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央视开讲传奇往事 曾埋名30年
关键字: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开讲啦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特别策划“国之脊梁”主题系列节目。10月22日晚,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做客《开讲啦》现场,讲述作为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如何在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
微信公众号“当代海军杂志社”对其进行了报道,节目中,黄旭华说自己曾埋名30年,“30年中,我和父母的联系只有一个海军的信箱。父亲去世,我也没回家……他只晓得我在北京工作,从来不知道我在什么单位,在干什么。”
以下为全文:
这是央视王牌节目“开讲啦”开播4年来最年长的演讲者,主持人撒贝宁说这是他听过的最震撼、最让人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的演讲,而老人说这么长的演讲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了。
黄旭华院士,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核潜艇之父”。他首次公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那些隐秘、艰辛、又无比壮丽的往事。
中国核潜艇研制往事
以下内容为黄旭华院士亲述
1.毛泽东的愤怒
中国核潜艇的研制,最开始寄希望于苏联人。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访华,中国国家政府向他提出对中国核潜艇研制提供技术支持。赫鲁晓夫傲慢地回应:核潜艇技术复杂,花钱又非常多,你们中国搞不出来,只要我们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
毛主席听后愤怒地站了起来,挥动着他宽大的手掌,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为此,我们中国人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制核潜艇的道路。
2.从学医到造船
青年时代的黄旭华
我原本的志向是和父母一样学医,1944年夏,日军攻占长沙,西南大撤退开始。我徒步走了几天的山路赶往已经搬迁到重庆的学校,一路都有日军战机的轰炸,有时要在山洞里躲整整一天……
当时我心里就很愤怒,一个没有国防的国家,连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放不下,我不学医了,我要去学航空学造军舰。之后,我就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3.旧杂志里翻出的设计图
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四位总师合影(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1958年,国防科委组建,我们组成了研制导弹核潜艇的29人的小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当时国家连造个拖拉机都不容易,科技水平、工业生产能力低下,而更大的困难是缺少相关人才和专业知识,手头上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开始大家都以为把核反应堆安到常规潜艇上就是核潜艇,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怎么办,大家就从国外浩瀚的报刊杂志里找,寻找保密极高的核潜艇相关资料,用大海捞针的方式拼出了美国核潜艇的总体布局。
4.用玩具研究核潜艇
研发核潜艇时用的算盘
拼出来的核潜艇设计图谁也不敢肯定靠不靠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弄到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玩具模型,大家如获至宝啊,拆解分装了一次又一次,结果发现跟我们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致,大家高兴坏了!
那时候没有电脑,所有数据都靠算盘和计算尺,我们分两组算同一数据,如果两组算出来数据相同则没问题,如果不同就要重新来过,直到数据相同为止。
5.磅秤称出来的核潜艇
091型核潜艇吊装鱼雷
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所以要求特别苛刻。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称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东西也要称一称……
几年来天天如此,我同事称之为“斤斤计较”。
- 原标题:“中国核潜艇之父”登央视王牌节目,曾隐姓埋名30年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评论 28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评论 52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评论 147“中方提速:欧洲稳了,但在美国的还得等等” 评论 171白玉兰最佳电视剧颁给了它? 靠八集篇幅创造了历史 评论 39最新闻 Hot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
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袭击,16名士兵死亡
-
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
“美国目的昭然若揭:拿矿,跟中国对着干”
-
怕美国不来,又怕特朗普乱来,欧洲犯怵:“单挑”中国,我吗?
-
新军校,今天正式成立
-
“2022年,伊朗几乎成功刺杀蓬佩奥”
-
伊朗举行国葬
-
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李泽钜未续任,“杭州六小龙”两名创始人加入
-
担心经济被当“武器”?中小国家应当追溯问题源头
-
普京:在“北约不东扩”承诺上被骗
-