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雪| 一线门诊坐班:10天接诊4000多人,无一例重症
最后更新: 2022-12-23 14:38:50观察者网:退热药的副作用一般有哪些?
暮雪:我从来就很少用退热药,因为退热药既不消炎也不抗病毒,它的作用就像水开锅,往上继续添把水的作用,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抓紧撤火。抗病毒中成药或者小针起的就是撤火的作用。
退热药服用不当,除了对肝肾的损伤,它最大的副作用就是降低血液中的粒细胞,而粒细胞好比身体内的免疫士兵,这等于间接破坏孩子的免疫力。孩子持续发热,三四天以上还不退热,很容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
医生主要是针对病因处理,发热只是症状,病因处理好了,体温自然下来。这是我经常和患儿家长表达的观念。再说,适当发热本身就是机体调动免疫参与围堵病原体的过程,适当发热有利于增强吞噬系统的活性,正邪相争的过程,不能见热就退。发高热也间接说明了孩子免疫力强。
观察者网:看您发来的视频,排队的很多都是中青年,实际上老人小孩多么?
暮雪:小孩、老年人、青壮年各占1/3。
观察者网:您之前在风闻社区里分享谈道,这波感染基本没碰见重症患者。有没有可能,那些重症患者直接打120等等前往其他医院,而轻症患者选择来你们社区门诊拿药?
暮雪:很多病人出于对我们的信任,生病后第一选择就是我们门诊,都拒绝去医院。就像在帖子里分享的,在接近十天的时间,我们接诊大约四千多人次,确实还没发现一例重型,没转诊一例病人。
其中有的病人是全家都生病了,甚至有的一个人来开五六个人的处方——因为排队等候看病的时间太长了,久的能有3.5小时,所以他把全家的药都开了。遇到每个人,我都会问他的病史、家里有没有其他人感染、其他人有没有发烧、都有什么症状、精神状态怎样,等等。一些人居家隔离,也会打电话过来咨询,我们也都要问一遍,怕他们中间出现重症,给耽误了。
就我的感觉,青壮年的症状表现重一些,很多烧到39、40度甚至更高,孩子也有烧到这温度的,老年人烧这么高的情况不常见,基本是37度多、38度多。
观察者网:看新闻,说是感染潮之后七八天左右会出现重症潮。
暮雪:因为没接触其他地方的病例,只是听说,所以不清楚到底什么情况;就我自己的接诊来看,目前这一波,还没看到重症,而且第一波感染的人大部分都已恢复得差不多了,现在可能就还有点小咳嗽,其中孩子恢复得最快,其次是青壮年,老年人一旦引起咳嗽,会恢复得慢些。以后不好说,毕竟每年的流感病毒也都能带走一部分老人。
观察者网:您接诊的病人中,有基础病的多么?
暮雪:老年人大都有,我们也负责这部分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他们大多没事,很多打完一针干扰素后就不再发热了,有并发症的还真不多,比起流感来,最多就是支气管肺炎。
观察者网:除了刚说的咳嗽,面对这波感染,他们还需要多注意什么?
暮雪:开窗通风,勤洗手、全程佩戴好口罩,可以多用淡盐水漱口,家里用白醋熏蒸。这段时间老人少出门,虽然感染也是早晚的事,尽量晚一些最好。
观察者网:现在一些地方将核酸亭改成“发热诊疗站”,您怎么看待这一“变身”?
暮雪:这个非常好。“发热诊疗站”专门针对这次流感疫情设置,配备医生和药品。无接触问诊和配药,即开即走,不输液不注射小针,不收现金,全部扫码,快速处理,方便居民,减少门诊外候诊时间,分流病人。
要注意的是,“发热诊疗室”主要是开药配药,针对无基础病的群体,针对这次的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单纯来门诊拿药配药的病人。其他有基础病的病人,以及老人和孩子,照常到门诊就医。
由核酸亭改造而成的“发热诊疗站”(资料图/新华社)
我们也采用了“发热诊疗站”。主要是病人候诊时间最长到了四个小时,我们非常不安,天太冷病人冻也冻坏了。我们就和社区协商,把其中一个核酸采集点改成“发热诊疗站”,分流我们的病人,减少病人等候时间。社区也很支持,一天就改造完了,已经用上了,最起码能分流出去1/3。如果我的身体能坚持一天坐诊也行,去年生了一场大病,本来是上半天班,但那么多病人,我在家也不安心,上午过来帮忙两小时。全天十几个小时,身体坚持不下来,太累了。
其实,国家开始调整防疫政策是在冬天来临前,那时我就有去国务院疫情防控平台建言,说这病毒传染这么厉害,一个街道15万人就只有一个发热门诊,哪里接得了这么多感冒的病人?根本不可能消化得了。我就建议要完善三级医疗体系建设,取消对基层卫生室的接诊限制,不然病人发病后还得排队等七八个小时,既看不好病,也会形成医疗资源挤兑,引得人心惶恐。我反复地说,在观网发帖也说,也把意见转给国家卫健委,说了不少自己的想法。
这次放开,远远不是结束,对我们医护同行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开始,绝对不会三个月就结束。要不是国家严格防疫拖了3年,画面会恐怖到不可想象。病毒传播性太强了,简直“为所欲为”。
【注:文中提到的药物治疗是医生根据个人知识经验以及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开出的处方;普通人如使用相关药物,需根据个人情况提前咨询医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创历史之最!新疆油田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700万吨
2022-12-23 14:12 能源战略 -
2023年春运车票明日开售
2022-12-23 13:39 春运来了 -
新冠疫苗接种量快速攀升,连续两日超300万剂次
2022-12-23 13:02 抗疫进行时 -
死缓!鹤岗市委原副书记、市长梁成军贪污、受贿等案一审宣判
2022-12-23 12:22 廉政风暴 -
国台办:恢复两岸“小三通”,大陆方面没有障碍
2022-12-23 11:21 两岸关系 -
北京协和医院科普:新冠居家治疗,老年人如何选用退热药?
2022-12-23 11:20 抗疫进行时 -
自然资源部: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
2022-12-23 09:49 -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华社再发三连评
2022-12-23 09:48 抗疫进行时 -
新疆首个高高原机场今日正式通航
2022-12-23 09:22 -
研究生考试明日开考,部分省份明确考生考试期间全程戴口罩
2022-12-23 09:17 中西教育 -
专家: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有可能会发生“沉默性缺氧”
2022-12-23 08:30 抗疫进行时 -
澳门:由香港、台湾地区和外国入境人士取消“红码”及落地检
2022-12-23 08:03 抗疫进行时 -
广东中山:鼓励新冠防控用药品拆零销售
2022-12-23 07:20 抗疫进行时 -
国务院紧急向云南调运连花清瘟和抗原检测试剂盒
2022-12-23 07:13 抗疫进行时 -
成都:发热门诊日接诊量已由4.2万人次降至1.8万人次
2022-12-22 22:29 抗疫进行时 -
长沙向核酸或抗原阳性市民免费发健康包,内含退热药品、抗原试剂
2022-12-22 21:19 抗疫进行时 -
感染新冠后,身体痊愈的标准是什么?
2022-12-22 20:15 抗疫进行时 -
儿童新冠防治怎么做?30个要点说清了【科学防疫小贴士】(48)
2022-12-22 19:52 健康中国 -
2023中国经济怎么稳怎么进?听三位经济学家深度解析
2022-12-22 19:03 中国经济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4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附名单)
2022-12-22 18:2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0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0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76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15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70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