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前芝:东京审判,为何不见731部队的身影?
最后更新: 2024-08-14 08:09:52三、美国政府与石井四郎达成协议
石井被逮捕后,美国初期的审讯并不顺利。一方面,盟军司令部不断收到匿名信,指控石井四郎的各类罪行,但却又缺乏实据;另一方面,石井本人对美国调查员的提问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参与调查的调查官员阿沃·汤普森认为,此人“防备很深,清醒,经常推脱”。他认为石井在撒谎。
石井四郎内心很清楚,美国人就是想独占他所保存的关于731部队的情报资料。他向美国第三任调查官费尔博士说了一段几近谄媚的话:“我作为细菌战的专家,希望能得到美国的雇佣,为了做好对苏作战的准备,我可以献上积20年的经验和研究的成果。在寒冷的地区以及在各种各样的地域,什么样的病原菌适用,我可以写出几册书来”,核心意思就是希望美国政府能不追究他们的战犯责任。
美国人对石井的核心需求也是心知肚明,无非就是活命。负责调查石井四郎和731部队的第二参谋部部长威洛比少将对麦克阿瑟说,要弄清731部队的情况,只有保证不把他们作为战犯追究,进展方能顺利。
麦克阿瑟把皮球踢到华盛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回电称,对赦免石井等人的战犯问题,虽然不能预先许诺,但从保障美国的安全出发,仍可告诉他们,美国当局对石井及其同僚的战犯责任,将不予追究。这种口头的保证对于石井这样的老江湖来说并没有多大效用。根据后来发现的《石井文档》透露的信息,石井把自己掌握的东西视作筹码,说多少,说到什么程度,一直占据着主动。他是在明确获悉美国对天皇免于追究、对自己及所有队员不作为战犯起诉的消息后,才真正做到和盘托出。
NHK专题片揭露731部队队员的真实面目
在石井四郎的配合下,美国调查人员发现了埋在他家后院的文件,还另外在日本南部的寺庙和山林里找到了他埋藏的600页文件报告、8000件组织样本以及大量解剖报告。其研究的数据包括炭疽热、肉毒杆菌、霍乱等。据说,获得赦免的石井在其后重操旧业,在美国设在日本的细菌研究机构内任职,继续从事细菌战研究。
东京审判时,苏联根据伯力审判获得信息,揭露了731部队的许多犯罪事实,包括在中国用霍乱病毒蓄意传染超过10万人等行径,并说哈尔滨的731部队营地是“奥斯维辛之前的奥斯维辛”,但口说无凭,由于缺乏证据材料,加上美国人的含糊抵赖和有意规避,说这是苏联的一贯宣传,最终不了了之。
实际上,从1947年起,对所有细菌战部队的情报就开始集中在参谋二部统一管辖之下。此后,不论是东京审判国际检察局,还是与国际检察局完全平行的GHQ法务部调查科,凡是要调查了解细菌战的档案资料,都必须经过参谋二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731部队进行细菌战的罪行没能成为东京审判的对象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于是,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731部队连同他的成员似乎销声匿迹,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