书记当年的老同事,都提起他‘吃螃蟹’的故事。”本报河北分社记者张志锋说。
“吃螃蟹”说的是习近平在正定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这在当时冒了很大风险。但是,习近平顶住压力,依靠群众,坚定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的粮食多了,收入也提高了,男女老少都念共产党的好。
“这不是胆子大小的问题,是有没有真正把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的问题。为了群众,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并且坚持到底,习近平在年轻时就是这样做的。”在《习近平一直惦记着俺们村》一文发表后,网民这样留言。
- 原标题: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启示录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10-08 08:53:21
-
国际组织发“寻人启事”找的公安部副部长落马了
2018-10-08 07:04 廉政风暴 -
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被查
2018-10-07 23:59 -
任新平:重塑环境、重振雄风,东北全面振兴要这么干!
2018-10-07 20:40 直击东北经济 -
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10-07 17:23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说,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8-10-07 17:23 -
学习思想,领悟经典,感受《平“语”近人》
2018-10-07 16:12 -
台女主持回应彭斯:中国有今天,不靠侵略与殖民
2018-10-07 14:32 台湾 -
伟大出自平凡,习近平为他们的爱国奉献点赞!
2018-10-07 13:15 观察者头条 -
台湾主持人回击美副总统:中国从不亏欠美国
2018-10-07 11:50 台湾 -
习近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2018-10-07 09:50 -
习近平: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10-07 09:48 -
中非暴徒杀害3名中国公民,3人被捕
2018-10-07 07:30 -
驻港公署回应拒签英媒记者工作签证:外国无权干涉
2018-10-06 21:55 香港 -
3名中国公民在中非共和国宪兵队被暴徒杀害
2018-10-06 17:10 -
习近平谈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18-10-06 16:58 -
总书记始终关心“闽宁协作”
2018-10-06 16:50 -
习近平考察湖南十八洞村你所不知道的那些细节
2018-10-06 13:39 -
从习近平这十句话,读懂美丽中国的真谛
2018-10-06 13:36 -
崔天凯:美方有些人想美完胜中国 这不可能实现
2018-10-06 09:14 中美关系 -
习近平称这个会“不一般”,你还不了解?
2018-10-06 08:38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英协会警告企业:学美国,会吃官司的
-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
经济学家们痛批:既蠢且坏!特朗普就是想让全世界都俯首称臣
-
“对美国非常失望,这算哪门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国”
-
“八年了,所有美国制造商都劝我们:回中国生产吧!”
-
“美伊冲突是‘灾难性’的,但俄无义务对伊提供军事援助”
-
“特朗普美军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太强了,我们至少要投150亿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团队激辩…
-
“为何没有集体反击特朗普?各国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总理当面承诺“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暂停关税
-
美媒打脸特朗普:错,错,错
-
“美财长飞到佛州劝特朗普:你得改,否则市场还要跌”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