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前芝:1962中印边境冲突,尼赫鲁出现哪些误判?
关键字: 中印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中印边境对峙中印战争尼赫鲁中印关系周恩来三、对中国态度误判
尼赫鲁对中国的试探,实际上早就开始了。
1951年2月,趁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之机,印度政府派兵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到1953年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
1954年,印度政府将侵占的麦克马洪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建立起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正官方地图,第一次将麦克马洪线一直按明的未经标定边界改标为已定界,使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
这些,发生在中印关系较好的时期。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忍了。
1954年4月,中印签订《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印度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但其对西藏的野心并没死。
1956年11月,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应邀到印度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纪念大会,印度企图羁留达赖喇嘛,挑起西藏问题,经中国政府及时协调,1957年1月下旬,达赖喇嘛离开印度。
1959年,西藏爆发武装叛乱。印度总理尼赫鲁连续8次在印度议会发表西藏问题讲话,把中国军队镇压叛乱分子说成是“悲剧”,对西藏农奴主表示同情,强调印度对西藏“宗教和文化联系的感情”,甚至认为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西藏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
3月31日,西藏叛乱分子劫持达赖喇嘛进入印度,同日,尼赫鲁就在他的新德里住宅的花园里接见了西藏叛乱分子,对他们表示同情。对于印度这种已经严重越界的行为,中国政府依旧克制地表示遗憾。
中国的忍让助长了印度政府的嚣张气焰。西藏发生叛乱不久,尼赫鲁就向中国政府提出包括从来就是中国管辖下的阿克塞钦地区在内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1959年10月25日,在西段60多名携带轻重机枪等武器的印度武装人员侵入空喀山口以南的中国领土,向为数只有14人和只配备轻武器的中国巡逻队发动武装进攻,中国巡逻队被迫还击。
1959年11月7日,周恩来总理写信给尼赫鲁,建议为减少冲突,中印两国武装人员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尼赫鲁拒绝了这一建议。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亲赴新德里,与尼赫鲁举行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1960年4月20日,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与尼赫鲁会谈
印度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在于对中国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当时中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赫鲁晓夫又撤走了在华的苏联专家,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军事上,接受美国中情局训练的西藏叛匪残余潜回西藏后,在伏击解放军军车时,缴获了一些内部文件,这些文件反映了1961年1月1日至8月16日中国军队内部的一些问题,如给养较差、战士营养不足以及有的地区军事调动困难等。这类情报传到尼赫鲁耳朵里,他们得出结论“中国的军力是不行的。印度士兵对中国士兵足可以以一当十(后改为以一当六)”。
基于这样的判断,印军继续“前进”,1961年7月6日,印度在西段它所侵占的巴里加斯设立新的哨所,并派出巡逻队;同年4月印度军队侵入中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的奇普拉普河谷设立军事据点,7月又侵入加勒万河谷近逼中国巡逻队。印度陆军总部在给西段印度部队的命令中,把以前命令规定“只有遭到射击时才开枪”,改为“如果中国军队危险地迫近你们的阵地时就开枪”。
当时,面对印军的一次又一次挑衅,中国军队贯彻毛主席“力争避免流血”的指示,未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一行为却被印度方面认为中国在关键时刻就退却了。尼赫鲁在议会中大言不惭地说:“我们进行了冒险,我们前进了,我们还有效地制止了他们的进一步推进。”
此时的尼赫鲁当然不会接受任何来自中方的谈判建议,也不会做任何让步。1962年10月5日,印度成立一个专门对付中国的新军团,6日公然关闭谈判大门,12日尼赫鲁公然宣称要对中国边境动武,要把中国军队从他所谓的遭到入侵的地区“清除掉”。最终战果,尼赫鲁被啪啪打脸。
回顾和总结历史的最大意义在于启示今人,这次自1962以来最严重的洞朗地区两军对峙局面能否得到圆满解决,考验着两国政府高层的政治智慧。
再往前一点看,就算这次能解决好,中印边界的特殊性决定了类似的冲突今后可能还会继续上演。每次冲突的处理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擦枪走火甚至爆发战争。如果能以这次对峙为契机,中印政府高层坐到谈判桌前开展边界谈判,对中印边界线做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勘定,这对两国人民都将是巨大的福祉。
参考书目: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版;
李达南:《1962中印边境冲突的起因和终结》,《百年潮》;
陶亮、李敏:《尼赫鲁对果阿问题的处理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
王宏纬:《当代中印关系述评》,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潘前芝:1962中印边境冲突,尼赫鲁出现哪些误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