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铎子:踏上工科路,条条是报国
二、滋兰树蕙橙子楼
“悄悄地、悄悄地、悄悄地,把秘密装进金黄的橙子里;悄悄地、悄悄地、悄悄地,把橙子放进老师的抽屉里。啊,老师啊,快打开抽屉,好发现我们,甜甜的秘密;老师啊,快剥开橙子,好听听我们甜甜的话语……”
当时的橙子楼及其正(南)门示意图
教改的办公室在老校区橙子楼三楼东翼,只要不是被淘汰了需要过去处理学籍,学生对那儿可以三年读完了都不知道。我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楼上就是我们的基地。
用《三体》里于和伟扮演的(退伍军人)史强的话说:“‘基地’?……打仗的?”
当时母校两边的基地外围还真挂了一块牌子“国防……实验区”,老校区的这个区域(上图绿色部分)从进走廊开始需要刷卡:
橙子楼四楼的牌子,正确断句大概是“[(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但有卡的都知道,里面毫无什么正经意义上的“国防科技”。这就是一块工科版的舞蹈练功房,供竞赛队使用,很多教育部属工科大学都有类似的基地。
我记忆中橙子楼四楼的理工科基地有“航空科技”(实际上是航模队)、数学建模、足球、舞蹈、微纳米、从未见开过门的“电子基地”和智能车,加上学校唯一的文科基地、只有办公室的“模拟联合国”,一共八个。貌似还有一个水下航行器之类的基地设在其他地方,我没有见过。没几年过去,现在他们竟然有49个基地了。
教改一直强推所有人报名参加至少一种基地选拔,其中数模选拔(校赛)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王院长时代,教改学生没有专业,去基地,有助于在大三决定保研方向前,搞清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基地,是那时还没有确定专业方向的我们,对“专业”的相亲角。
多年强推后,“不是基地组织的人”在教改风气里成了一件有伤自尊的事情,因为容易被目为“被所有基地的选拔淘汰”。我当时并不懂参与的理性利益,只是由于这种虚荣心带来的压力,数学建模我也参加过,智能车我也组装过,用航模基地的资源切了一个飞机,甚至模拟联合国的校赛我也浅尝辄止地沾了一下;这些最终都止步于校奖。唯一走得稍远的是在舞蹈机器人基地打了一段时间酱油,某一年中国机器人大赛的集体一等奖,在奖状一长串名字的末尾挂了一笔。
对没有经历的人,到底该如何形容“基地像什么”?
不同基地的风格差别很大。数模基地的关键词大概是灰尘(因为一年中每次都隔很久才会满座几天,平时巨大的教室几乎没人),电脑、长桌、书包、空荡的壁柜,盛夏时分热气腾腾、铬光闪闪的电水壶烧着的西安偏硬的自来水,昼夜通明仿佛星空的日光灯,满桌面散乱的打印纸,还有熬了一两夜后(比赛持续72小时)第四天凌晨满屋泡面和催眠的咖啡味。
没有比赛的数模基地极其冷清,草稿纸铺一教室也不嫌桌挤,是手算东西的好地方
航模基地占据了楼道转角,是一个大木工房,一角堆着各种轻木切成的翼型、梁、框,房间内的“低空”被几架机床一样的大台子占据着,“高空”吊满了五彩斑斓的成品航模,一台控制电脑的CRT显示器上滚动刷新着“雨林木风XP”桌面,地上到处是碎屑,空气中一股淡淡的木料幽香混着类似胡辣汤熬干了的切割糊味。
足球机器人基地没有足球,作为竞赛的“足球机器人”极度简化和标准化了机械平台,关注点高度集中于对抗算法,因此吸收的都是具有强大编程和信息学天赋的顶尖精英;因为无需体力,相比舞蹈基地一些成品动辄几十公斤的分类组,足球基地很适合女生,不过我们年级女生里好像只招了一个。
微纳米基地已经忘光了,反正观感跟张鲁一的“国家纳米中心”毫不沾边,满屋子中药铺似的塞满了螺丝垫片之类的抽屉格子。
智能车基地平时很干净,地板像打了蜡一样光洁锃亮,只是一角的桌子上堆了许多PVC电路板;但开工起来时,地面就铺上了白底中间有黑色实线(电工胶布贴着电线)的复杂赛道,一侧格子里排满了三种导引模式的四轮小车——当时还没有现在的“智慧医疗”之类细分项目,比赛只分为光电组、电磁组和摄像头组。
其余的,除了主要在新校区教学东楼活动的模联(“模拟联合国”竞赛,当时学校唯一已知的文科基地),我知道的就剩舞蹈了。
新校区舞蹈基地当时空间很大,一间比普通教室略宽的大屋,中间有许多木板插在两边桌子之间,隔成类似工位的东西,但实际上大部分座位都是公用的。靠东侧(前门进门)的“外层”是小舞蹈组的零件和杂物,中间有一块空地,地下是救援组的大坦克,半空中是半智能组那个比我还高的衣架,周围散落着示波器、网购盒子和不同人手焊的最小系统板,以及各种虎踞龙盘的缆线、转接头和书包;桌子深处通常是装各种规格机械连接件和电子元件的收纳盒,上面再层叠着一些大部件,或者几本各专业神书垫高的大显示器。
平时那些桌面靠近人方向都有比笔记本电脑略大的一块是空的,光洁铮亮,不同的人下课来了这里,噼里啪啦一通编程,快到上课时再把书包甩到背上一溜烟猛冲下楼梯。我曾经试过,如果我全力冲刺,即使电梯全程不被干扰,下楼时冲四层楼梯通常也比电梯快一点,男生估计还能更快。
新校区的少数工位是一直有人的。基地靠近后门深处有一块摆着应该是工作台木板铺平而成(不确定,从没走近看过)的床,挺大一张,有被子,常年弥漫着男生的气息。那儿曾盘踞着基地软件组一位真正的天才大佬,我加入时,大佬已经消失了,但从秦岭到城墙根,仍然到处有他留下的算法代码和神话传说。
到老校区之后,基地的氛围仍然很好,但晚11点后橙子楼会锁大门;曾在那儿自习忘了时间的人,可以钻西楼被桌椅堵塞的废弃楼道下一楼,然后从一条被链子锁松松锁住的边门拱出去。这种事我经历过一次,听带我们下楼的老鸟说,没发现这条密道时,他们曾经爬出四楼窗子沿着排水管滑下去。呃……
当年因攀比的虚荣心加入了一个属于自己基地的我,后来一直很感激那时教改院的氛围。现在回忆起来,如果当时学院不强推,我肯定会由于乖乖女胆小怕事的本性,把所有精力全放在复习课本考高分上,学得一堆不会应用的干条条公式。
毕竟,作为一个父母非工科出身、不了解行情,自己也不算特别聪明的第一代985大学生,等到能自己用专业理性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大学做什么”时,正常说,已经是有前途之后的事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总长153公里!我国第四大沙漠“被围”
2025-06-30 13:07 -
李爱庆,一审被判死缓
2025-06-30 11:41 廉政风暴 -
渝昆高铁进度条刷新!全线最长单洞双线隧道贯通
2025-06-30 10:56 超级工程 -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超1亿名
2025-06-30 10:56 -
申勇被“双开”:违规泄露信访举报内容、泄露工作秘密
2025-06-30 10:37 廉政风暴 -
又改名…13个月申请了11次,警方:已属扰乱公共秩序
2025-06-30 10:23 人间百态 -
国家统计局:6月制造业PMI为49.7%
2025-06-30 10:07 宏观经济 -
青海省委书记、省长:木里乱采之殇,是所有青海干部心中的痛
2025-06-30 10:06 -
全球首艘首航成功!“氨晖号”解锁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2025-06-30 08:49 -
“既然民进党最害怕大陆,那我们就去一趟!”
2025-06-30 08:19 -
论证时间已超70年,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有新动向
2025-06-30 08:07 超级工程 -
首破5000吨!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日产量创新高
2025-06-30 07:49 能源战略 -
天山南麓发现近千公里“硒腰带”,圈定优质耕地91万亩
2025-06-29 21:55 聚焦三农 -
“南充女子举报前公婆资产近亿”最终调查结果公布
2025-06-29 20:52 -
反中乱港组织“社民连”宣布解散
2025-06-29 19:57 香港 -
西工大回应留学项目争议:不通过高考志愿填报录取
2025-06-29 19:03 -
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全面竣工
2025-06-29 18:22 超级工程 -
歼-16霸气驱离外机,全程影像公布
2025-06-29 13:18 -
山东舰访港的多重深意
2025-06-29 08:12 中国航母 -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宠物伤人可直接治安处罚
2025-06-28 12:46
相关推荐 -
稀土还是不够用,欧洲车企托武契奇找中方… 评论 36澳官员那个酸:大家只记得中国,可我们也出了钱的 评论 47难得有专家改口吹捧关税政策,给特朗普乐得… 评论 68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评论 143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稀土还是不够用,欧洲车企托武契奇找中方…
-
特朗普这番涉华回答,让拱火的主持人都语塞了
-
美国想谈判,伊朗开出条件
-
特朗普最新表态,“日本梦碎”
-
5年了,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年底前解决
-
他“反水”后宣布不寻求连任,特朗普欢呼
-
特朗普盯上他了:如果他乱来,就别想拿到钱
-
“世纪罪行”!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美国在“递刀子”
-
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
乌军损失第三架F-16,飞行员身亡
-
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空袭
-
“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
美学者又嚷嚷:在美国后院,中国要吞下整盘肉
-
特朗普:假新闻,这些人简直有病
-
她祖父是纳粹间谍?还参与“灭绝犹太人”?
-
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